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学习书法的三次变化

八公山人看文化 2024-12-31 21:35:08

董其昌小像

王世国/文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学习书法起步很晚。17岁时,由于意外的刺激,才使他认真刻苦地练习书法。这就像心理学家阿瑞提《创造的秘密》所说的那样,“早年的经历对于刺激和引导人们采取何种活动方式上具有决定作用。”他自己曾说起此事:“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伯长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江西袁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发愤临池矣。”因为在郡里考试中,董其昌的书法比他的堂兄传绪差,所以没有取得第一名,这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发愤临池学书。

董其昌《为高观察临魏晋唐宋诸书卷》

这不等于说他在17岁以前没有任何学书经验,而是说真正有意识地自觉追求书法艺术,是从17岁开始的。董其昌学习书法历程经过了三次变化。

第一次变化:

初学书法时,他是从唐碑入手。最初师法颜真卿《多宝塔碑》等碑帖;后来他又改学虞世南的书法,同时兼学徐浩、李邕、柳公权等书家。我们从他的小楷墨迹《松江府制诰》和《项元汴墓志铭》(如下图)可见,那宽绰而又方正的结体,老辣而又稳健的用笔,确实具有颜楷的风神。与文徵明小楷的精工刻厉、一派纯正的风姿不同,董其昌完全用大楷的体势、笔法来写小楷,却又能充分地体现小楷贵在宽绰而有余的宋元以来的审美理想。

董其昌《项元汴墓志铭》

第二次变化:

后来,他渐渐觉得唐书不如魏晋的书法,于是转而临习钟、王书迹,从此开始了他书法发展的第二阶段。他临习的钟、王书帖主要有《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和《黄庭经》等等。他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临习钟、王的楷帖。这时,他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自以为他的书法已经与魏晋名家十分相近,根本不把文徵明、祝允明,甚至于赵孟頫放在眼里。

董其仿米芾书

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确有特殊才能。他虽然起步较晚,而书艺的发展却是突飞猛进,后来居上。不过,正像我们从《项元汴墓志铭》中看到的那样,他并没有达到魏晋钟、王楷书的境界,而是更接近于唐代楷书的神貌。因为他临习的魏晋钟、王书迹,不过是那些经过许多次翻刻,已经走样失真了的石本或枣木拓本。

董其昌楷书立轴

尽管如此,董其昌凭着他的天才的领悟力和废寝忘食的勤奋,确实写出了令人叹服的楷书。他的小楷完全不同于文徵明、赵孟頫小楷的工巧秀丽,表现出一种古朴老辣的风度。在讲究和玩弄技巧的明代书坛,董其昌的小楷是别有姿态,其艺术水平与文徵明不相上下,那稳健朴茂的笔姿早已透露出书家的坦然自信。

董其昌小楷《千字文》

44岁左右,董其昌来到嘉兴,在当时的大收藏家项子京家中见到了他收藏的历代名家书法真迹;又在金陵(南京)看到了《乐毅论》的摹本。过去,董其昌临摹的大多是并非原作的碑版刻帖,而现在他终于见到了古代名家的真本墨迹。这使他的心理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方悟从前妄自标评,……自此渐有得。”

董其昌草书扇面

他不无痛苦地反思从17岁学书,“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况字道乎!”碑版刻帖只能反映书家作品的结体形态和用笔的一般状况,而对于书家原作的墨色变化和特殊的笔意、技巧,则无法传达。所以,它们与墨迹相比,往往相差很远。

董其昌行书轴

第三次变化:

从此,他弃碑版刻帖,转而一心一意地临古代书家的真迹或摹本。这时,他的书画声名已经很高,又精于书画鉴赏,因而许多人前来求他品鉴题跋名家书迹。这使他能够见到更多的真本墨迹,如张旭、怀素、杨凝式、米芾、赵孟頫等名家的书迹,他都鉴赏和临习过。

董其昌《行书五言诗轴》

董其昌咀嚼英华,得心应手,终于创造出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董体”。《松江县志》里十分恰当地总结了董其昌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成就,说他“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中年悟入微际,遂自名家。行楷之妙,胜绝一代”。

董其昌《项元汴墓志铭》

晚年董其昌的书法变得更加老辣稳健,着力表现出“钟风颜骨”的古拙精神,达到了大巧若拙的高妙境界。《项元汴墓志铭》就是他谢世的前一年即80岁时所书的行楷佳作。我们看到,他用笔得力于钟繇,体势取法于颜真卿,虽然笔调仍很轻松自如,但是已不是早期的潇洒飘逸,而是稚拙生涩。

董其昌80岁临《虞世南枯树赋》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董书那种行距字距宽阔疏空的章法布局特色始终没有改变,在如此宽幅的纸面上写出这样小的行楷,就仿佛是天空中飞翔的雁阵。这种大胆的布局和留白除受到杨凝式《韭花帖》的影响之外,董其昌也从周秦两汉的篆隶作品中得到了启示。董其昌书法老而弥精,神明不衰,尽管80岁高龄仍能用软毫尖笔书写这样的鸿篇巨制,足见他长期磨炼出来的使笔运腕的过人功力。所以《松江县志》中说他“行楷之妙,胜绝一代”并非虚语。

王世国著《书法解密》,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网上有售

0 阅读:28
八公山人看文化

八公山人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