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八惨案与鲁迅的抗议文学
1926年3月的“三·一八惨案”震撼了整个中国,学生们的血声呼号在北平的街头回响,当天,装备精良的士兵们驱散了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学生群体,枪响接连不断,许多未成年的生命在这场混乱中被无情夺走。
这场血腥的镇压成为了鲁迅笔下抨击的对象。他用尖锐的文字在《死地》中描述了政府如何将学生推向死亡的边缘,他的另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则是以一位在惨案中遇难的女学生为核心,展现了无辜与悲壮。
文章发表后,鲁迅很快就成了政府眼中的钉子。在政府的压力和追捕声中,鲁迅被迫离开他的居所,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他选择了位于北京的山本医院,这是一家由日本人经营的医疗机构,相对中立,为他提供了一定的庇护。
1926年8月,鲁迅完成了短篇小说集《彷徨》的出版。这部小说集涵盖了《祝福》《孤独者》等多篇作品,每一篇都聚焦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窘境以及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从乡村妇女到知识分子,每一个人都像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同年晚些时候,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邀请,前往担任国文系教授。厦门大学当时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学术氛围颇为活跃。鲁迅的到来,让许多年轻学子感到兴奋,大家对这位以犀利文字闻名的文学家充满期待。在课堂上,鲁迅注重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启发学生去思考文字背后的现实。
然而,厦门大学的教学环境并非完全理想。学校内部的一些陈旧观念和管理方式,让鲁迅感到教学工作中的限制。他曾对同事提到,学校里部分师生对社会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这使得他的教学思路难以完全施展。此外,学校管理层对于学术自由的态度也引发了一些矛盾。
年底,鲁迅决定辞去厦门大学的职务。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宣布离开,只是简单收拾了随身物品,带着未完成的稿件离开了校园。1927年初,他应中山大学之邀,前往广州担任教职。这所大学因其与当时的政治环境联系紧密,吸引了不少思想活跃的青年学子。鲁迅到任后,很快融入了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课堂上继续保持一贯的风格,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视角看待文学和社会现象。
政变与辞职,广州至上海
1927年,国内局势愈发混乱,鲁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巨大冲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许多进步学生遭到迫害,广州的空气变得紧张压抑。鲁迅得知几名学生被捕后,尝试通过多方关系营救,但最终没有成功。
此时,鲁迅的工作也受到影响。在中山大学,他原本通过教学向学生们传递进步思想,希望激发他们的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然而,政局的剧变让学术氛围变得沉闷,校园内不少师生选择保持沉默,避免卷入政治漩涡。鲁迅感到继续留在学校已经无法实现他最初的教育理想,于是决意辞去教职,结束了这段短暂但充满波折的任教经历。
辞职后,鲁迅集中精力写作,8月发表了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文章通过分析魏晋时期文人的生活方式,探讨了文学与时代环境的关系。鲁迅通过文中丰富的论据,将药物与酒的作用与当时文人个性的形成联系起来,文字中严谨的逻辑和犀利的表达,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9月,鲁迅收到消息,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一提名本应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机会,但鲁迅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他通过书信明确表示,不希望成为该奖项的候选人。对于这一决定,鲁迅并未多做解释,只是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写作与研究。
同年秋天,鲁迅决定从广州迁居上海。他与许广平开始了同居生活,这标志着两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上海的生活中,许广平承担起照顾鲁迅生活的责任,同时协助他整理稿件、处理信件。
周海婴的诞生与难产危机
1929年9月27日,鲁迅的家庭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许广平在经历了漫长的分娩后终于即将生下他们的孩子。然而,生产过程中突如其来的难产情况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接生的医生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做出选择,向鲁迅询问是否优先救大人还是孩子。
面对医生的问题,鲁迅没有犹豫,当即答复“保大”。助产士们忙碌地在产房内配合医生,外面的人则只能焦急等待着消息。经过一番努力,最终的结果让人松了一口气,母子平安。
孩子出生后,鲁迅为他取名为“周海婴”。新生儿被抱到许广平的身边,经过了这场惊险,她的体力明显透支,但脸上仍然带着安慰的笑意。
海婴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多了一份喜悦,尽管当时社会局势依旧动荡不安,但生活的细节中增添了温暖的元素。许广平需要休养,鲁迅便尽量在忙碌的写作中抽出时间帮忙处理家中的事务。朋友们听闻这个消息后,陆续登门道贺。鲁迅并未因孩子的出生而暂停手头的工作,但他会用简短的信件回复朋友的关心,并提到孩子的状况。
鲁迅的教育理念与家庭关系
在周海婴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鲁迅一直坚持一种相对宽松的教育方式。他并不按照传统观念对孩子设定具体的成长目标,也没有要求周海婴在学习或生活上必须达到某种标准。周海婴小时候对玩具和小动物有浓厚兴趣,鲁迅不仅同意,还常常帮他挑选或制作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
鲁迅在教育上注重孩子的品行。他会在日常中用简单直接的话语提醒海婴,比如不要浪费粮食、对人要诚实、帮助有需要的人等。随着周海婴年龄的增长,他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鲁迅并没有用规矩束缚他,而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探知欲。家中书房是鲁迅工作的地方,也是周海婴最爱去的地方之一。虽然鲁迅在书房工作时需要安静,但当海婴想要翻阅书架上的某本书时,他从来不会阻止。许广平常常提醒孩子不要打扰父亲工作,而鲁迅却表示,让孩子自己探索反而更好。
鲁迅的家庭关系确实复杂。他与第一任妻子朱安虽然法律上依然是夫妻,但双方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周海婴从小就知道朱安的存在,但对她并没有特别的情感。他从未与朱安见过面,甚至对于朱安的身份表现出冷淡态度。后来,朱安将鲁迅留给她的遗产转交给了周海婴,但这件事并没有让他对朱安的看法产生变化。在家人面前,他也很少提及朱安,似乎认为这段关系早已与他无关。
周海婴成长的环境虽然特殊,但鲁迅和许广平一直尽力营造一种自然的家庭氛围。许广平在生活中对孩子照顾得非常细致,而鲁迅则在思想上给予引导。两人配合默契,既分工明确,又能在教育孩子时保持一致。
周海婴的晚年与纪念父亲
周海婴的家庭观念里,没有太多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多的是尊重个体的选择。他的长子周令飞在上世纪80年代赴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台湾女子张纯华。这段跨越海峡的爱情并未受到周家的阻碍。周令飞与张纯华决定在台湾结婚时,周海婴夫妇完全支持,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尽管生活在不同时代,但周海婴始终坚持每年定期回上海扫墓,纪念他的父亲鲁迅。在扫墓时,周海婴常常带着家人一起前往,用行动延续对父亲的敬意。他们每次都会在墓前静静地站一段时间,整理墓碑周围的杂草,焚香祷告,场面庄重又简单。
1996年,上海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的活动,周海婴受邀参加并发表讲话。他提到,纪念鲁迅不仅是追忆他的文字与思想,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行动,将鲁迅的精神传递下去。他还特别强调,对于社会的改进,空谈意义不大,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些具体的事情,才能真正体现鲁迅思想的价值。
周海婴晚年的身体状况逐渐下滑,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后,他的健康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参加一些与鲁迅相关的活动,无论是文化研讨会还是家庭内部的纪念。2011年4月7日凌晨,周海婴在北京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1岁。
参考资料:[1]张杰.我心中的周海婴先生[J].鲁迅研究月刊,2011(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