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结束了,整个事件画上了句号。

结果就是:父母成功的将自己的孩子逼死,此后又成功的让他上了头条。
除了对其表示同情和哀悼之外,对于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无话可说!
以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不去这样的私立学校;到了学校成绩跟不上,完全可以转学;不转学也没有必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孩子对家长的求助遭到拒绝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世界上有坐轿的,就有抬轿的,而绝大多数人都是抬轿的。承认平凡其实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凡,因为他需要清醒地认识,准确的定位和巨大的勇气。
望子成龙也要从实际出发,从严教育也要考虑具体情况。
官宣是自杀身亡,又有人开始给学校找原因了:学生心理有问题,为什么不疏导?可是家长却要让孩子继续努力,以为咬一下牙,最终就会成功,问题在于,大多数孩子咬一下牙,最终也没有成功。
义务教育是个普惠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却是妥妥的精英教育。初中升高中1:1,就预示着要淘汰一半,高中升大学70%,又要淘汰30%,这还不算中途辍学的。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孩子并不是传统观念中成功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恰恰就是社会建设的主力。

当教育从私塾变成现在的学校制的时候,已经从最原始的教育形态进化为工业化的教育形态,也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是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的是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想想看,拿着的精英教育模式与教育普通人,当人为的将这些并不擅长学习或者是纯粹对学习已经失去兴趣和意愿的未成年人强行捆绑在高强度的学习之中,崩溃几乎是分分钟的事情。
要说苦,可能人世间最苦的事情就是学习。正因为读书苦,所以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读书成功之后的产出高。这也符合付出与获得之间成正比的原则,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自然也得不到这份报酬,那是必然的。
成年人都以为让孩子吃饱了,穿暖了,搞好后勤孩子就快乐了,换位思考一下,让一个成年人早晨7:00开始,晚上10:00结束,如此强度的日复一日,每周五天,再碰上更关心教育的家长,报特长班补习班,每周6天甚至7天,12年下来,不要说成绩,精神能正常都是狠人。
每周工作5天,到第5天的时候,都有点撑不住。如果偶尔连续两周,甚至三周不休,而且工作强度稍大一点,回家瞌睡多倒在其次,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
然后我们再换到孩子身上看一下!
所以那个超过一半以上所谓的并不成功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不擅长学习的孩子,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不是是被家庭和学校给消磨掉的?而学校又为什么给自己加重工作量?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当然,并不是说教育不需要,学校做的都对,国家不是不断的倡导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吗?从2020年开始,又开始“双减”了,就是为了让教育更科学。可是关于升学的压力却并没有减小,所以“双减”也就只能是说说而已。压力又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孔子之所以成教育家,就是他的教育思想中非常著名的一条就叫因材施教;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说的非常明确,培养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也就是从事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生产的普通劳动者。
想想看,北大高材生杀掉单亲的母亲藏尸家中回校继续读书;留日学生坐飞机回上海,捅母亲几刀,这些学生算不算学习成功的?我们且不说他的道德品质培养的成功不成功,他们与父母之间培养出来的只是仇恨,而不是父母所希望的感恩。
这是不是算违背教育规律,好心办坏事呢?
至于警方是不是但是有错误也不是讨论的重点,只需要知道一个数据,不论是30%还是99.9%,也就是说破案率从来不是100%。当然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这个0.01%就会成了天大的事件,可是放在广义的数据中却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如果不是恶意或者是有目的的去解读这件事情,作为一个热心的群众,可能不是局长县长市长,但绝对是家长或者将来的家长,对这件事情的反思,是不是更应该从自身的家庭和孩子的教育去反思呢?与其义愤填膺地指责自己并不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社会现象和体制,还不如反思和改进一下自己当下正在进行的事情。
免得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复哀前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