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4》播出之后,一开始观众的炮火都指向爹味的杨子。
越往下看,大家才发现杨子算什么,离谱的嘉宾一个胜一个。
李行亮麦琳,看似夫妻恩爱实则在粉饰太平。刘爽葛夕,比起爱人更像是一对将就的合租室友。
被全网骂出圈的麦琳,最新一期节目又被骂惨了。
之前大家吐槽她在感情上对李行亮强势,却没想到姐不仅仅生活大小事要管。
就连对方的音乐事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插手。
关键大家觉得她有问题,她自己还不认为强势。
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更能说明她活得特拧巴矛盾。
一边说自己节俭,不看重物质,一边又觉得只有李行亮送她包包才会有面子。
想让李行亮买咖啡,也没好好表达,说的是“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对方没能get到她意思,她又不开心了……
外人看着都替李行亮心累。
《再见爱人》这节目确实蛮有意思,嘉宾们的婚姻状态都太典型了。
黄圣依、杨子这一对我早在节目开播那会就聊过了,两人既是夫妻更是职场中的上下级,有着扯不完的利益捆绑。
今天我们来说说李行亮和麦琳。
不管有没有剧本,他们的相处可以说是无数人的真实缩影。
中年夫妻的婚姻问题,远比偶像剧里的小年轻们谈恋爱更现实与赤裸。
虽说这一对的名气不算大,李行亮是非一线歌手,参加过快男,麦琳是全职太太。
初登场的时候,两人之间的气氛更是和谐得「像是来上恋综」。
但是随着节目的播出,这一对看似最没有问题的夫妻,却让人越看越窒息。
麦琳节目上的表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老旧」。
这种「老旧」不关于年龄外表,而是特指她的行事作风,乃至于各种言论,都太像上一辈子的人了。
她的人生剧本,符合所有人对于一个标准「贤妻良母」的认知。
在李行亮还查无姓名,只是深圳公司的一个普通销售时,她就选择了无怨无悔跟随男方。
在得知李行亮热爱唱歌时,她又无条件支持对方的事业,陪着他来到北京参加快乐男声的比赛。
在那之后,她又跟随前途未卜的男生来到北京,放弃了自己的工作。
最艰难的时候,她就自己批发点耳环挂在网上补贴家用,脚上连一双保暖的棉鞋都不舍得买。
麦琳那时候跟他说的是:“就算摆地摊,我都跟你在一起。”
后来,李行亮在参加《中国好声音》后终于重新翻红,也让彼此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只是麦琳依旧习惯节俭,甚至到了有点过度的地步。
家里的凳子、沙发等家具,是原来房东留下来的二手物品,就连垃圾桶,还是装修用剩下的油漆桶。
两个孩子出生,她就彻底变成围着老公孩子转的“家庭主妇”。2014年他们的婚礼上,被问:“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当年,麦琳的回答是:“李行亮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他们接近普世男女,残忍点说,它展示了,完美合家欢照片下,爱是怎么一点点熄灭的。
在麦琳的身上,有无数家庭主妇的缩影。她自卑。
无论是她的描述,还是在她节目上的表现,麦琳的姿态太低了,好像低到尘埃里。
然而就是极力为自己塑造「贤妻良母」人设的麦琳,似乎只感动了自己。
在一些网友看来,麦琳下意识的很多行动,都暴露了她可能是一个潜在的npd人格。
比如她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夸大,多次强调她为李行亮,以及为整个家庭的牺牲,然后陷入自我感动。
在她的排序里,老公是第一位,其次是孩子和父母,接着可能才是自己。
比如很多时候,她在用看似温柔的态度,试图去干预李行亮的一举一动。
当在婚姻体检时,有一个细节是她突然在镜头前,表示李行亮的衣服需要整理。
紧接着,她就俯身蹲下替对方整理裤子。
当李行亮表示自己不想吃水果的时候,她仿佛没有听到一样,要求对方必须执行。
家里的经济大权更是由麦琳全盘掌握,李行亮并没有太多的零花钱。
又比如她对于另一方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总是指责对方不够关心,不够关注她。
麦琳羡慕朋友老公买很多东西,抱怨李行亮没有行动。
站在李行亮的视角,老婆一向节俭,他买的东西肯定要够实惠,她才会开心。
一番思索之下,他觉得不买最好。
然而如果他不买,她又会不高兴,可一旦李行亮真的买了,她又推拒说不要,反手就会退掉。
关于麦琳的“难以取悦”,是麦琳三次为了“家里衣柜没有放我衣服的地方”崩溃吵架。李行亮数次试图解决,但无效,最后气得把自己所有衣服搬到楼下,扔了。李行亮反复强调:“我们可以在理智状态下沟通吗?”麦琳终于被逼到说出核心问题:“如果没有吵架,是不是我们可以一直不沟通?”请注意这句话,后面我们会重点说。
她不给李行亮一点现金,李行亮甚至经常问经济人借钱度日。
但麦琳并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强势的,她的理论是——
“我觉得我都付出这么多了,就不能事事都按照你满意的状态来吧?”本质上就是她有太多的不安全感,所以她总是不断索取,不断去要求,渴望得到李行亮的关注。
她就像一个溺水的人一样,死死想要抓住李行亮这根浮木。
面对营造出来的这些盛大惊喜,藏在日常里的琐碎关心,麦琳不是不感动,可感动过后,她对于婚姻的恐慌依旧在。
李行亮或许都没有意识到,他夸奖的始终是麦琳身为妻子、身为母亲这个角色的功能性。
而不是他从伴侣角度,发自内心对于麦琳的欣赏与肯定,这才是她渴望得到的。
麦琳找不到生命的支点了,她早已在漫长的婚姻中丢失了自我。
比起嘲讽、甚至是苛责,这样的麦琳更让人不由得心酸。
她的困境从不在于婚姻,只有当她正视并接纳自身的状态,实现婚姻之外的独立成长,她才能真正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