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我们日本奈良的一位心理咨询师...”
说这句话的不是什么日本人,而是国内一位有着千万粉丝的女博士相宜。
这自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事后反应过来的相宜多次表示这只是失误,但依然遭到了众多网友的指责和举报,最终只能无奈辞职。
那么,这到底是相宜罪有应得,还是被冤枉了呢?
相宜相宜本名张婷,她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从小勤奋好学,最终考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在大学期间,她更是如鱼得水,不仅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还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展现出了极强的学术潜力和研究能力。
本科毕业后,张婷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继续深造,最终取得了海南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期间,她还获得了前往日本留学的机会,在日本的知名大学里,她接触到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对日本的文化、社会和学术界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多年的留学生涯,不仅让张婷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甚至参加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可以说,当时的张婷,是名副其实的学术精英,是众多学子羡慕和学习的榜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也加入了互联网行业。
凭借着出众的外貌、优雅的气质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她很快就在网络上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但可能是人红是非多,随着张婷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种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有人怀疑她的学历造假,认为她的学术水平名不副实;有人质疑她的外貌,认为她是通过整容才获得了如今的美貌;还有人认为她是被资本推出来的网红,目的是为了炒作和牟利...
面对这些质疑和攻击,张婷一度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努力学习、积极分享知识,却要遭受如此多的非议和诋毁。
在巨大的压力下,她选择了暂时退出网络,回归现实生活。
直到成为大学的高级教师和辅导员后,张婷才再次回到了网络平台,继续自己的直播生涯。
这一次,她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也更加懂得如何面对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她的粉丝数量也再次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她的才华和努力。
但好景不长,在2022年的一次直播带货中,张婷在介绍日本心理学家中村恒子所写的书籍《人间值得》时,由于一时口误,连续三次说出了“我们日本”这个短语。
这毫无疑问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中日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纠葛和民族情感,日本至今没有对侵华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和道歉。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中国人在公开场合口口声声说“我们日本”,这无疑是让所有中国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一时间,网络上对张婷的批评和谩骂铺天盖地,许多网友表示,无法接受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说出这样的话。
甚至还有网友表示深挖出了张婷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不当言论...
面对网友们的强烈不满,张婷多次通过视频和文字的形式进行道歉,她解释说,“我们日本”只是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口头禅,并没有任何其他的含义。
此外,她还多次鞠躬致歉,表示自己以后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但可惜这些道歉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网络上对她的质疑和批评依然没有停止。
到了2023年8月,张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着网络暴力,身心俱疲,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
在文章中,她再次强调自己有一颗热爱祖国的中国心,表示自己以后会更加谨慎地发表言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离开学术界后,张婷彻底转型成为了一名网络主播,不过即使在直播间里,仍然有许多网友对她进行攻击和谩骂,不断提起“我们日本”的事件。
这也让张婷的一些粉丝感到不满,认为太过“冤枉”...
冤枉?其实并没有,首先我们前面说到她直播以来,一直饱受质疑。
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她的作品中频繁出现与自身所宣称的高学历不符的低级错误,比如她曾在视频中声称“三峡大坝在武昌(应为宜昌)建成”,这对于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理常识错误。
此外,她还将“浓妆淡抹总相宜”误说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种文学常识的错误,也让人对她的学术水平产生了怀疑。
这些明显的错误,仅仅是冰山一角,随着网友们的深入挖掘,更多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有博主公开表示,自己曾遭到某位女博士及其背后的传媒公司的举报,这一指控将张婷推向了风口浪尖,也让更多人开始质疑她的真实动机和背后是否存在团队运作。
除了学术水平受到质疑外,张婷在视频中的一些言论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她多次表现出对农村人的轻视态度,这与其自身所宣称的农村出身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种“忘本”的行为,自然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同样来自农村的网友,更是感到被冒犯和伤害。
而最让网友们无法接受的,还是张婷在提及日本时的习惯性用语。
她并非一次两次地将“我们日本的”挂在嘴边,这种频繁的、下意识的表达,很难不让人怀疑她的立场和情感倾向。
如果说以上这些还只是张婷个人言行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更进一步加深了网友们对她的质疑。
在相宜宣布辞职后仅仅四天时间,张婷就迅速完成了转型,从一位“知识博主”摇身一变成为了带货主播。
这种无缝衔接的转变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许多网友质疑,这很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目的是为了打造“被网暴者”的形象,进而博取同情,收割流量。
毕竟,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意味着金钱,而“人设”则是吸引流量的重要手段。
综合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张婷的“翻车”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以来言行不一、人设虚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她的故事也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在互联网时代,真实和真诚才是最宝贵的品质,任何试图通过虚假人设来博取关注和利益的行为,最终都只会自食其果。
因此,对于张婷的遭遇,我们很难产生同情。她的“冤屈”,更多的是咎由自取。
她的经历也给所有的网络红人们敲响了警钟:在享受流量带来的红利时,更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保持真实和真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张婷
用户17xxx63
这种人怎么不枪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