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的风云变幻

历史五千年 2024-10-28 11:21:40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汇聚在长江北岸,从湖口到江阴的千余华里战线上严阵以待,积极筹备渡江作战。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在对岸设立了坚固的防线,双方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在这一时期,国共双方正在进行和谈。国民党希望划江而治,但在当时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这种要求显得不切实际。蒋介石已暗中准备逃往台湾,而中国共产党则设定了和谈的最后期限——4月20日,如未能签字,便将采取军事行动。

4月20日清晨,长江上雾气弥漫,水面显得格外宁静,谁也无法预料到,几十分钟后,一场震惊世界的事件即将爆发,并引发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外交较量。

渡江战役的前一天,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悄然闯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区。此时,解放军的炮兵已将大炮对准长江南岸,等待总攻的时机。早上8点30分,江面上的雾气尚未散去,解放军的观察所突然发现了一艘不明军舰从薄雾中显现,缓缓驶向解放军阵地。经过仔细观察,确认这艘军舰悬挂着英国米字旗,编号为F116,正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紫石英号快速护卫舰。

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舰船在中国内河横行无忌,直到1943年才因中英签订《中英新约》而废除了这一航行权。然而,紫石英号为何会在此时进入长江?原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此举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军事目的。1948年末,解放战争的形势日趋明朗,国民党政府岌岌可危。英国政府请求驻华大使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声称希望在长江的上海至南京段保持航行权,并在南京停泊一艘皇家海军舰艇,以备应急。

这一表面理由实际上隐藏着两大目的:一是为确保与南京地区的电报联系顺畅,二是利用停泊舰艇的先进通信设备监听国民党政府与解放军的通讯,获取关键情报。国民党政府同意了这一请求,英国军舰每月轮换一次。

斯玳文逊,英国驻华大使,深知国共之间即将爆发大规模战斗,曾试图阻止远东舰队在此时派舰前来,但未能如愿。4月16日,梅登下令派遣紫石英号前往南京,并在4月20日抵达。解放军面对此次事件,该如何应对?

在渡江战役前夕,中共中央明确指示,若与帝国主义发生冲突,不可主动开火,若其先开火则需坚决反击。紫石英号的航线严重威胁了解放军的渡江计划。解放军决定对其进行警告,8时30分,炮兵发出警告炮火,但紫石英号不仅无视警告,反而开始向解放军开炮。

9点30分,双方开始交火。紫石英号在被击中后失去控制,最终搁浅于江中。解放军见其升起白旗,随即停止射击,但随后英国人却声称那是悬挂着国徽的旗帜,而非白旗。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发布声明,模糊其来源,只称遭到“敌对”部队的攻击。

随着事态的发展,伴侣号、伦敦号等多艘英国军舰先后出动,试图援助紫石英号。伴侣号虽火力强大,但在解放军的反击下受损严重,最终狼狈逃窜。英国伦敦号重巡洋舰在接到特殊命令后出动,但在与解放军的交火中,损失惨重。

经过一系列的激战,英国政府意识到无法轻易解决此事件,开始寻求外交途径。由于双方缺乏正式外交关系,沟通困难,最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监视下,紫石英号依然被困于长江。

在接下来的几周中,中英双方展开了艰难的谈判。中国方面坚持要求英国就侵略行为道歉,而英国则试图避免责任问题,重心放在确保紫石英号安全离开上。中方以德报怨,保障船员的生活,为伤员提供医疗援助。这一事件成为了国共两军交战及中英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影响深远。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