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年前,一个接水的盘子有多牛?水流后,里面动物能游泳

自说文史 2018-12-04 18:32:11

盘子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再常见不过,其主要用于盛放食物菜肴。不过,对于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来说,盘不仅可以盛放菜肴,还用于洗手。

在上海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春秋早期的盘子,叫子仲姜盘,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

此盘内共有6行32字的铭文,大概意思是:在六月初辛亥日,太师(官职)为其夫人仲姜,造了这个盘。这个盘又大又好,可以用来祈福长寿,后代子孙也可以一直作为宝贝使用。

其中,子仲姜的子,是内子、内人、老婆的意思,仲表示其夫人在家排行第二,古人以伯仲叔季派次序;姜表示其夫人姓姜。子仲姜盘意思就是太师为夫人仲姜所造的盘子,不知是生日礼物还是结婚纪念日。

用今天的眼观来看,送个盘子做礼物,这恐怕是钢铁直男吧?实际不然,因为这个盘子可不一般。

子仲姜盘,高18厘米,口径45厘米,重12.4Kg,比较大,也很沉。从外观来看,此盘三足两耳,三足均为大眼阔嘴的萌虎,看起来十分搞笑。

盘上还有对称的一对龙,卷尾曲耳,扒着盘沿,两只龙角犹如辫子一样。龙的下巴抵在盘口处,眼睛盯着盘内,仿佛盘内有着诱人的食物,它已经迫不及待想进去吃了。这模样,活脱脱在桌子前等吃的一个馋嘴小姑娘。

不过,最精妙的部分,还在盘内。

子仲姜盘内铸有31个水生动物,以中心水鸟为圆心,向外散发五圈,包括20个浮雕动物和11个圆雕动物。

20个是浅浮雕并不稀奇,它们只是刻在盘上。最难得的是另外11个圆雕,它们是立体的,不与盘一起,可以在盘底作360度旋转,而且不会因为水多而离开原位置。这是为何?

这11个圆雕与盘通过支柱连接,这个支柱上端类似蘑菇头,可以保证圆雕牢牢套嵌在支柱上又不会脱离。这就需要先铸造盘及支柱,在支柱上涂抹薄薄的泥料后,再铸上圆雕动物。整个过程不能让泥料破裂或不匀,还要保证圆雕刚好嵌上,需要相当高的工艺技巧。

要知道,那可是在2600多年前啊,古人的智慧,若非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

其实,任何物件都有其寓意,尤其是礼物。在当时,人们有着最原始的生殖崇拜,鱼和蛙都是多子的动物,一般都会作为多子多福的形象,绘制在器物上,而龟则代表着长寿。

所以子仲姜盘的鱼、蛙、龟包括水鸟等,或许还有着“多生贵子、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在里面。而在古代,由于医学不发达,生育很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这位太师很宠妻,既希望她多生孩子,也希望她能平安生育。

你可能会问:这个盘里这么多小动物,怎么洗手啊?

其实,严格来说,盘并不是洗手用的,而是接洗手水用的,具体来说过程是这样的:当仲姜要洗手时,会有一人用匜舀水倒下,仲姜就在水下洗手,而另一人就用盘接住流下的水,手位于匜和盘之间,不接触盘和匜。

可以想象,当水流到盘中时,圆雕的鱼儿立马就可以“游动”,那个场景,任谁看了都会很惊叹吧。

其实,这件国宝一直流失在国外,我国驻外机构追踪了9年才发现,先是在澳门,后来由香港叶肇夫收藏。1994年,在国际刑警协助下,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及副馆长汪庆正到香港鉴定,确认为内地流失文物。

几年之后,时值香港回归,马馆长想借子仲姜盘搞个回归大展,遂写信表明意思。但叶肇夫甚为慷慨,直接说,不用借了,我打算捐给上海博物馆。后来在1997年7月11日,上博举行了子仲姜盘捐赠仪式,从此,这件国宝又回归祖国怀抱。

注:文章插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参考资料:

刘辉《从“子仲姜盘”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郑重《叶肇夫与子仲姜盘》

刘非《青铜国宝子仲姜盘》

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

0 阅读:8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