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从2023年年底被列为联合国假日到如今申遗成功,春节——这一刻记在中国人骨血里的仪式感,正在进一步走向世界,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文化影响力。
“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 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中国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阐述了中国人对春节深厚的情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自古以来,春节被赋予了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一代代中国人阖家团圆、人寿年丰的美好期望。
什么是一个节日充满生命力的表现?春节的存在,或许可以成为一种理想参照。每至岁末年尾,人们那按捺不住的回家热忱,置办年货时的热闹欢欣,全家围坐一桌时的温馨感动,观舞狮、逛庙会时的乐在其中……千百年来,春节习俗好似为每个中国人都安装了一个温暖的“心灵时钟”,到点便开始“集体行动”。
不论从地域的横向维度,还是时间的纵向维度来看,春节的样貌都有不同。比如,在过年流程上,南北方就有较大差异。大年初一,北方人爱吃饺子,南方则以年糕为主;初二,北方吃面,南方开年夜饭;初五,北方放鞭炮,南方派利是。在传统习俗上,潮汕的游神文化、醒狮文化,甘肃的新年舞社火表演,辽宁要点彻夜通明的长寿灯,各美其美、各具特色。春节的多元样貌,既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特征,又彰显了其作为传统节日所独有的凝聚力。
从发展变迁来看,无论是人口流动涌现的“春运”现象,还是海内外儿女共同在除夕夜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上演现代版的“天涯共此时”,抑或年轻人接棒担任过年“主理人”,将各种非遗进行创造性传承,手作灯笼、糖画、龙头帽等装饰将过年氛围感拉满,这些年,具体的过年形式或许有所更新,但是人们对新年新气象的向往、全家团圆的渴望却从未改变,对过年这一仪式感的传承从未停滞。
过年这一文化实践的过程,也是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正如“春节”申遗团队成员朱刚所说的:在具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彼此都是中国人”的认知,由共有的文化传统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而春节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及由人们的文化自信所激荡出的感染力,也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由这一特殊的文化实践,传得更远、走向世界。
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近些年, 春节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据悉,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搜索自己的生肖属相,学着包饺子、写春联、贴福字,在非遗表演中感受浓浓的年味,成为很多国外友人的共同体验。
相信随着春节申遗成功,这一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扩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文化力量。
原文首发于《时代邮刊》第475期
2025年1月· 新中年
作者/任冠青 编辑/王雅娜
编 辑 | 胡晨曦 审 核 | 李 玲 终 审 | 黄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