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全宇晖教授离世的消息,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记得去年5月,全宇晖教授在学术会议上,那时的他虽然消瘦,但依然神采奕奕,在台上分享他在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谁能想到,再次听说他的消息,竟是......
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未知,而选择科研这条路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最旺。全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全身心投入科研的人。
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到28岁获得博士学位,再到31岁成为副教授,他用短短十几年时间,在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学生说,老师平时总是工作到深夜。
即使是周末,实验室的灯也常常亮着。为了一个算法的优化,他可以连续几天不合眼,只靠咖啡支撑。这种拼命三郎的工作态度,让他在39岁就发表了70多篇高水平论文,还入选了全球计算机领域前2%的顶尖科学家榜单。
可惜天不遂人愿,黑色素瘤无情地带走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学者。
从发现病情到离世,仅仅半年时间。
他的学生说,得知这个消息时,整个实验室都陷入了沉默。很多人总在生命最后时刻才明白,拼搏固然重要,但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
科研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全教授的离去,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学术成就的我们,更要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
全教授生前最关心的就是他的学生。
即使在生病期间,他依然坚持指导研究生,修改论文。
他常说:“做科研就像接力跑,我们这一代跑不完的,就交给下一代接着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都不小,尤其是在科研领域。我们经常看到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身影,也经常听到各种猝死的消息。成功的道路上,健康不应该成为我们需要牺牲的筹码。
看着实验室里年轻的面孔,我总是想起全教授。
他们和当年的全教授一样充满激情,为理想奋不顾身。
我希望他们能记住: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过好每一天。但前提是,你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走得更远。
这些天,全教授的学生们在他的办公室整理资料。
他们发现,老师的电脑里存着每个学生的详细成长记录,还有满满的研究笔记。这些文字是他用生命写就的财富,将永远指引着后来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