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君科技 排版 | C君科技
大鱼号原创文章,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鸿蒙系统的诞生的确是给了国人太多的惊喜,因为它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在操作系统市场上,被欧美企业垄断的局面。不过这也只是初期的惊喜,毕竟虽然鸿蒙给予了国人在操作系统领域新的选择,但是由于前期太多操作系统布局失败的案例,诸如Windows phone、塞班等,都让国内用户为鸿蒙系统的未来感到担忧。
但是,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鸿蒙不光没有随着时间沉寂下去,反而是在用户体量上不断获得新的突破,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鸿蒙系统的装机体量已经突破到了2.4亿台,这也就是说鸿蒙系统已经成功迈过了系统生死线,真正成长起来了。
并且,当下伴随着鸿蒙系统万物互联的布局,工业互联网、车机、家电等多个领域也都开始布局鸿蒙系统。这大有一种鸿蒙即将占领各个智能终端领域的意思,毕竟鸿蒙提供的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模式的确是让生产、生活都变得更加高效了。
而面对着越发成功的鸿蒙操作系统,谷歌方面似乎开始着急了,就在7月16日,谷歌突然宣布决定表示,从Android开源项目中移除大量关于Fuchsia的代码。
面对这则消息也许大家会感觉一头雾水,毕竟这似乎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Fuchsia是谷歌在2016年推出的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并且是应用于万物互联场景之下的操作系统,为此谷歌为Fuchsia重新编写了全新的内核。
但是,从2016年到现在基本上没有见到多少搭载Fuchsia系统的设备,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谷歌没有很好的协调到,如何让Android的应用在Fuchsia上运行。
直到2019年谷歌在Android开源项目中创立了一个新的项目,该项目将创建专为Fuchsia设备设计的Android Runtime的进程,但是现如今伴随着谷歌删除相关代码,意味着该项目也被终结了。
这意味着谷歌的再一次失败,不过当下谷歌也启动了新的项目,名字为Starnix,该项目的初衷就是让Fuchsia能够“原生”运行为Linux/Android开发的应用和库。
看来,谷歌的确是非常想要让Fuchsia借助于Android的生态壮大发展,继而为谷歌在操作系统领域创造第二个辉煌,但是面对这个情况,外媒却发表评论表示,“来不及了,因为谷歌的速度太慢,华为已经领跑太多了”。
其实,这话很现实,从鸿蒙系统当前的布局以及OpenHarmonyOS的发展节奏来看,未来无论Fuchsia发展成功与否,在我国市场上,Fuchsia将无法再创造Android的辉煌,另外,在全球市场上,谷歌也将迎来比苹果更加强大的系统竞争对手,毕竟鸿蒙系统是开源的,对谷歌拥有直接的伤害。
不可否认在生态方面,鸿蒙系统并不向Fuchsia那么纯粹,毕竟其中还夹杂了Android的一些框架,借此来运行Android的应用,这也是为什么鸿蒙被谷歌称之为“混合操作系统”。
不过,这却并不影响鸿蒙系统的成功,毕竟Android的很多项目华为是有深度参与的,很多代码也是华为贡献的,使用华为的一些开源代码也是情理之中,更在规范之内,否则谷歌早就起诉华为了。
并且,鸿蒙也不会一直使用Android的框架和生态,因为今年下半年华为就即将发布自研的仓颉编程语言,并且华为的软件生态也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生态,所以接下来基于鸿蒙系统打造的应用程序将越来越多,届时也就是Android框架和生态退场的时候。
所以,只能说华为借助了Android的顺风车,同时也将实现对于谷歌打造的操作系统的超越。
反观谷歌更多是是失败在了自己手中,明明Fuchsia有着先天的优势,可惜却因为顾虑太多,自己错失了时机,让华为实现了全球领跑。
你看好鸿蒙系统的未来吗?
科技自媒体撰稿人,以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不一样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