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新疆北疆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历史应该在50年代初解放军战士垦荒初期,并且首先在玛河流域小拐垦区一带种植。
1950年秋,玛河流域小拐垦区试种的第一块4亩多的棉花地获得了丰产丰收,每亩平均拾回籽棉288公斤。
这个喜人的结果很显然打破了国内外有些专家一贯认为的北纬45度以北不能种植棉花的定论。这个产量让军垦战士们感到十分惊喜和欢欣鼓舞。
因为这个结果预示着在北疆玛河流域这一带今后大面积种植棉花成为可能。
有了棉花就可以多给国家提供工业方面的原料,弥补国家在工业生产方面的原料短缺局面,为国家分忧是老一代军垦人的志向,从上到下都是这样,况且这也是当时的高层领导们急切盼望的结果。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社会物资相当匮乏,不像现在这样。
那么,对于当时只拿过枪压根就没有种植过棉花的军垦战士们来说,当时垦区的这第一块棉花是怎么种植成功的呢?期间有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用对了哪些方法呢?今天不得不给大家说说,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这个事要从头说起。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到达垦区(现一三六团小拐镇)后,新疆军区和王震将军交给生产部队的任务是当年开荒生产,当年部队自给。
七十四团党委决定:一面开荒生产粮食,一面试种棉花。小拐地处北纬45~46度之间,无霜期仅146~156天。国内外有些专家认为,北纬45度以北不能种植棉花。
事实上,有史以来准噶尔盆地确实没有种植过棉花。
七十四团政委史骥亲自搞来19公斤棉种,交给团卫生队勤杂班试种。
他再三嘱咐队长朱子杰:“一粒棉种也不能浪费。试种棉花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勤杂班的战士们知道这19公斤棉种来之不易,大家把棉种倒到床上,一粒一粒地挑选,有时不小心将棉种掉在地上,便又捡起来。
4月中旬,班长马志国带领全班战士选择了一块土质好,又能浇上水的荒地,将苇子根和杂草清除干净,用坎土曼挖出4亩多荒地,平了一遍又一遍,整了一次又一次,浇水五六天后,又耙了一次。
直到地平、土松、墒好后才罢手。
4月下旬,播下棉种6天后,嫩绿的棉苗破土而出,闪烁着绿色的光亮。准噶尔盆地上第一块棉花地就在战士们开拓的荒原上诞生了。
第一块棉花地一时成了大家议论的中心话题。
史骥政委、王云龙副团长和团营、连干部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大家纷纷跑来观看棉田。
史骥政委在棉田地头开了现场会。他强调卫生队勤杂班战士要带头“严管”,三分种七分管,加强细致的田间管理工作,并提出六个早:早松土、早定苗、早中耕、早除草、早追肥、早浇水。
再一次松土后,棉苗生长得一天比一天旺盛。
7月的一天,陶峙岳司令员和二十五师刘振世师长到小拐检查工作,听了史骥的汇报后,非常高兴,不吃饭也不休息要先看棉花地。
陶峙岳说:“我们现在就去看看,这是准噶尔盆地的第一块棉花地。”
这块棉花地就在卫生队菜地旁边,棉秆长得粗壮,棉叶宽大肥厚,青枝绿叶间现了花蕾,开着一朵朵黄色、粉红色、白色的花,有的已经结了桃子。
陶峙岳兴致极高,用手扒开棉叶,发现一株棉花上结了十三四个棉桃。
他握住班长马志国的手,坐在地头上,详细询问了种植棉花的方法,说年终要他介绍种植经验。
棉桃虽然育成了,但大家依然担忧棉桃能不能成熟吐絮,因为棉花生长需要150天左右。
有人说不用担心,“花见花四十八”,棉花从开花到吐絮要48天,到9月中旬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只要天气好,丰产还是有希望的。
到了秋天,这第一块棉花地获得了丰产丰收。每亩平均拾回籽棉288公斤。
接着,垦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年年产量都有所提高,并且还请来了苏联专家迪托夫现场指导,并且和各师团领导们签下军令状,保障棉花种植取得丰收。
到1953年,小拐垦区试种的5万多亩棉花亩产籽棉达到380公斤,创下了全兵团最高纪录。
后来,棉花种植在新疆兵团各师各团场以及地方农村开始逐步大面积推广种植。
不少地方农民还经常到兵团的团场连队学习棉花种植方面的先进技术,得到兵团军垦战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是后来的事了。
但是先期棉花种植首开兵团这是事实,并且兵团的棉花产业目前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也使得众多的兵团棉农拜托了贫困,走上了小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