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上冲浪时,看到了一个话题为“希望你永远不会成为这样的父母”的视频。
提供不了一点孩子的情绪价值和精神支柱,只有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及学习中的困苦,等到孩子成年之后,父母人到中年,又开始强求孩子“百善孝为先”。
视频下方一位网友的回复让我瞬间明白了道理:父母的起点永远是孩子的起点,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基础打不好,以后也不见得会有多成功。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这句话可以说是救了很多人,让那些一直苦苦和自己的懦弱自卑抗争的人松了一口气。
他们曾经自卑,懦弱,没有安全感,努力与这样的自己抗争,却发现即便学会了表面上的虚张声势,内心的怯弱无处落脚。
1、不负责的父母,才会养出不孝顺的孩子亲子关系就是一场因果循环,父母种下了怎样的因就会结出怎样的果,晚年不被善待的父母,多数都毁在了自私上。
他们从一开始就自私自利,孩子们耳濡目染,以后也会将亲情抛之脑后。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所警醒,既然选择做了父母,就要尽力拿出合格的分数,以免耽误了子女,晚年孤苦无依。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值得你好好去爱护,拿出正确的三观,培养懂得感恩的子女,相信晚年时必能得到子女源源不断的赡养,这也是你的福气。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对于亲情,对于人生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父母。
有些父母习惯性自我牺牲,不求回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是你的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就是这样的思想,让子女从小就没有感恩的心理。
父母们无怨无悔,他们也觉得理所应当,等到父母需要赡养时,这类子女最容易缺席。
与其说这类子女后来的冷漠是人性所致,倒不如说这一切都是父母应允的。
他们如此放低自我,将劳动成果说得不值一提,别人自然不会在意。
为人父母不必表现的那么无私,更不要剥夺他们身为子女的任务,你为子女做的已经够多了,他们理应在晚年时陪伴左右。
如果你仍旧执迷不悟,非要感动自己,就别怪子女在晚年时对你爱搭不理,毕竟,你从未交给他们,什么叫作责任。
要想让孩子从小就有安全感,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我会保护你,即使所有人都伤害你,爸爸妈妈会全心全意爱你,支持你。
即使有一天你退无可退,爸爸妈妈也会张开双手拥抱你。
2、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功路上的基石曾经在豆瓣上看过一位网友分享身边朋友的例子。
她的朋友曾经在著名高校读研,毕业考上了公务员,每个月的工资八千多块钱。男朋友也在当地工作,两个人生活很幸福。
后来她父母非让她回东北十八线小县城。她回来后,没有工作,跑到补课班工作,一个月累死累活赚三千多块钱。不久后,和男朋友也分手了。
身边的朋友知道后都特别震惊,问她为什么要回来。她就哭不哭笑不笑地说:
父母说要死,我能怎么办?后来这个姑娘再也受不了父母的控制,考上了博士,一走了之。
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大学毕业后本来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的追求,但是拗不过父母。听从安排回到身边,做着父母托人找关系得到的工作,和父母看好的对象相亲。
稍微有一点点不顺父母的意,就会有多样的窘境考验你。
头疼脑热高血压,亲情杀各个都足以促使你惭愧自责,放下一己之念,否则就是不孝、自私、白眼狼。有些父母会闹个天翻地覆,甚至跑到公司单位去大吵大闹,完全不顾及面子。
父母说是爱你,为你好。其实这是一种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控制,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非爱行为”。
这样的父母最爱说的话就是,“为了你,我放弃了什么,牺牲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一旦有一天孩子违逆了父母意志,其安全感就被打破,不安就转化为一种更加强烈的控制欲。
而他们恰恰忽视了,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3、父母教育好孩子,就是投资了成功的后半生在《妈妈是超人》第二季中,包文婧作为一个新手妈妈,面对无法沟通的女儿小饺子时几度崩溃。
但是让她崩溃得最彻底,涕泗横流的一次,是源于母亲对自己的打击。
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在我紧张的时候,妈妈是不是应该安慰我、鼓励我、包容我,可她从来没考虑过我,我觉得很委屈。”
“妈妈是我最亲的人,那么亲的人在贬低我的时候,真的才会刺激到我。”
包文婧作为一个成年人,尚且会因为母亲的贬低而感到委屈。那么一贯接受“打击教育”的孩子,心中该有多少委屈和自卑。
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后成为优秀的人,和一群优秀的人竞争,他在残酷的环境中越发感受到的是童年阴影对自己人生的负面影响。
他们无法正常社交,无法自我欣赏,永远觉得自己配不上拥有的一切。
他们化为被怨念充气的气球,他们害怕自己当着父母的面爆炸。因为他们怕在那一刻,会卸掉伪装二十几年的温顺,歇斯底里,“二十年来我等的是你们的道歉”。
一切外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内在关系模式的投射。我们对孩子的不包容、不尊重,是因为记忆中的父母对我们自己不包容、不尊重。
因此,终结一切原生家庭错误轮回的关键,就在于放下自己对于理想父母的渴求,学会接纳自己,理解孩子,学会对孩子负责,学会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即使拿到一手烂牌,也请你打出最好的效果,给予孩子更好的爱,别忘了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