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营销,高票房,这部减肥片春节档最佳,是悲哀吗?

曾狄曾 2024-03-05 23:35:05

#2024春节档#

已拿下超30亿!

《热辣滚烫》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冠军!

这部贾玲自导自演的影片,翻拍自《百元之恋》。

乐莹宅家多年,无所事事。

大学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乐莹选择脱离社会,封闭社交圈层,她认为这是和自己的“和解”。

在命运的几番“捉弄”下,她决定要换一种方式生活。

在与外面的世界小心翼翼的接触中,乐莹结识了拳击教练昊坤。当她以为生活即将步入正轨时,接踵而至的考验才开始,滚烫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乐莹是胖子、没工作、还被戴绿帽,剧作上给她做的困境,一个接一个,然后她顺利的穿越了困境,最终还是输了。这些东西和原版区别不大,关键的问题出在哪里?

《热辣滚烫》没有把重点,放在困境的营造上,而是把贾玲饰演的乐莹减肥后打拳击,做成高潮,当成重点。

而原版的《百元之恋》真正的高潮之前,女主角安藤樱饰演的斋藤一子从一开始受到的困境是家人的鄙视,工作地方患有忧郁症的店长、话唠猥琐的同事、因盗窃被开除却还时常回来拿临过期食品的老太。在这些人中间,一子的心情愈加苦闷。

这个过程讲得很细致。

这些处理在《热辣滚烫》里也有,但是导演贾玲讲得太随意了。

原版处理犹如加重器,不停给主角压力,每一个困境都是有用的,是为了主人公穿越困境后,呈现出人物弧光的,是斋藤一子破茧成蝶之前的凤凰涅槃。

有人物的空虚,有对底层的悲悯,这些东西本片都丢失了。

影片所有困境的处理,简单粗暴。

作为导演的贾玲,让女主角乐莹身边所有的人都成为反面人物,去强行制造困境。

妹妹出轨、跟老公离婚,孩子也不是男方亲生的,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让她把姥姥留给贾玲的房子过户给自己女儿。

她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当了她男友的小三,背叛了她,还要求她去给自己当伴娘。

杨紫演的亲戚,骗她去电视台上节目,把她当作热点素材,恶意剪辑让她被骂。

拳击教练昊坤,为了办卡跟她约会,酒后跟她发生关系,然后同居,最后因为他比赛收钱想要打假拳,而乐莹不同意,爆发了一次争吵,又把她甩掉说根本没把她当过对象。

这是剧作真正的问题,困境做得不够扎心和结实,等到人物穿越时,观众内心触动弱了,受到的冲击力也就小了。

这些地方都出现在哪里?

举几例,许君聪饰演的烧烤店店长对那么胖的贾玲饰演的乐莹会动手动脚,会性骚扰吗?观众很难想象。

父母真的对乐莹厌恶,妹妹真的对乐莹鄙视吗?导演贾玲做得更不够“绝”。

开场打架那场,就不如原版。

作为喜剧演员出身的贾玲,在整部电影上的笑点把控,确实也一般。

更让曾先森受不了的是,上电视台那一段很敷衍。

贾玲特别安插了魏翔和马丽扮演的心理学家表演浮夸,没有笑点,为了突出戏剧冲突,还把两个人物设置为离异的夫妻。

问题确实不少,缺点不足确实有。

曾先森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贾玲大于角色乐莹,

这部电影如果不叫《热辣滚烫》,叫《贾玲减肥纪录片》,我可能会打高分。

问题是,它不是!

那电影真的一文不值吗?也不是,主要是这部电影从上映后,就一直营销各种各样贾玲减肥100斤的噱头,看得曾先森都烦。

所以聊完缺点,曾先森说说本片的优点。

应该说,这部电影比起贾玲的导演大银幕处女作《你好,李焕英》肯定是好多了的。

曾先森记得,当年我给《你好,李焕英》打的是不及格分数的。

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出在最后一个小时,看得曾先森热血沸腾。

真实的贾玲,和减重后更真实的贾玲在那一刻灵魂护体,谁也阻挡不了一个胖子变瘦的励志。

镜头语言调度,和煽情程度都做得很不错。

所以,减肥后和父母和解。

所以努力了那么久,妹妹还是一句话“赢一次?她现在瘦了,赶紧找个好男人嫁了就算她赢一次。”

贾玲是真的减肥了,乐莹是真的努力了,那个丧到极致,男朋友跟闺蜜结婚生孩子,父母和妹妹看不起的姐姐,是终于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过了,这就够了。

减肥前,乐莹在楼上无休无止的睡觉,饿醒问妈妈晚餐吃什么,减肥后乐莹参加比赛还是输了,但新的男朋友还在,这就够了。

丧和励志将整个故事分割成两部分,励志做得好,丧弱了,这就是最不如原版的地方。

但,仍算是春节档院线最好看的一部。

0 阅读:0
曾狄曾

曾狄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