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女真实的生存环境:与牲畜无异,被皇家肆意摆布糟蹋
在紫禁城那高耸的红墙内,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1644年清军入关时,明朝后宫留下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三千余名宫女,其中年过花甲者竟有数百人之多。她们蜷缩在角落,如同枯萎的残花,默默等待着新朝的发落。史书记载,这些老宫女中,有人已在宫中度过了四十余载春秋,见证了三代皇帝更迭。她们中有人曾是风华正茂的美人,有人曾是才艺超群的才女,可最终却都化作宫墙下一抹默然的身影。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让这些曾经年轻貌美的女子,甘愿将自己的一生葬送在这紫禁城中?她们在宫中的真实生活,又是怎样的光景?
一、宫女制度的演变与选拔
汉代初期,宫中仅设十余名宫女,主要负责皇帝日常起居。到了西汉末年,宫女数量激增至数千人。据《汉书》记载,王莽篡位时,一次性遣散宫女数千人,可见当时宫女数量之多。
随着朝代更迭,宫女选拔制度愈发严苛。唐代规定,选拔宫女必须出身良家,年龄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宫女来源主要有三:其一为战败国进献,如隋灭陈后,陈朝宫女尽数被选入隋宫;其二为地方官员进献,如开元年间,岭南节度使每年须选送容貌出众的越南女子入宫;其三为民间征选。
选拔过程极为严格,《宫中则》记载了详细的选拔标准:身高五尺以上,面白无瑕,眉如远山,齿如碎玉。甚至对指甲长短、脚掌大小都有严格要求。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十年,一次集中选拔,万余少女中仅录取二百余人。
宋代开创了专门的选女制度。每三年一选,各州府需按人口比例选送适龄女子到京城应选。选拔分三轮:初选验看相貌体态,复选考查才艺礼仪,终选由专门太医查验身体。元丰年间一次选女,仅杭州府就选送三百余人,最终入选不过十余人。
明清时期,选拔更趋繁琐。除体貌要求外,还增加了籍贯审查。《明会典》规定,不收商贾、乐户、医巫、江湖艺人子女。清代甚至要查三代以上,有犯罪记录者子孙不得入选。乾隆年间,一位被选中的江南女子,因查出曾祖曾犯案,已在宫中服侍半年,仍被遣送回乡。
入选后还须经过严格培训。新入宫的宫女被称为"选女",集中在选女所学习。培训内容包括礼仪规矩、宫中用语、生活技能等。培训期间稍有差错便会被逐出宫去。康熙四十年,一名选女因不慎打碎茶盏,当即被革出宫门。
培训结业后,选女们被分派到各处任职。分派制度也有严格规范:容貌出众者入选充任御前宫女,体态轻盈者分派入膳房御厨,手工巧者分派入针线房,力气大者则去洗衣房、打扫等处。这一次分派,往往决定了一个宫女的后半生命运。
入选数量也随朝代更迭而变化。明朝初期,宫女不过千人,到明末激增至三千余人。清代康熙时期曾一度裁减,但到乾隆时又增至六千余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少女被改变的命运。
二、宫女的日常生活与劳作
宫女的一天始于寅时,即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每日清晨,值夜的宫女需在钟声响起前点燃各处灯火。《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年间冬季,宫中仅一处大殿就需点燃二百余盏灯。宫女们需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稍有不慎就会跌倒受伤。
宫女的工作分工极为细致。以清代为例,仅御膳房就分设十二个工种:择菜、洗菜、配料、和面、蒸煮、炒菜、煲汤、点心、果盘、摆盘、传膳、收拾等。每项工种都有固定人数,互不得越界代替。据《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年间一名御厨宫女,因代替生病同伴择菜,被记过降级。
针线房的宫女劳作更为繁重。她们需要为皇家成员缝制衣物,一年四季不得闲暇。《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了一件令人咋舌的数字:乾隆六十年,仅皇帝一人的冬衣就需二百余名宫女日夜赶工一个月。她们必须在烛光下仔细缝制,针脚必须整齐划一。若出现一处疏漏,整件衣物就要重做。
洗衣房的宫女劳动强度最大。她们每日需处理数百件衣物,无论寒暑。冬日手脚冻裂,夏日汗流浃背。据《清宫竹枝词》记载,乾隆年间冬季,洗衣房宫女们需在冰冷的水中浸泡数小时,以致患上严重的关节疾病。
打扫宫殿的宫女工作也极为辛苦。紫禁城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光是打扫就需要数百名宫女。她们需要在日出前完成清扫工作,以免打扰皇家成员起居。《清宫旧闻》记载,咸丰年间一名打扫宫女,因天寒地冻跌倒摔碎了花瓶,被罚跪于冰天雪地中一整日。
