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央视感动中国出炉,网友集体不买账:十个人没一个感动我!

影伴人玖 2024-10-30 09:01:44

"感动中国"似乎变了味?这个疑问在2023年的颁奖礼之后,迅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占据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往年,我们满怀期待地守在电视前,渴望被那些平凡英雄的故事深深触动。

今年,人们紧盯着手机屏幕,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对本届“感动中国”的出人意料举动发表着不满。这包括运动员张雨霏、演员牛犇、以及中美文化交流使者穆言灵等人的入选。

各自领域独当一面的他们,单看名字就能辨识出。然而,当他们集体出现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不少观众却纷纷感到了一丝不妥,网络上遍布着对这一选择的质疑与吐槽之声。

还是“感动中国”真的变了?抑或,是我们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期待标准变得过于苛刻了呢?

感动中国遭遇质疑

2023年4月9日,中央电视台公布了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随即,社交媒体沸腾,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名获奖者身上。

一位是东京奥运游泳双金得主张雨霏,她以卓越表现,为国争光,其拼搏精神为众人所称颂。

还有资深艺术家牛犇,他自9岁起踏入演艺界,以此献出了大半生,刻画了无数经典角色,堪称德艺兼备的老戏骨。

最后一位是中美文化交流使者穆言灵,她出身于名门,家族有抗日英雄的光辉背景。她专注于推进中美文化间的交流,致力于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

他们的功绩值得认可和敬佩,但是否称得上“感动中国”的荣誉?

不少网友对此持否定观点。

在他们看来,"感动中国"的舞台更适合那些出身平凡、来自草根的英雄。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引人瞩目,但那份源自内心的光亮和热忱,却能温暖每一个普通人心中的角落。

网友们开始怀念那些曾触动他们心弦的朴素名字,比如白方礼,那个骑着破旧三轮车,以汗水换来学生学费的慈祥老人。

还有身残志坚的胡雷,以微薄收入资助无数贫困学生的他,以及那些深植山区,用知识与爱心守护孩子梦想的乡村教师们。

最后,还有那些坚守边疆,用青春与热血捍卫国家和平的边防战士们。

他们的事迹,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却总能触碰心底最深处的柔软之处,引得人们泪水涌动,让人们深信人间情深意长,唤起内心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他们,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感动中国”。

从平凡英雄到“成就中国”

始于2002年的“感动中国”评选,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2003年2月18日,首届年度人物名单揭晓,该节目影响力巨大,在社会中引发强烈共鸣,被誉为“国人精神的年度史诗”。

当时的荣誉获得者,多是不为人知的平凡人:航天英雄杨利伟,他驾驶神舟五号飞船,成就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还有抗击非典的英雄钟南山,他挺身而出,率领团队奋战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用生命捍卫人民的健康。他们的故事,深情动人,令人泪目,也让“感动中国”这一词语,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岁月里,“感动中国”犹如冬日里的温暖火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它让我们坚信,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演绎出不凡的人生。然而,时光荏苒,“感动中国”的风格似乎在悄然转变。

往昔,它聚焦的是平凡中的伟大,那些源自民间的触动,而今,它似乎更钟情于“高大上”的成就,那些聚光灯下的感怀。这种变化引人深思:那么,何为真正的感动?

感动需要“温度”和“共情”

2023年“感动中国”评选揭晓,不少网友发出疑问,“为何难被感动”?这背后的原因是?

这是因为“共情”的缺乏。

"感动"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概念,它源自心底的共鸣。比如当我们见证白方礼老人,为了资助孩子们上学,年复一年蹬着老旧三轮,穿梭在大街小巷,无论风霜雨雪,我们都感同身受,被他的善良与坚持深深打动。

面对胡雷——一位身有残疾的乞丐,他却用微薄的收入慷慨资助百余贫困学子,这样的壮举震撼人心,重新唤醒了我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因为这些故事,就源自我们生活的周遭。他们与我们相似都是社会中平凡的一员,他们所面临的难题,我们或许也会碰到。他们做出的决策是对我们内心深处的拷问,引人深思。

相比之下,那些“大人物”的事迹或许令人敬仰,但终究是“别人的故事”。以张雨霏为例,她自小接受专业训练,在优越的条件下成长,最终在奥运奖台上闪耀,这是她个人的成就,却往往难以触动我们的心弦。

牛犇自九岁便踏入电影行业,一生在浮华的娱乐圈奋斗,他的成功背后是机遇与必然的交织。而穆言灵,则是出身显赫,爷爷曾是抗战英雄,自己更是从美国名校毕业这样的家庭背景和人生轨迹,是大多数普通人难以想象和达到的。

他们的故事,仿佛是充满激情的“爽文”,“大女主”的剧情,虽然引人入胜,却似乎少了那份“感动”的温度。真正能触动我们内心的“感动中国”,应该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故事,那些来自平凡人群,与我们一同为生活奋斗、为梦想努力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可能不够传奇,也不那么“高大上”,但却更显真实,更富力量,更易于触动人心。"感动",本是源自心底的情感共鸣,是源自内心的深深触动,而非表面的“高大上”。

"感动中国"不应蜕变为"成就中国"的庆典,也不是"流量明星"的小秀场,它应当重拾初心,聚焦那些真正能触动人心、温暖心灵的平凡英雄。让"感动"的力量,真真切切地在每一个人心中传递开来。

重新定义“感动”

"感动中国"面临的问题,并非孤例,近年来各类评选活动频出,但真正获得公众认同并长久铭记的佳作却屈指可数。究其症结,在于评选准则与公众期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

以往,我们常用“完美无瑕”的尺度来评价个人的价值,赞美英雄,推崇模范,却往往忽视了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平凡人。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我们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

身处信息泛滥的年代,人们见识广泛,已不再为“高大上”的故事轻易动容。他们更期待触及真实的人性,从普通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若“感动中国”欲重塑观众情感,就必须重塑“感动”的衡量标准。这不仅仅是推翻“成就至上”的单一评判,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与其成就挂钩。那些在平凡岗位不计回报地付出,那些为梦想奋力拼搏的人,同样值得敬重与颂扬。

另外,还需要注重“共鸣点”的构建,“感动”不仅是单方面的传递,更是双方的交流互动,唯有能够引发公众共情的故事,方能触及人心,弘扬正能量。最后,选材应更加开阔多元。

"感动中国"不应仅限于某类领域或人群,它应当横跨各行业,聚焦那些源自基层、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动人事迹。

英雄时代召唤,日常善行也同样重要。

结语

“感动中国”的讨论,激起了我们对“感动”本质的深思。真正的感动究竟是何物?是辉煌的成就,还是寻常间的坚持?

或许,没有绝对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感动”需紧跟时代步伐,与大众产生心灵共振。

我们憧憬,未来的“感动中国”,将更加聚焦于那些源自普通生活的英雄事迹,更加重视能触动人心、激发共鸣的故事,更加凸显能温暖心田、传递正能量的精神之光。

“感动中国”,感动的本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0 阅读:11

影伴人玖

简介: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铺垫未来的幸福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