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史记-(71)—燕召公的大智慧与“共和行政”解析

鹿鸣看文化 2024-09-02 18:36:38

作者简介:本公众号主人,定居武汉的东北人,业余历史爱好者。

最近读《史记》,对里面的一些内容略有感悟,在此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背景介绍:

燕国作为西周开国功臣燕召公的封国,在西周以及春秋和战国历史上都是一个奇葩的存在,你说它实力弱吧,可人家是正统的姬姓宗亲,国土面积也不小,而且生命力特别顽强,从西周初年受封一直存活到战国结束,你说它实力强吧,可是燕国在整个存续期间的存在感都特别低,要不是快要灭亡前出了一个荆轲刺秦王,大家几乎都要把燕国遗忘了。

故事介绍:

本文主要来介绍一下有关燕国在西周时期的主要人物故事,主要集中在开国君主燕召公和周厉王时期的“共和行政”。

-伐殷元勋:燕召(shao)公本名姬奭(shi),西周宗室(也有说是周文王庶子)。周武王十三年,姬奭跟随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帝辛的罪责并宣告西周王朝的建立。

-周召共治: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与宗室,于是将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 但姬奭没有前往蓟地就封,而是派他的长子姬克管理蓟地,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任职,继续辅佐周王室。周武王于是将京畿(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之地召(今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封给姬奭,故称召伯、召公 或召公奭。周武王十二年,周武王去世,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当时周成王在丰地,姬奭奉命建造洛邑,以完成周武王的遗志。 不久,姬奭担任三公之一的太保。 自陕地(今河南陕县)以西,由姬奭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旦主管。

-甘棠遗爱:姬奭治理陕地以西地区,很受百姓拥护。姬奭巡行乡里城邑,当时有棵棠梨树,姬奭就在树下判断案件处理政事,从侯伯到庶民都各得安置,无人失职。姬奭死后,而百姓思念他的政绩,怀念棠梨树而不敢砍伐,于是《诗经·召南》作有《甘棠》一篇,来称颂此事。

-“共和行政”的两种说法:西周厉王时期,“国人暴动”后,周厉王逃离国都去了彘地。此后在历史上出现了一段“共和行政”时期,关于“共和行政”有两种说法,其一:厉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定公(周公旦后代)、召穆公(燕召公后代)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其二:即厉王奔走后,朝中大臣就公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之职,因其是共国诸侯,名叫“和”,爵位为伯,故称其当政期间为“共和执政”。

以下是我对燕召公和“共和行政”有关人物故事的解读,主要聚焦在3个谜团,纯属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燕召公的身世之谜。按照《史记》的记载,司马迁大叔只是说召公和周王室同姓,本名叫姬奭,对其身世一笔带过,至于和周文王是什么关系完全没有任何介绍。不过很多民间传说认为姬奭是周文王的儿子,有说排行老五的,也有说排行不确定的,反正是周武王的兄弟。考虑到司马迁大叔一贯谨慎的行事作风,如果有比较确凿的证据证明姬奭是文王的儿子,他是不会这么模糊处理的,因为这个身份对召公的地位和影响是很大的,作为史书有必要把它说清楚,但是如果我们说姬奭不是文王的儿子,只是周王室的一个宗室成员,那样与召工姬奭获得的地位又极不匹配,因为周王室论亲疏远近主要靠的就是血缘关系,无论是在讨伐殷商还是后续的分封与治国理政,召工姬奭的分量远远不像是一个普通宗室成员所能获取的。传说中周文王是有几十个或上百个儿子,当然其中可能包括很多收养的义子,所以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和猜测,姬奭应该是周文王的儿子,但肯定不是嫡出,我们熟知的文王大儿子伯邑考,二儿子武王姬发,四儿子周公旦等应该属于嫡子,不过历史还有众多嫡庶关系不明确的文王儿子受封并写进了《史记》,这样我就有理由相信,姬奭很有可能是周文王的私生子,连放在台面上说的庶子级别还达不到。可能是由于周文王的偏爱,或者是姬奭自己才能出众,这样才被重用并在灭商大业中获得了突出表现。不过这个私生子的身份实在是不好写进正史,司马迁大叔才巧妙的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可谓是用心良苦。

