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内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革,一系列新法规陆续实施,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正在展开。然而,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能否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保障越南未来的长期发展,特别是在处理军队问题上是否能采取果断行动,将继续成为对苏林政府的重大考验。
最近,越南国会通过了31项新的法律法规,并计划在未来几年逐步落实。在这31项法案中,《首都法》《证券法》《增值税法》《数据法》《公共投资法》和《电力法》六部法律被认为对于重构越南经济格局至关重要。尽管这些法律覆盖不同的领域,但其共同的核心理念在于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刺激国内消费,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并解决当前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改革过程中,越南政府展现出了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应对的态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未来经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增值税法领域,越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整税务政策。一方面,通过提高征税门槛,旨在减轻小型企业的财务压力,并鼓励创新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则废除了针对某些低值进口商品的增值税豁免条款,以此保护本土企业权益,与此同时保持2%的税率减免,以刺激国内消费。
从宏观角度看,这些税收改革举措与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重组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核心在于精简政府机构职能,减少运营成本,从而增加可用于经济发展的财政资源。此外,越南修订后的公共投资法案大幅上调了国家级项目的资金上限,有效缓解了重大项目融资难题。
然而,本次法律体系的变革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那么简单,还有望帮助越南应对内部潜在的风险因素。比如,《首都法》赋予了首府河内更多的经济自主权,有助于增强该城市乃至北部地区的发展动能,进而缩小南北方的经济差异,防止因南部(尤其是胡志明市)的利益集团坐大而威胁到中央的控制力。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轰动一时的张美兰案件就牵涉到了地方政商关系网,越南当局此举显然意在遏制此类权力集中现象。尽管如此,越南政府仍需克服一系列深层次挑战才能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
目前看来,高度依赖海外市场、技术和资金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这使得任何旨在吸引外商投资的措施都有可能加深越南经济对外界的脆弱性。特别是在特朗普回归白宫、美国计划加大对中国出口至越南商品关税的压力背景下,未来改革过程中遭遇意外冲击的风险明显上升。
另一个长期阻碍越南经济健康发展的顽疾是军方涉足商业经营,导致私营部门难以与之抗衡,从而抑制了整体竞争力及创新能力,也影响了国家安全建设。尽管历届政府对此问题一直持谨慎态度,本届以苏林为首的政府似乎尚未触及这一敏感地带。
相反,公安系统的影响力却得到了显著增强,多位来自公安部的高官被提拔至上层领导岗位,而且该部门接管了原先由其他部委负责的部分关键职能,如车辆牌照审批等。更值得关注的是,被视为国家战略资产的电信运营商也在此次改组中脱离国资委监管,转交给了公安部直接管辖。
由此可见,苏林之所以选择绕开军事领域的改革,强化公安机关的职权布局,是为了获得更强有力的政治支持,以维持当前各项改革进程顺利推进。然而,若未来不对诸如公安这样的强势部门过度放权,则可能导致改革效果打折,甚至功败垂成。
诚然,这次面向自我的革新有望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潜力,但如果想让改革成果持久稳固,就必须警惕潜在障碍,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特别是当改革步入攻坚阶段时,遇到的阻力只会愈发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