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的那段混乱年代,甘肃提督董福祥可以算的上是为数不多有骨气的铁血将军,从牧羊少年成长为西北边疆的将军,他的经历让人佩服不已。
面对西宁回民的暴动,朝廷表示必要时可以给予这些人一次机会。可董福祥在处理西宁回民暴动时,坚决不采取招降的策略,而是一味地选择剿杀。
他的这一决策传出去后,许多人不明白,明明西宁回民已经有了要投降的意思,为什么董福祥依旧“格杀勿论”呢?以至于许多人给董福祥戴上了“冷血无情”的帽子。
其实,董福祥不是因为无情也不是因为私心,而是与他爱听的秦腔扯不开关系。
董福祥的早年生活与秦腔情缘董福祥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如同一部颠沛流离、波澜壮阔的史诗。
出生于1839年的他,原籍宁夏固原,少年时董福祥非常叛逆,加父亲是当地哥老会的首领,于是董福祥便利用自己的北京,组织了汉人民团,简单来说就相当于是土匪。
可谁都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顽劣的少年,居然后来成为了清末西北边陲一名响当当的将领。
说起董福祥那可是整天舞刀弄棒的主,经常与朋友们举办自己的擂台,得董福祥总是能胜于他人,可以说,董福祥就是一个大老粗
不过,就是这样的大老粗,居然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听民间艺术——秦腔。
讲到秦腔的起源,它又名“乱弹”,虽在甘肃起源,但在整个大西北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秦腔不仅是娱乐的一种形式,更蕴含着浓厚的教育意义,里面的忠、孝、仁、义、勇等价值观深深影响着西北人民的生活方式,而董福祥后来之所以不接受投降,就与这价值观有着脱不了的干系。
可以说,秦腔在他心中播下了一颗汉勇闯西北、忠义两全的种子,这颗种子不但影响了他的性格形成,同时也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腔的影响在董福祥的军事生涯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特别是在提升士气和团结军队方面。
那时的大西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秦腔这种能够传递声音、抒发情感的民间艺术。
在董福祥的军队中,无论是自己还是他的士兵,都能通过秦腔来表达自己的壮志和愤慨,亦或是对家乡的眷恋。
因此,在多次的战役中,董福祥都善于运用秦腔来激发士兵的斗志,使得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
而有些军队见董福祥用秦腔提气,也有样学样,可始终学不来董福祥那种感觉,所以战败后很少有不服的,基本都对董福祥这种领兵方式佩服的五体投地。
董福祥的军事生涯,从同治初年踏上西北战场的一刻起,就与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1868年的时候,董福祥率领起义军抗击清政府的统治,而后投降了湘军,成 为“董字三营”的创始人。
在众多战役中,董福祥始终不忘秦腔所传达的那些忠义和勇气。
正是这种深深植入心灵的文化熏陶,使得董福祥在面对重大困境时,仍然能高唱秦腔,从容面对,体现了一种英雄的气概。
此外,董福祥对于秦腔的情深意重,还体现在他对士兵的选拔上。
能被选进他的军队的,必须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身体健壮习得一身武艺,二就是必须要会唱秦腔,这两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实在满足不了,这两条件,那就必须要会鼓乐,以便在鼓乐班中,为军中将士提气。
跌宕起伏的将军人生从深受秦腔影响的早年生活过渡到充满挑战的军事生涯,董福祥的命运之路显得异常跌宕起伏。
他的转折点发生在同治七年(1868年),那时候,西北回民起义如火如荼,董福祥率领的民团参与了这场纷争。
在固原州自行组织起的民团在董的指挥下,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但也因此与清朝政府发生了冲突。
不过,董福祥的军队毕竟不正规,与湘军数个来回后,便败下阵来。董被湘军大将刘松山捉拿归案,带到了左宗棠的面前。
那一刻,董的生命似乎走到了尽头,但是他并不屈服,也不下跪。不管左宗棠说什么,他都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这让左宗棠对董福祥有些感兴趣。
天降奇遇,左宗棠看中了董福祥的勇猛和不屈,决定不杀他,反而赐酒平抚,把董手下的队伍编为“董字三营”随湘军出征西域。
从这一刻起,董福祥的军事生涯迎来了新的篇章。
他与他的“董字三营”在接下来的镇压回民起义和西征新疆中充当了先锋队,屡立战功。
甘肃平定之后,“董字三营”西征新疆,展现了甘军在战场上独特的优势。
特别是秦腔的应用,让军队在血与火的战场找到了精神寄托。
在青海-新疆一带,董福祥的部队经常高歌秦腔,声震山谷,一面提升士气,一面激发战斗力。
1872年,西宁回民起义扰的西北十分混乱,清廷频频收到西北来的奏折,希望对西宁回民镇压。不久,清廷派董福祥率军随刘锦堂前往西宁进行镇压。
原本董福祥并不打算下死手,而是打算震慑一下这些起义军,可是谁都没想到西宁回民来势汹汹,董福祥还没到西宁,就遭到了袭击。
董福祥怒了,他明白,这些回民起义军是非常团结的,按照以往打着打着招降的方式,对他们肯定没用。就算是对他们招降,恐怕留在军中,将来对朝廷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为了彻底解决掉这些起义军,董福祥不顾任何人的劝阻,下令对回民起义军下死手,无论投不投降,手上有没有武器,一律杀掉。
就这样,董福祥在朝廷获得了满满的军功,但是在西北地区,却落下了个冷血无情的名号。
一代名将无奈解甲归田他所做到的这些,正应对了秦腔中的忠、孝、仁、义、勇,处处为清廷着想。但是,到了清末时,清廷却抛弃了董福祥。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慈禧太后做的一系列的事实在让人气愤。后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慈禧吓得连忙朝西安逃跑,而当时董福祥是为数不多的硬气的将领,于是慈禧便命令董福祥护送自己到西安。
这一路上,董福祥可谓是把保卫做到了极致,让慈禧舒舒服服的到了西安。但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慈禧翻脸不认人了。
当时清廷要和八国联军议和,八国联军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要把董福祥处理了,原因是他会耽误议和。而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八国联军之所以要借慈禧之手除掉董福祥,全都是因为董福祥太能打了。
所以,在八国联军眼中,除掉董福祥,就相当于除掉了一个最大的敌人。
谁料,慈禧还在神游中,表示董福祥在,会让八国联军不愿和谈,于是直接革了董福祥的职。
董福祥见清廷无救,便解甲归田了。
据史料记载,董福祥自从不为清廷做事后,生活过得十分潇洒,不仅在自己的官邸“金积堡董府”专门建造了戏楼,还经常邀请西北地区知名的秦腔艺术家到董府进行表演,以此吸引更多的关注并促成秦腔艺术的发展。
可以说,董福祥与秦腔有着不解之缘,秦腔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董福祥的个人和军队,而董福祥在晚年对秦腔的宣传,也在秦腔流传事业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