-燕召公和周公旦的关系之谜。周武王死后由其儿子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尚小,当时几乎是燕召公和周公旦共治天下,陕地(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以西归姬奭管理,陕地以东归周公旦管辖,考虑到当时还有很多东夷尚未平定,其实他们两人所管理的土地面积应该是差不多的,周公旦管理的东方稍微偏多一点,不过周王室的镐京是在姬奭管理的范围,而且西部也是他们姬氏家族发源兴起的地方,重要性自不必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的史料主要表现的都是周公旦一人摄政,很明显周王室的实际权力是被周公旦掌控的,因此姬奭对周公旦的野心是持怀疑态度的,不仅是他姬奭,就连周成王也是对周公旦不放心的,以至于周公旦曾经出走去往楚国短暂停留。史料记载的是,周公旦对于姬奭的怀疑,所作的反应是做了一首《君奭》,说明他自己是要做伊尹那样的贤臣来辅佐周王室,姬奭了解了周公旦的心声以后就高兴起来,对此不再怀疑。我觉得这可能只是表面掩饰的一个结果,周公旦起初不排除是有取成王而代之的野心,不过在被姬奭等兄弟大臣怀疑和潜在压力下,周公旦的这个野心不得不小心的收藏起来,转而一心一意的辅佐周成王,这个情况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包括三监之乱的管叔和蔡叔被打击,有可能是周公旦打击异己,树立自己个人权威的手段。我认为周公旦最后应该是和姬奭为首的保成王派势力达成了妥协,妥协结果是周公旦可以代行摄政,但是一旦成王成年则必须还政,这样姬奭没有和周公旦撕破脸,也最大程度维护了周成王的权威和权力,不可谓不是大智慧。另外,召工被分封在燕地,虽然他没有直接去就封,但毕竟他的儿子和子孙后代肯定就是在那里了,燕地就是今天北京周边河北那一块地方,在西周初年是妥妥的蛮荒之地,周边都是异族,比起姜太公的齐国和周公旦的鲁国,燕国的位置和形势是最差的,但是姬奭接受了这个最差的选项,相对于齐国、鲁国以及其它中原国家,燕国远离中原是非之地,中原各国的争斗很少有燕国的参与,所以燕国可以安安静静的从西周到春秋,从春秋到战国末期,生命力最为顽强,我想这也是燕召公的姬奭大智慧的一个侧面体现。

-“共和行政”之谜。 首先,我们要说明这一下西周时期的这个“共和”和西方的共和制以及现代国家的共和政体肯定不是一个概念,无论是故事介绍中的哪一种。至于哪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更接近真实的历史,我的个人看法是第二种可能更靠谱,也就是共伯和代行执政,原因如下:第一种由周定公和召穆工联合共同执政主要出于《史记》的记载,这也是历史上的主流认定,不过第二种说法是出自于《竹书纪年》,这本书是春秋战国期间三晋之一的魏国史官所著,全书共13篇,记载了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以及战国时的魏国的历史,按年编次。从史学的价值来看,《竹书纪年》成书年代明显早于《史记》,且为官方所修著,所以《竹书纪年》的说法相对《史记》来说更可信;另外一方面从西周初年周公旦和姬奭共同理政后转为周公旦一人摄政的先例来看,二人共同执政的稳定性是不够的,也是被证明不成功的,所以由周公旦和燕召公姬奭的后人再次联合执政的可能性并不大,相反由一个爵位仅仅是“伯”的共国和来代行执政,就是把一个职位和权威比较小的官员,却给予了极大的权力,这种架构设置在随后的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被屡试不爽,这种安排可以防止大家族势力上位的过于膨胀,可以制约大家族的权力平衡,又可以防止代行权力小家族的非分之想,可以说是多赢的一个选择。

《史记》郑世家原文节选: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召公在周成王时担任太保。】: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假:《尚书》作“格”,至。】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于是召公乃说。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自召公已【已:通“以”。】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

(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

《诗经.小雅》: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0 阅读:0

鹿鸣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