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之前一个读者问我的。他很好奇,为什么现在网上很多女的对「贤妻良母」这个词很反感。难道贤妻良母不好吗?
这事情就属于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对于大部分年轻女性来说,你夸对方是贤妻良母,哪怕未必是恶意,也会给人一种不适感。贤妻良母这个词的欺骗性在于,一些脑子不清楚的人,是无法分辨这个词背后的限定感。贤妻良母是不是个好词儿?反正不能算个坏词。但不是坏词,不一定等于是褒扬。建筑工人也不是坏词啊。首先证明你体格好,其次也证明你是卖自己的力气吃饭,不违法乱纪赚昧心钱。最后,工人是光荣的劳动者。这怎么看都不能算是一个坏词了。但你试着下次领导在朋友圈发孩子照片,你去凑趣祝福一下:「哎呀,这孩子真是虎头虎脑的,长大了肯定体格好,能当个工地建筑工人。」你试试。
当然你也不会试,毕竟谁也不是缺心眼儿。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有一些词是很微妙的。属于你单拿出来好的不能再好,而你说出去似乎也是伟光正到不容反驳,唯独被赋予者心里会不痛快。这来源于人类的伪善。大家愿意承认一些东西是好的。贤妻良母?好!天天操持家务,奶完孩子奶老公,围裙常年不离身,贤惠又勤劳。壮劳力?好!天天一身腱子肉在工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挥汗如雨。而到底是不是好,就不用我说了。贤妻良母先不论,中国家长自己是什么样自己心里有数,鸡娃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孩子以后不成为壮劳力去搬砖吗?但你心里想,而不明说而已。其实大家对贤妻良母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这个对标的是“淫娃荡妇”。好像你不喜欢我叫你是贤妻良母,你就是想着跟野男人私奔。起码是偷懒不做家务活。但实际上,贤妻良母的对立标签,应该是刨除身份属性的独立个体。在这个个体里,我就是我。
我可以是个好母亲,同时还是一个好妻子,但也可能一辈子没结婚。我可以是个好大夫,是个好律师,是个好销售。而贤妻良母四个字,很大程度上把一个女人其他人生里重要的事情全给简化了,就负责陪老头睡觉跟带好孩子就行了。这才是这个词给人不适的地方。因为当代女人的价值肯定是无限趋同于男性的,不趋同的那方面,反而法律是不允许,起码不支持的。比如女的更好被包养,女的卖淫更容易有顾客。现代社会里,女人的身份定义仍然是积极融入社会,以自己的工作创造经济价值,才是更被人认可的。当然,抖音认可你不算,按抖音部分受众的想法,比我有钱的应该去农村插秧,比我帅的应该用强酸毁容,比我漂亮的应该去陪劳苦大众免费睡觉。而贤妻良母说穿了,是把审判权的刀子彻底交给了对方。
因为经济上首先你就没有自主权,全凭丈夫一念之间。社会哪家企业会因为你是贤妻良母而给你高工资?尼姑庵都不行,因为尼姑庵人家还要单身的呢,起码得丧偶。这本身是一种旧社会留存下来的,女性生存手段。因为女的在旧社会也没什么正经工作可干,当好妻子当好妈,是她能做的最有用的事了。当一件事本来是没得选,那它的好处就会被放大。但一旦有了选择,还非得拿这个事情来歌颂你,标榜你,你就要考虑一下到底是在玩你还是真心造神了。这点无论男女都一样,别人给你的功能性定义不要随便全盘接收,对方憋着坏呢。哪个人要是说我,以后肯定是个吃苦耐劳勤俭温和的好男人。我肯定当是骂我。
因为我只能做个不犯法的男人,再多的你要求不到我,我就是不喜欢吃苦,我就是不爱干活,我就是花钱大手大脚,我不影响到别人就ok,我有本事挣,你管得着吗?当然,这里也奉劝一些女性,贤妻良母虽然不需要做,但也不要做捞女。这本质上是对贤妻良母的一种解构,利用了一群对这种身份有幻想的蠢男人,去做合法诈骗的行为。有点像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一群被洗傻了的基督徒面前假扮耶稣。很不地道。做好自己,活出自己,不要想着靠别人。这样一来,不但贤妻良母的框架无法束缚你,你能打破的框架更加的多。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框架是最无法打破,就是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