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长沙起义,八万人马为何叛逃半数?陈明仁:小心竟然铸大错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10-20 14:58:35

前言

1949年,国民党已经连连败退,其内部早已混乱不堪,又怎么能打得了胜仗呢。

不过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有很多事情让人意想不到的。首先在四平战役中,老蒋手下的一员大将陈明仁取得了不小的功绩,可以说是在国民党队伍中少有了。

可是老蒋对陈诚的看重不减,要他提出的事情,就是打脸,他也应允了,如此很快刚得到很大表扬的陈明仁就被撤了职。

后来战事紧张,能打仗的陈明仁再次成为争相争取的对象,可是他与老蒋有了嫌隙,果真还会为其卖命?

一、1949年长沙起义

事实证明,当然不可能。因为闲职过后,陈明仁选择的是白崇禧,桂系将领,怎么也不可能与老蒋一心。

不过虽然是这样,陈明仁的真实想法还是很难猜测的,毕竟最后他和程潜在湖南和平起义,那么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从程潜和陈明仁的联系说起,我们虽然都说陈明仁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应该与老蒋的关系很近才对。这么说确实不错,但陈明仁也不能算是正式进入的黄埔军校,因为他此前是广州陆军讲武堂的,后来黄埔军校建立,他们不过是被并过去的。

所以比起老蒋,陈明仁跟湘军的老人程潜联系的更早。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了,那么作为陈明仁尊敬的人,程潜在他心中的地位想必更甚。

1947年,其实老蒋并没有多看重陈明仁,但能打胜仗的将领谁不爱,这不陈明仁在这一阶段在战场上的表现出色,在国民党显然是鲜亮的一笔,所以老蒋自然高兴不已。

所以看到陈明仁的能力后,老蒋自然得亲近亲近,毕竟之后用得到的地方还有很多。

那么陈明仁该来的都来了,一方面进行表彰是肯定的,而后升职也是必然,只是这一职位还没有让陈明仁焐热,紧接着迎来的就是一个撤职的命令。

显然这本不是老蒋的意愿,毕竟每项命令都得经过他的手,这么快升职撤职,难不成承认自己看错了人?

而这其中息息相关的人物就是陈诚,他不喜欢陈明仁,那么在老蒋那儿有相当话语权的他,也就做了不少小动作,最后目的达成,陈明仁只能是被放在一个闲职上。

那么老蒋如此,陈明仁肯定憋着一肚子气,等到1948年,已经开始连连败退的国民党才想起他,而后就只有他挑选的份儿。

毕竟胡宗南、杜聿明等国民党大人物都出面,这时陈明仁的面子确实不小,可他最后选择白崇禧,那么他的阵营也就很明确了。

一度白崇禧对他也很是信任,甚至在程潜争取陈明仁的时候,白崇禧一口就答应了,因为他始终都相信陈明仁和他是一条船上的。可事实证明,白崇禧还是比不过人家的师生情谊,而陈明仁应该是和程潜是一边的才对。

于是陈明仁在1949年初,带着第一兵团进驻长沙,要知道他手下的兵力达到七万多人,可以说势力不容小觑。

最初陈明仁和程潜都多留了一个心眼,毕竟当时情况错综复杂,双方的立场只能说并没有多明确。所以对于程潜来说,陈明仁的立场是重中之重,毕竟他早有起义的打算,而只有摸清楚陈明仁的情况,他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

所以在程潜感觉到他对老蒋和白崇禧都没有多满意的不久后,也便将自己的意图告知了陈明仁,只是陈明仁似乎没有下定决定,而是还在继续观望。

不过在与我党取得联系后,也在我党人士的努力下,陈明仁终于做出最后的决定,明确表示了要起义的决心。

只是这一工作开展的并没有多顺利,因为陈明仁采取了最谨慎的办法,使得七万多人的第一军团,最后只有三万多人被我军改编。

要说其他士兵去哪了?那自然是被国民党策反了。

如此主要还是因为陈明仁没有提前打预防针,没有提前向自己的手下透露起义的计划。甚至一些军官都不知道,更别说普通士兵了。

如此谨慎,可以说增强了起义的保密性,那么起义成功的可能也就大大提高。但同时他也就有坏处,那么一半兵力叛逃就是最后的结局。

二、少有的人才

不过最后湖南能够和平解放,程潜和陈明仁还是做出不少贡献的。

不得不说程潜也是当时时期少有的人才。他从小进入私塾读书,甚至后来还成为了秀才。虽然最后学有所成的程潜因为当时的时局弃文从武,但他的本事可见的不低。

尽管如此,程潜还是能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湖南武备学堂,由此程潜在军事上的本事也就不容小觑。

我们说了陈明仁与老蒋之间有嫌隙,那么他与老蒋之间呢?只能说自然也是有的。

就如在1948年,程潜曾将自己手中的票改投李宗仁,而不是老蒋支持的孙科就足以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程潜计划着和平起义,可以说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国民党其他将领的结局有目共睹,而程潜这一起义换来的是他相对安稳的后半生。

而且程潜的能力也得我党的赏识,而后对其委以重任,并再度在湖南展开工作。在那里他有着相当高的话语权,那么在全新时期,程潜也必将全心全力的投入到全新的工作中。

就如在荆江分洪工程中,程潜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他的智慧和能力也充分显现。

晚年,程潜得到了我党的关照,是我党重点保护的对象,可见他的结局就好了不止一点半点。

三、骁勇善战的战将

说回陈明仁,虽然在起义阶段,他有犹豫不决,但最后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要知道陈明仁确实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战将,早在1925年他就打出了些名头。

在惠州战役中,他就是冲锋在前之人,虽然是为老蒋效力,但此战他们歼灭上万人确实值得一说,所以陈明仁也就一定程度上立下了战功。

总之确实没少让老蒋惊喜和高兴不已,但最后老蒋信任的还得是陈诚。

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仁同样不错,甚至还被授予上将军衔。其中他有参与广西剿匪任务,也在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如此这时陈明仁作为我军一员将领,后来也担负起了边防守备的任务。

结语

纵观陈明仁和程潜的起义行动,有众多坎坷,也有意外情况出现,但湖南得以和平解放,他们也就功不可没。

而且这不乏是一明智之选,也将迎来还不错的结局。

0 阅读:173
玲珑历史放映厅

玲珑历史放映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