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医生告诫:老年人不想突发梗死,在家中要留心这几件事

寄真玩转养护 2024-12-13 22:58:4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好的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寒风刺骨的冬日清晨,我刚走进诊室,护士小张就急匆匆地跑来:"主任,急诊室送来一位老人,胸痛特别厉害!"

推开抢救室的门,刺鼻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只见一位67岁的老先生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如纸,豆大的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流,右手紧紧按压着胸口,痛苦地呻吟着。他的儿子站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医生,我爸今天早上五点多就去院子里打太极,说觉得有点冷,回屋后就开始喊胸口疼,跟刀割似的!"

护士熟练地为老人做心电图,我仔细观察着导联纸上跳动的曲线。经验告诉我,这是典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表现。这位张老先生,生前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退休后过着清闲的生活,除了有点高血压病史,平时身体还算硬朗。

"准备急诊冠脉造影!"我立即下达医嘱。所幸送医及时,经过溶栓、支架植入等一系列紧急治疗后,张老先生总算转危为安。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同样的季节,一位独居老人就因为没能及时就医,最终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

等张老先生病情稳定后,我特意去病房跟他聊了聊。病房里暖气充足,老人的脸色已经红润了不少。原来那天早上气温骤降到零下,他只穿了一件薄毛衣就出门活动,回家后觉得冷,又立即冲了个热水澡。这两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差点要了他的命。

"张老师,您知道为什么会突发心梗吗?"我坐在病床边,轻声问道。

老人摇摇头:"我这身体一向硬朗,每天都坚持锻炼,怎么会这样?"

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病例本,边画边给老人解释:"人的血管就像是一根橡皮管,寒冷会使血管急剧收缩。当温度骤降时,血管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如果这时血管里原本就有斑块,很容易因为血管收缩而破裂,形成血栓,堵住心脏的血管,就会引发心肌梗死。"

张老先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天早上我觉得特别冷,回家冲热水澡时,胸口就开始隐隐作痛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继续解释,"从寒冷环境突然进入温暖环境,血管会迅速扩张,血压骤降,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再加上您年纪大了,血管弹性下降,这种温差变化对心脏的负担特别大。"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从医二十多年的心内科医生,我见过太多类似的病例:有的是早上没戴围巾出门买菜,有的是暖气屋里穿得太少,还有的是洗澡时忽冷忽热……这些看似细小的生活习惯,都可能成为诱发心梗的导火索。

我记得有位78岁的王奶奶,就是在深冬的早上去菜市场买菜,没戴围巾手套,回来后觉得手脚冰凉,就泡了个热水脚,结果引发了心绞痛。还有位李大爷,大冷天的在暖气房里只穿着背心,出门买报纸时没有添加衣物,结果当场就发生了心梗。

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数据显示,在气温降低1℃的情况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上升2%左右。而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升高。特别是在清晨6-10点这个时段,由于人体血压自然升高,加上寒冷刺激,更容易诱发心血管意外。

我常对患者说:"养生先养心,预防胜于治疗。"在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在家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室温要适宜,不要过冷过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2度之间。太热会导致血管扩张,出门容易受凉;太冷则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特别是夜间睡觉时,很多老年人习惯关掉暖气,这种做法很危险。建议使用温控器,保持室温相对恒定。

穿衣要得当,注意分层保暖。我都会建议老年人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内穿棉质内衣、中间加毛衣、外披大衣,这样既保暖又方便随时增减。特别要记得戴帽子、围巾,因为人体50%的热量从头部散失,颈部的降温也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

洗澡要谨慎,水温要适中。建议水温控制在38-40度之间,洗澡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很多老年人喜欢洗热水澡,殊不知温度过高会加重心脏负担。切记不要立即从寒冷环境进入浴室洗热水澡,最好等身体适应室温后再洗。浴室内最好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预防意外跌倒。

活动要循序渐进。清晨是心梗的高发时段,这时血压处于一天中的最高点,加上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弹性差,很容易出问题。早起不要立即剧烈运动,建议先在床上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等身体完全清醒后再开始其他活动。外出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疲劳。

饮食要合理,切忌暴饮暴食。冬季人们常有吃肉喝酒的习惯,这会增加血脂和血压。建议多吃些温热的食物,既能暖胃,又不会增加心脏负担。晚餐要适量,临睡前不要吃得太饱。

情绪要平和,切忌大喜大悲。我就见过一位老人,打麻将赢了钱特别兴奋,结果诱发了心绞痛。保持心态平和也是养心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听音乐、下棋等轻松的娱乐活动来调节心情。

居家环境要安全。冬季地面容易结冰,要及时清扫积雪。室内地板要保持干燥,避免滑倒。床头柜上要准备常用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记得张老先生出院那天,我特意嘱咐他:"您以后早上活动,一定要等太阳升起来,气温回升后再出门。记得要穿够厚实,围巾手套都要戴好。如果觉得胸闷气短,要立即停止活动,及时就医。"

他笑着说:"主任,这次真是给我上了一课。以前总觉得自己身体好,不在乎这些细节。现在明白了,保命的事,真得时时处处留个心眼。"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痛苦。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深知冬季心梗的凶险。与其事后后悔,不如未雨绸缪。希望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重视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让心梗远离我们的生活。

我常对患者说的一句话是:"心梗就像小偷,往往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光顾。"防范于未然,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科学防范,就能大大降低心梗的发生风险。

寒冷的冬季,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心脏多加一份保护。预防胜于治疗,只要我们多留心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就能够有效降低心梗的发生风险,安享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重要提示:如果出现持续的胸痛、胸闷、大汗淋漓、左肩放射痛等症状,千万不要硬扛,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心梗发生后的黄金120分钟内得到及时治疗,往往能够挽回生命,减少心肌损伤。建议老年人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发现异常及时服用。

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细心呵护。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守护好老年人的心脏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离不开一颗健康的心脏。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健康长寿,享受幸福的晚年时光。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0 阅读:0
寄真玩转养护

寄真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