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啦,老辈人常念叨“6做,7不出,8不归”,这到底说的是啥呢?咱今儿就唠唠。

先讲讲这“6做”。
第一做,是吃七宝羹。前面也提到过,七宝羹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为啥要在大年初七吃呢?老辈人说,吃了七宝羹,能把过去一年身体里积攒的不好的东西都给“清理”出去,保佑新的一年身体健康,没病没灾。
一大早,就把菠菜、芹菜、芥菜这些蔬菜洗干净下锅煮,不一会儿,满屋子都是七宝羹的香味,吃一碗,心里踏实。

第二做,是戴人胜。人胜可是个漂亮的头饰,有纸做的,花花绿绿,也有金箔做的,闪闪发光。大年初七这天,以前的女的都喜欢把人胜戴头上。这可不只是为了好看,戴人胜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能带来好运气。

第三做,是登高。大年初七去爬山登高,寓意“步步高升”。新年刚开始,谁不想事业越来越好,学习更上一层楼呢?爬爬山,往高处走,感觉未来都充满希望。而且冬天憋家里好久了,出去爬爬山,呼吸新鲜空气,看看风景,心情也舒畅。

第四做,是称体重。在一些地方,大年初七有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天称体重,能知道自己这一年的运势咋样。要是体重增加了,那就寓意着这一年能有好收获,日子过得富足。
第五做,是互相祝福。大年初七,大家见面都互相道祝福。说说吉祥话,祝对方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这简单的祝福,能让关系更亲近,新的一年都开开心心。

第六做,是给孩子讲人日的故事。大年初七是人日,讲讲为啥有这个节日,讲讲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让孩子知道这些传统,把文化传承下去。
再说说“7不出”。这“7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东西没准备好,就不出门。
在过去,这七样可都是生活必需品,家里人要是没准备好这些,出门在外心里都不踏实,生活也不方便。所以,得把这些基本的生活物资安排妥当,才能安心出门。

最后讲讲“8不归”。“8不归”指的是出门在外,要是忘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别回家。这八德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根本。
出门在外,得遵守道德规范,要是违背了这八德,那可就没脸回家了。这也是提醒大家,不管走到哪儿,都要做个有道德、有操守的人。
大年初七的“6做,7不出,8不归”,虽然有些说法在现代社会不一定完全适用,但这些老传统、老讲究,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它们承载着过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能让咱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
就算现在生活变了,知道这些讲究,过年的时候按照这些做一做,也能让年过得更有滋味,心里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