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云南82岁老汉服毒自杀,警方发现:他是军委找了40年的人

浩舞默画历史 2024-12-28 22:05:21

1989年春,云南镇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突然在自己家里莫名其妙地中毒身亡。

老大爷名叫冯仁杰,曾经当过乡里供销合作社的生产主任,退休之后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零售品铺子,多年以来颇受邻里乡亲们的敬重。

当地警方接到报案之后,立即派人登门调查。

案情蹊跷无比,老大爷是吞药自杀的,没有任何被害可能。一个家庭和睦、健康无忧的退休老头儿,为啥会突然想不开进行自我了断?

办案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决定从死者社会关系的方向寻找突破口。

这一查不要紧,办案人员越挖越深,竟然发现死者是“另一个人”!这位自尽的老者,军委已经找了整整四十年。

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1.鱼肉乡里

其实老大爷的真名并不是冯仁杰,他叫马端如,于1907年出生于四川江安。

当了一辈子“睁眼瞎”的父母,迫切希望儿子能够断文识字,因此他们咬牙攒钱,供养马端如从小念书念到长大成人。

马端如深知双亲不易,念书很是用功,中学毕业后得到了一份教职。

可在那个民国乱世,只有“笔杆子”是斗不过兵痞流氓的。为了出人头地,马端如散尽家财买了个警局的位置,希望能够翻身。

由于有知识和文化,再加上嘴甜擅长溜须拍马,马端如得到了当地国军警备长的青睐,成为了警局中队的小头头。

马端如升官之后,一位昔日同事为了讨好这位单位里的“新贵”,做主将自己美貌的小妹嫁给了他。

婚后一年多,妻子给马端如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马前生。

由于家里人口增加花销大大膨胀,再加上马端如受国民党官场腐败习气浸染,他开始彻底抛却所谓的“文人风骨”,一门心思只想着捞钱了?

当时当官的干啥来钱最快?一个是倒腾军火,还有便是走私大烟。

马端如没有家族势力作为依仗,军火生意不够能力做,于是他便把目光盯在了大烟上面。

一次公派云南出差,让马端如认识了一名叫做江家明的大烟走私商。

两人都是见利忘义、唯财是举的龌龊鼠辈,当即“一见如故”称兄道弟,共谋大事,也就是如何把云南的大烟走私到四川贩卖。

马端如是江安当地的警局官员,给江家明“行方便”难度不大。

没过多久,江家的大烟便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川地,两人靠着这笔缺德买卖大赚特赚。

富得流油又颇有权势的马端如,从此彻底成为了为祸乡里的恶霸。

通过疯狂加税,马端如在老家大肆盘剥民财,只要是他看上的铺子、田地,想方设法都要搞到手里才行。

要么把原主挤兑破产,要么直接带人上门打砸抢,马端如为非作歹,老百姓们恨得牙痒痒。

2.改头换面

1949年风云突变,国民党势力彻底滚出祖国大陆,马端如这个国民政府的警局头目,也风光不起来了。

他不愿失去往日荣华富贵,竟然一错再错,召集手下以及附近的散兵游勇落草为匪,妄图在川地同新政府“打擂台”。

可是在我军轰轰烈烈的“大剿匪”行动面前,多么凶悍的匪帮,都只能束手就擒。

马端如的土匪窝很快就被捣毁了,但他本人却一直没有被战士们搜寻到。

老油条马端如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他趁势不妙,早已猫到川地深山老林躲着不出来。

剿匪部队的战士们遍寻无果,只能暂停追凶。

这起发生在四川江安的土匪案,因此多年以来悬而未决,马端如则成为了“最后一个在逃土匪”。

待到风声过去之后,马端如一路从江安“跑路”到了云南镇雄,那里有他的“生意搭子”兼把兄弟江家明。

看在过往的情分上,江家明给马端如提供了一个家中的容身之地,结果几年后云南清算地主老财,作恶多端的土财主江家明被抓住枪毙了。

江家明一倒,马端如的处境又变得危险了起来。

他生怕有一天被绳之以法,于是想出了一个“李代挑僵”的法子,改头换面继续生活。

马端如在四川老家当土匪的时候,手下有个名叫冯仁杰的小喽啰。

此人是个出身贫苦、举目无亲的“野孩子”,入伙不久之后就身中流弹丧命了。

除了身为老大的马端如,没人注意到此人的死,他的身份刚好适合冒名顶替。

经过一番苦心伪造,马端如再度“跑路”到了乡下。他自称川地饥民冯仁杰,因为家乡遭灾不得不逃难到云贵,希望乡亲们能给口饭吃。

马端如声情并茂的表演,唤起了镇雄当地村民们的同情心。他们不但给了马端如吃穿,还帮他向当地政府申请了灾民待遇。

就这样,曾经的“马端如”不在人世了,取而代之的是云南镇雄的新住户“冯仁杰”。

活在新中国红旗下的冯仁杰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为了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努力发光发热,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

因为识字能写,冯仁杰很快就又干起了“老本行儿”,成为了乡里的扫盲老师。

曾经的警局工作经历,让他懂得一点儿机械常识,帮当地人解决了不少生产难题。

日积月累,邻里乡亲们对冯仁杰是又感激又敬重。在大爷大妈们的张罗之下,冯仁杰成家了,有孩子了。

因为人缘好能力强,他当上了合作社的生产主任。

退休之后,冯仁杰已是儿孙满堂,平日里做点儿不需要过度劳累的小买卖,日子过得舒适又幸福。

3.亲子寻父

可另一边,他的儿子马前生,就命运多舛了。父亲落草为匪的时候,马前生也跟着,后来被剿匪战士们活捉,送到新疆进行劳动改造。

服刑完毕之后,马前生回到了江安老家,此时家里只剩母亲一个人还活着。

垂垂老矣的老太太,有一个执着的心愿,她想知道自己的夫君马端如是否尚在人间。

为了告慰母亲,马前生没在家里待几天,就踏上了寻父之路。

找遍四川无果之后,马前生想到了云南镇雄。他亲眼见过父亲倒腾大烟生意,那些大烟就是从镇雄运来的。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马前生来到了云南镇雄,结果好巧不巧,正好路过了冯仁杰的铺子。此时父子二人,已经整整四十年未见了。

马前生一眼便认出了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店主,是自己的父亲。

他试探性地叫了一声父亲的本名“马端如”,却只收获了对方惊恐万状的眼神。

原来,多年的新疆劳改,已经让马前生的容貌大变样儿了,冯仁杰竟然没能认出自己的亲生儿子。

他误以为对方是前来捉拿自己的案警,吓得赶忙关门歇业了。

父亲不认自己,让马前生很是郁闷,他决定暂且在当地住下,明天再跟父亲好好聊聊。

结果就在当晚,当了四十年“冯仁杰”的马端如,因为害怕被枪毙,竟然把心一横直接吞下剧毒自我了断了。

事实上,这位我国“最后一个在逃土匪”由于年事已高,按照新的法律,很大可能是不会被判死刑的。

结果他自己吓自己,选择了自杀,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吧。

0 阅读:8
浩舞默画历史

浩舞默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