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自开国以来战无不胜,曾经先后击败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等诸侯割据势力,疆域横跨东至朝鲜半岛,西至咸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达到1239万平方公里,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然而,这样一个辉煌的大唐,却在面对吐蕃这个相对偏远的小国时,意外地在大非川遭遇了惨败。
大非川位于青藏高原,地势复杂,高海拔地区不仅环境恶劣,还对士兵的身体造成了巨大压力。唐军从海拔较低的鄯州迅速推进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乌海,许多士兵因高原反应头晕目眩、体力不支,甚至出现急性高原病,这无疑让唐军在战斗中大打折扣。
今天我们可以从这场战役中看到,即便是强大的军队,在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时,也会变得脆弱。这一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复出现,古往今来,地形地理对战争胜负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无论多么强大的武力,面对自然的强大力量时,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战略失误:兵分两路酿成败局此时的薛仁贵虽有高超的指挥才能,却也难以力挽狂澜。粮草丢失、兵力不足,再加上士气低落,最终在八月的大非川,面对吐蕃四十万大军,三万唐军惨败,薛仁贵无奈退守。
大非川之战的败北,远不止是一次军事失利,它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东亚的格局。吐蕃在此战之后迅速崛起,成为唐朝西北边疆的主要威胁,唐朝不得不减少辽东驻军,增强西北防御。这一调整,反而给了朝鲜半岛的新罗崛起的机会,最终新罗成为半岛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