造型奇特、材质各异的校徽,百余年前的“学长学姐”们的课程表,莫金兆老师手绘的扫盲地图,集万千新知、兼收并蓄的民国书籍《万有文库》,布局精妙、气势恢宏的《姑苏繁华图》……8月28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自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和劳动路实验小学校的学生走进苏州教育博物馆,探寻姑苏教育发展的足迹,传承中华传统教育文化。
“为普及女子教育,1905年,王谢长达与友人陈星昭、蒋振懦等人捐募1000余元开办费,在严衙前东小桥畔创办了女子两等小学,取名‘振华’,寓意‘振兴中华’,并亲任校长。这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由中国人独立创办的女校。”在名人馆,一位穿戴整齐的小讲解员正认真向参观者讲述着振华女校的由来。其饱满的精神状态、落落大方的台风、条理清晰的讲解,令众人赞不绝口。
为了保证这项任务顺利完成,同学们做了精心的准备,对讲解的内容进行了多次推敲、演练,希望将苏州教育历史故事更生动有趣地传递给每个前来参观的群众。
现场,小讲解员们还带领大家参观了近代馆二楼展出的各类古籍。有振华校刊、振华女校三十年纪念刊和当年学子们的毕业证书……展示了当时振华女校的办学过程、办学特点以及培养出的优秀学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材料。讲解过程中,同学们举止大方、站姿标准、吐字清晰,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对苏州优秀教育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用真情演绎征服了各位观众,让大家领略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时光流逝,此次短暂而又精彩的教博之旅在小讲解员们生动、专业的讲解中接近尾声。教博馆的老师为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们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提升他们在实践中的思维能力,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使命和担当。接下来,苏州教育博物馆将继续依托现有资源优势,通过更多形式丰富的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引领更多小朋友走进教博馆,走进文物、爱上历史,讲好苏州教育故事,感悟中华文化,成为苏州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和传播者。(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