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齿曾折辱、背叛刘邦,被其恨之入骨,却因祸得福被封为侯

史海撷英 2024-03-13 17:53:45

汉六年(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做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举动,在大家都在积极期盼封侯之际,刘邦却选择了先行将曾经背叛过自己的雍齿加封为侯。那么,雍齿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在背叛刘邦之后,还能被封为侯呢?

雍齿本为沛县豪强,刘邦起兵时被迫追随

雍齿本是秦朝泗水郡沛县豪强,在当地极有势力,且与同为豪族的王陵关系很好。秦朝末年,刘邦在出任泗水亭长后,从丰邑迁至沛县,并开始凭借亭长的职位积极结识沛县权贵,因而得以与雍齿、王陵相识。

刘邦早年极为佩服信陵君魏无忌,后又与外黄令张耳交好,因此归乡之后便也学着两人招揽门客结交权贵,虽然早年也积累了一些追随者,不过受限于出身和家境,最初所招揽的多是卢绾、樊哙、周勃、王吸、召欧这些出身微寒之人。

雍齿

此外,由于刘邦早期不事生产,每天带着自己的一帮小兄弟混吃混喝,刘邦此举固然是在维系自己的关系网,但在外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因此,虽然刘邦出任泗水亭长后,得以认识雍齿、王陵这样的地方豪强,但却始终被雍齿和王陵所看不起,两人甚至曾多次折辱刘邦。“齿故沛豪,有力,与上有郤,故晚从。”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于沛县起兵,由于刘邦交友甚广,再加上他故意塑造的各种“神迹”,使得他迅速成为了沛县的义军领袖。雍齿和王陵虽然也凭借权势招揽了一些兵马,但在大势所趋之下,也只能追随刘邦。

驻守丰邑却转投魏国,雍齿深为刘邦所忌恨

刘邦起兵之后,于沛县招募兵马,为了巩固和扩大武装力量,开始以丰邑、沛县为中心对外扩张。他以萧何、任敖驻守沛县,以雍齿驻守丰邑,自己则亲自率兵北进,攻打薛郡南部的胡陵与方与,并击败泗水郡郡监平和郡守壮,驻兵于亢父。

就在刘邦向薛郡发展之际,魏王魏咎亦派周市领兵东进,原本也打算进攻亢父,但在遇到刘邦军队后,掉头南下进军丰邑,并派人对雍齿说:“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

雍齿本就看不起刘邦,不愿屈居其下,再加上刘邦的势力远不如魏王魏咎,于是雍齿想也不想的便投降了。刘邦本就将丰沛视为自己的根基,得知雍齿背叛,刘邦简直恨不得啖其肉,立即回军来攻,却始终没能攻克,刘邦因此气急攻心病倒,无奈只得退回沛县。

雍齿

为了夺回丰邑,刘邦先是投靠了楚王景驹,并在击败秦将司马夷,收编砀郡兵卒五六千人后再攻丰邑,却仍然没能攻下。无奈之下刘邦又跑去投奔驻军薛县的项梁,向其借兵五千后再度攻打丰邑,这才成功攻下,雍齿则兵败投奔魏国。

雍齿于关中再投刘邦,汉朝立国后得以封侯

雍齿投奔魏国之后不久,魏王魏咎便在章邯的进攻下战败自尽,之后雍齿又北上投奔赵国,并在“巨鹿之战”后以赵将的身份跟随项羽西入关中。项羽大封天下时,刘邦获封汉王,雍齿便又重新加入了刘邦阵营。

或许是曾经背叛过刘邦的原因,在重新加入刘邦阵营后,雍齿的地位并不算高,此后“楚汉争霸”中并未见到关于雍齿出战立功的记载。

刘邦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刘邦在立国之后,先后封侯二十九人。眼见众人纷纷封侯,其余功臣也开始纷纷期盼早日封侯,整日里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相互比较功劳大小,甚至为此多次发生争论,生怕自己不能封侯,又害怕因曾经犯错而被杀。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0 阅读:31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