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
一个城市的中轴线是什么样的?听起来有点抽象的名词。
如果你坐飞机飞到北京城中心区域的上空往下俯瞰,就会发现,从北到南,从钟鼓楼到万宁桥,再到景山和故宫、天安门,直到永定门,隐隐地有一条直线将这些古老的建筑串联起来,而它们的位置正处于老北京城的中心,也就是这个古老城市的中轴线。

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朝,纵贯老北京城的南北,串联起多个古老而重要的历史建筑遗址,经过明清两朝的延长和营建,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这种城市建筑格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文化传统和城市规划的智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到了现代,这条中轴线仍然在延长和发展,北延长线上出现了造型炫酷的国家运动场馆“鸟巢”和“水立方”,南延长线上建设了规模庞大气派的大庆国际机场。这是一个古老城市在新时代仍然充满蓬勃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的证明。
无论是去北京旅游,还是想了解北京城的城市发展面貌、历史建筑和中国文化历史,北京中轴线都是值得我们走一走、看一看,去深入了解的重要部分。


这本又大又厚的《博物馆里看文明:图解北京中轴线》,由专业的建筑师和画家执笔,将北京中轴线的各处建筑以专业严谨的建筑图绘和细腻的铜版画再现纸上,图文并茂地进行建筑解构和文化解读,带领我们一步一景地深入参观浏览北京城这座“城市博物馆”的经典建筑。
这不是一本简单地观赏古建筑的书,而是对中轴线上的这些新老建筑进行科普。既有对古建筑的历史、功能和文化意义进行解读,也通过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彩图等,以及多张大拉页展示,对它们的建筑规划、特点、各种建筑构件和装饰等细节进行分解说明。


比如故宫的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包含了五个门洞。电影电视里常说“推出午门斩 首”,但它更大的意义是体现了古代“五门三朝”的宫殿建筑礼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从此门进出都是有讲究的。
此外,它还是礼仪之门,每年立春会在这里举行“进春礼”,腊月初一举行“颁朔”礼,军队凯旋时会举办“献俘礼”,等等。


除了对传统中轴线上的各出古建筑进行展示解读,另外还有对人民大会堂、“鸟巢”、“水立方”和大庆国际机场等延长线上的现代建筑进行说明,可以从中对照观赏,理解中国建筑风格从古到今的变化发展,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大开眼界。

日月流转,沧海桑田,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探索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新老建筑,是一场穿越古今、感受东方建筑美学的中华文明历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