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7日,洪学智的妻子张文来到了阳曲县思西村,12年前,为了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夫妻俩不得已将刚出生的小女儿寄养在此地老乡的家中,直到如今社会彻底安定,她才得已有时间回到这里寻找自己的女儿。
只可惜,在询问了十几户人家后,却还是没有丝毫线索。在县委书记的劝说下,张文跟随他来到了附近老乡的家中稍作歇息,忽然,一声惊呼惹得她抬起了头,刹那间泪流满面。
“你要找的人,就是我啊!”
久别重逢的母女
时值晚春,世间万物欣欣向荣,张文在曲阳县县委书记的带领下,挨家挨户走访询问,希望能得到自己女儿的线索。当年离开村子之时,她将女儿交到了一对老人的手中,由于时间匆忙,来不及交代好相关事宜,她就跟随丈夫离开了村子。
如今已经过去十二年了,张文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找到当年的两名老人。县委书记一边安慰她,一边带着她挨个去有老人的家中询问,可问了半天却什么信息也没得到。就在张文有些气馁之时,路边老乡的话给她提供了线索。
“那个小姑娘啊,老人生活拮据,又不知道从哪里才能搞到奶水,就将娃娃交到西峪村去啦,至于具体给谁了,我还真不清楚。”
于是,张文便往西峪村赶去,好不容易找到接管孩子的男人,却又被告知送到了思西村的一位妇人手中。
奔波了大半天,却连孩子的影子也没见到,县委书记见已日上三竿,便劝张文先到老乡家里歇歇脚,养精蓄锐,说罢,便指了指前面那户敞着门的人家,示意张文跟自己过去。
县委书记走进院子,一名妇女便迎了上来。他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在得到应允后,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询问她是否知道张文女儿的踪迹。本也没打算在这里得到答案,毕竟世上哪儿有这么巧的事情,可那妇女却忽然变了脸色,惊呼出声:“你们要找的就是我呀!”
那妇女转过身朝屋内走去,将正在吃午饭的小姑娘叫了出来,推到张文的面前:“红红,这位就是你亲妈。”张文红了眼眶,想抱一抱她,却又怕吓到小姑娘,踌躇半天不敢行动,最后还是小姑娘主动拉住了她的手,甜甜的叫了一声妈。
张文再也忍不住,一把揽过女儿,紧紧地抱在自己怀里,眼泪大颗滑落,滴在小姑娘脖颈上:“女儿,我的好女儿,你怨妈妈吗?”小姑娘十分懂事,抬起手帮张文擦干眼泪:“不怨,娘说了,妈妈是去干大事,是为了让所有跟我一样的小朋友都幸福快乐,我不怨妈妈。”
无奈抛下女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残暴的日军在我中华领土上肆虐横行,所过之处民不聊生。1939年,洪学智随一队延安的干部转移阵地,准备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可是,日军的封锁严密,要想绕开防线安全抵达,可是得费上一番功夫。
在当地同志的帮助下,洪学智规划出了一条“安全”却又危机四伏的的转移路线。为了顺利通过日军的封锁圈,洪学智不得已下令全体人员都轻装上阵,带着孩子的,先寄养在此处的老乡家中。
宣布完决定后,洪学智有些不敢再去看妻子的眼睛,他们二人的孩子此刻还安安稳稳的睡在襁褓之中,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张文知道丈夫也是无奈之举,心里生不出半分怨恨,有的只是浓浓的不舍。小姑娘还不满周岁啊,就要脱离父母的怀抱了。
张文抱着女儿,来到了附近的老乡家中,开门的是一对老人,家境看起来很是清苦。可当他们听到张文的请求之后,立马答应了这个请求,并承诺一定会好好照顾孩子,让他们放心奔赴前线。张文被老乡的赤诚所打动,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这个村子,从此再无女儿消息。
“红红”的养母
那对老夫妻将孩子抱回家中,仔细照顾,心里乐开了花,可小姑娘却忽然哭闹不止。二老这才意识到,姑娘还小,甚至不到断奶的年纪,他们该如何照顾呢?无奈之下,二老只好寻求村民的帮助,拜托他们给女娃娃找一个好人家。
白富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的老婆生完孩子还没多久,尚且有些奶水,便将孩子抱回了家。只可惜,好景不长,白富生老婆的奶水本就不足,如今更是愈加贫瘠,根本喂不饱小女娃,眼看孩子日益消瘦,白富生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将孩子送到了邻村白银翠的手里。
刚看到孩子,白银翠就喜欢的不得了,她这样子也算是让白富生放了心,不再担心孩子会受苦。白银翠还专门请最有学问的三叔公帮忙给小姑娘取了个名字。
那三叔公摸着胡须想了又想,写下了“红红”二字,也是交代了姑娘父母的身份。
白银翠的家境并不好,家里没田,收入来源全靠丈夫当木匠。将红红带回家后,本就贫瘠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虽然白银翠已经尽力减少开支,好好经营小家,可五个孩子的巨大压力还是使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无奈之下,白银翠咬了咬牙,含泪将尚且年幼的老四送了人,这才稍微缓解了一些压力。
只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百姓哪里能过上安稳日子呢?1942年,日军的侵略波及到了思西村这片净土,为了保障安全,白银翠带着孩子们,投奔了自己的娘家。
白银翠没什么文化,可她却知道,红红是光荣的共产党军人后代,她必须把红红养育成材。为了能让红红接受教育,她找到了自己年仅13岁的大儿子,与他商量着,让他去外面做工挣钱。大儿子确实有当大哥的样子,一听母亲说是为了让妹妹能有学上,他二话不说就收拾了行李,没有丝毫怨言。
在白银翠的教育之下,红红出落的知书达理,落落大方,是乡里乡亲们口中的“好姑娘”。白银翠也在这十几年的相处中,与红红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浓厚,已经离不开她了。
后来,日军被打出了中国,蒋介石也被赶到了台湾,新中国宣告成立,社会一片稳定祥和,可红红的母亲却始终没有来到这里。白银翠心中满是纠结,她既希望红红能回到自己亲生母亲的怀抱,又舍不得让红红离开自己,属实是心里难受。
可当张文找来之时,她却是想明白了,红红在谁身边并不重要,只要红红生活的幸福快乐,她也就能放心了。
结语
张文找到亲生女儿时,洪学智正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与敌军周旋,当他收到妻子来信后,立马连夜给白银翠写了封感谢信,信中,洪学智称红红为“你的女儿”,当白银翠看到这里时,顿时感动落泪。
后来,红红不仅每年都会给白银翠寄过去一笔钱,还常常将白银翠接到北京和她一起居住,她的两个孩子也都知道,自己在思西村,还有一个外公和一个外婆。
参考来源:澎湃新闻-【阳曲支前故事】思西奶娘:白银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