值夜的宫女更是苦不堪言。她们需要在夜间保持警醒,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清宫档案》记载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道光二十年,一名值夜宫女因疲惫打盹,没有及时发现火星,导致一处偏殿起火,虽然及时扑灭,但这名宫女仍被处以极刑。
宫女们的饮食也极为简陋。她们每日只能食用粗粮,偶尔能分到一些御膳房的残羹剩饭。《养吉斋丛录》记载,嘉庆年间,一名宫女因偷食御膳房剩余的点心,被发现后遭受杖责。
即便是休息时间,宫女们也不得自由活动。她们被限制在指定区域内,不得随意走动。《清宫竹枝词》描述,宫女们只能在方寸之地来回踱步,甚至不被允许大声说话。据《清宫旧闻》记载,同治年间,两名宫女因在花园内追逐玩耍,被当场杖责。
每逢节庆,宫女们的工作量更是成倍增加。元旦、冬至等重大节日,宫中举行庆典,需要数千名宫女日夜准备。《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五十年元旦庆典,仅装饰宫殿就动用了八百余名宫女,她们连续工作数日才完成布置。
三、宫女的管理制度与惩罚措施
宫女的管理制度堪称古代最为严苛的人身控制体系之一。据《明宫史》记载,宫女一入宫门,便被剥夺了姓名,只能以编号相称。明朝初期,宫女按照甲、乙、丙、丁编号,到了后期改为数字编号。一位宫女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三千零五号"或"四千一百二十号"。
清代的管理更为严格,设立了专门的"采办处"负责宫女管理。《清宫内务府则例》详细记载了管理制度:宫女分为九品,每品都有固定的服饰标识。最低九品宫女只能穿蓝色粗布衣,最高一品才可着淡红绫衫。若有越品着装者,轻则杖责,重则发配教坊司。
宫中设有严密的监督网络。太监、女官分区域巡查,记录宫女一举一动。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三十年,一名宫女因与同伴窃窃私语被巡查者发现,当即遭受廿板责打。宫女之间互相监视也是常态,若发现他人违规而不报告,同样受罚。
惩罚制度尤其残酷。《明实录》记载了多起触目惊心的案例。永乐年间,一名宫女因在打扫时不慎碰倒了皇帝宝座前的香炉,被当场处死。成化年间,两名宫女因在值夜时交谈喧哗,被活活打死。即便是轻微过失,处罚也极为严厉。据《明宫史》记载,一名宫女因为叠放衣物不够整齐,被罚跪在烈日下一整天。
清代虽取消了死刑处罚,但体罚依然普遍。《清宫惩戒档案》记载了各种惩罚方式:掌嘴、跪责、板打、鞭笞等。康熙年间规定,宫女犯错最重可处四十大板,但实际执行时常常超出规定。据载,乾隆四十年,一名宫女因打翻了太后的参汤,被打了六十大板,当场昏迷。
最令人胆寒的是连坐制度。一人犯错,同组宫女都要受罚。《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嘉庆十年,一名宫女偷食御膳,其所在组的十二名宫女全部受到责打。这种制度导致宫女之间互不信任,甚至出现互相检举的现象。
宫女的升迁也被严格控制。据《清宫则例》记载,普通宫女从九品升至八品需要十年时间,且要求"无过无错"。而即便犯一次小过,就会被降级处分。道光年间的一份档案显示,一名服侍了二十余年的宫女,因一次不慎打碎茶碗,被从六品降为八品。
特别严重的过失则会被发配到教坊司。这意味着从此沦为娼妓,终身不得翻身。《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五十年,三名宫女因在御花园偷采御用牡丹,被当场押送教坊司。即便是年迈的宫女犯错,处罚也不会从轻。据记载,嘉庆年间一名年过六旬的老宫女,因在打扫时不慎碰倒贡品,被发配到皇家马厩做杂役。
宫女还要接受定期考核。每季度由女官进行评定,内容包括仪容举止、工作效率、规矩遵守等方面。考核不及格者要受到惩处。《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道光二十年的一次季考中,有二十余名宫女因"懈怠懒散"被处以廿板责打。
四、宫女的婚嫁与出宫制度
宫女的婚嫁制度是古代宫廷制度中最为特殊的部分之一。根据《明实录》记载,明朝初期,宫女终身不得出宫,也不得婚配。洪武年间,一名服侍了二十余年的老宫女跪求皇帝允许其返乡养老,结果被廷杖五十,当场毙命。
明宣宗时期稍有改变,规定年过四十的宫女可以提出出宫请求。《明宫史》记载了第一批获准出宫的宫女,共计八人,均年过五旬,其中最年长者已六十有八。这八人出宫时须立下重誓,永不泄露宫中秘事,否则诛九族。
成化年间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宫女赏婚。据《明史》记载,当时有五十余名宫女被赐婚给功勋武将。这些宫女多为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子,但赐婚对象却大多年过半百。档案显示,其中一名十九岁的宫女被赐婚给了一位六十二岁的边将。
清代的宫女婚配制度相对宽松。康熙帝规定,服务满十年的宫女可以申请出宫。《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康熙三十年,首批申请出宫的宫女共计二十三人,获准者十八人。这些宫女出宫时,每人可获赏银二十两,布匹四匹。
但出宫并非易事。《清宫则例》详细记载了申请出宫的程序:首先需要由直属女官考察品行,再经太监总管、内务府、皇帝三级审批。任何一关未过,申请便会作废。据统计,雍正朝期间,申请出宫的宫女中仅有三成获准。
即便获准出宫,也面临诸多限制。《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年间规定,出宫宫女不得在京城居住,需迁往外地。若违反规定,轻则责打,重则充军。道光十年,一名出宫宫女因私自返京探亲,被当场拿获,发配黑龙江。
宫女的婚配对象也受到严格限制。据《清宫内务府则例》规定,出宫宫女只能嫁给指定的官员或军士。嘉庆年间,一名获准出宫的宫女,因私自与商人成婚,被抓回宫中处以重刑。其夫家也受到牵连,全家流放边疆。
特殊情况下,宫女也会被赐婚给外藩王公。《清宫档案》记载了一个罕见案例:乾隆四十年,两名宫女被赐婚给蒙古和硕特部的王子。这两名宫女随后远嫁漠北,终身不得回京。
年老宫女的出路更为凄凉。《清宫内务府档案》显示,年过五十未获准出宫的宫女,通常会被安排到各处祠堂当看守,或到皇陵当杂役。道光年间的一份记录显示,某皇陵中有十余名老宫女,终日打扫陵寝,直至死亡。
宫女死后的待遇也有严格规定。《清宫则例》记载,在宫中死亡的宫女,由内务府拨款安葬。但墓地位置受限,只能安葬在指定的义冢中。咸丰年间的一份档案显示,一处义冢中竟安葬了数百名宫女,多数坟墓甚至没有墓碑,只立一块木牌,写着编号。
五、宫女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制度
宫女的工作分工极为细致,依据《明会典》记载,仅内宫就设有二十四个工作部门。每个宫女都有固定的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调换。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年间一名宫女因私自替同伴值班,被处以廿板重责。
各部门职责划分明确。掌灯宫女专门负责宫中照明,每日卯时点灯,亥时灭灯。《明宫史》记载,正德年间一次大朝会,因掌灯宫女病故未及时添油,致使殿内一片漆黑,三名负责宫女被杖责至死。
尤为精细的是御膳房的分工。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仅准备一顿御膳就需数十名宫女分工协作。其中择菜宫女专门挑选新鲜食材,典膳宫女负责调味配料,传膳宫女则要将食物及时送至御前。道光年间的一份档案显示,一名传膳宫女因脚步声过重,惊扰了皇帝用膳,被立即降为最低等级。
御衣房的工作更为繁琐。《清宫则例》详细记载了制作一件龙袍需要的工序:绘样、裁剪、缝制、绣花等,每道工序都由专门的宫女负责。康熙年间,一件龙袍上的一处针脚不齐,导致十余名宫女受到责罚,其中主事者被发配到织造局。
梳妆宫女的要求最为严格。《清宫档案》记载,为皇后梳妆的宫女必须经过三年培训,熟练掌握数十种发型。乾隆时期,一名梳妆宫女因为给贵妃梳发时不慎扯痛了她,当即被打断双手,发配教坊司。
打扫宫女虽地位最低,但分工同样精细。据《清宫内务府则例》记载,擦拭龙椅的宫女不得打扫地面,扫地的宫女不得掸拂桌案。嘉庆年间,两名打扫宫女因工作范围有所重叠,双双受到重责。
专司记录的宫女地位较高。《清宫档案》显示,这些宫女需精通文史,每日记录宫中大小事务。咸丰年间一份档案中提到,一名记录宫女因笔误将"恭"字写错,被罚抄写千遍,直至手指流血。
守夜宫女的工作最为辛苦。《清宫值夜档案》记载,她们需要在寒冷的夜晚保持立姿,每隔一个时辰击钟报时。道光年间,一名守夜宫女因疲劳致使击钟声不够洪亮,被罚跪一整夜。
针线房的宫女则需精通刺绣技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制作一幅御用挂屏,往往需要数十名宫女日夜赶工。咸丰年间,一幅牡丹挂屏因为工期延误,导致三十余名宫女被罚俸半年。
特殊节日期间,宫女的工作更为繁重。《清宫档案》记载,元旦期间,礼仪宫女需要凌晨两点起床,准备朝贺仪式。同治年间的一份档案显示,一名礼仪宫女因为腿脚发软,在大殿上站立不稳,当即被革职充军。
每个宫女还要定期轮换岗位。《清宫内务府则例》规定,除特殊技艺宫女外,其余宫女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轮岗。这种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宫女之间结党营私。据载,光绪年间有两名关系密切的宫女,因请求不被分开而双双受到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