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难理解的问题之一:气分与血分

炎黄国医吴越 2023-05-17 08:52:50

郑重提示:本文谨供学习、研究、交流之用,对于文中包含的医学处方,请勿轻易使用。如有疾病需找专业医师诊治。

十二经脉、六经刚好是气分、血分相互配对

太阳-少阴:

心、小肠-血分

肾、膀胱-气分

阳明-太阴:

脾、胃-血分

肺、大肠-气分

少阳-厥阴:

肝、胆-血分

心包、三焦-气分

人体系统与人体循环从气分与血分来理解

一、人体的中心:

心主血,心包(命门)主气。气、血各有所重,又相互沟通、接济。

心统血管系统营于周身;心包统膜网系统营于周身。

血管系统易辨;而膜网系统难明,常被忽略。

膜网系统根于骨(髓),即根于肾;与筋相联,统称筋膜;脏腑皆有膜网相通;膜网发于肌肉、皮毛处即为腠理。

二、人体的四旁:

脾、肝主血,居中;

肺、肾主气,居外(上下)

从解剖上也有体现,肝、脾、心皆多血,而肺、肾、心包(膜网系统)则多充满气体或汽或水液。

三、气、血的汇合

1、血中有气:肝藏血而将血汇聚于心,为心行血提供基础;肺主气也要将气汇聚于心。所以,血中有气,表现为血(外血内气)。

2、气中有血:肺主气,将气深纳于丹田(命门),而肝藏血也要将血(比如通过冲脉)汇聚于丹田(命门),所以,气中有血,表现为精(外气内血)。

3、肝、脾也是血中有气;肺、肾也是气中有血。

4、男子比于女子,气的比例大,血的比例小,但心、肝、脾仍是以血为主,心包、肺、肾仍是以气为主。

营卫与血气

营是血的一种;营是外围的血,近于气态。

卫是气的一种,气还有元气、宗气等;而元气则近于液态,以“精气“的形式存在。

外感病学上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是由浅入深的一种划分。

水、谷、气与气分、血分

天之清气与水,主要归于气分;

谷(包括肉食)主要归于血分。

气分包括气态的气,也包括水蒸汽,即从液态的水而来。

液态的水,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如果这种水不能气化,则为饮(留饮,痰饮的一种)。

水谷虽同入于胃,而将水气化的主要脏腑是肾、膀胱。即使是在胃中升腾而出的气,也要依靠肾、命门的热力(“少火生气”)才能将胃中液态水或食物中的水分气化而上升于肺,为“肺主气”提供来源。

诊病要分清气分病与血分病

例如:

肝主血分,肝阳上亢,是血热或说血中有火,主要是血分病而不是气分病,所以须以血分药为主,如用“血师”赭石,而辅以气分药。

肺主气分,肺气下陷,是气浊沉重或说气中寒湿重,主要是气分病而不是血分病,所以须以气分药为主,如用补中益气汤、张锡纯的升陷汤,都是以气分药为主,而辅以血分药。

再如:

“治风先治血”——因为肝主风,而肝以血为主。

药的气味分别对治气分、血分

气,可以鼻嗅,统于肺;

味,可以舌尝,统于心。

药有气有味。

气明显者主治气分病;味明显者主治血分病。

气味大抵均匀者可治气分与血分病。

升、降、散、敛等要分气分与血分

例如:

白芍味酸能敛,主要是敛血分,主治肝病;而不是敛气,不是主治肺气过散的疾病的。

五味子味酸能敛,主要是敛气分,主治肺病;而不是敛血,不是主治肝血过散的疾病的。

分清药入血分、入气分,可更好地与现代医学互参

血管系统,是血分。

气管系统,是气分。

淋巴系统,最终归于肝,属血分。淋巴病多为肝胆郁火所致。

内分泌系统,由肾、命门所主,多属气分。

神经系统,“性”“神明”由心、血分所主,“命”“记忆”由肾、命气分所主。健忘主要治肾、命气分,性情妄乱主要治心、肝血分。

吴越

2021年4月21日修改

55 阅读:3084

评论列表

磐石

磐石

8
2023-06-04 15:48

半吊子货。气为血之母如何解释?看过黄帝内经关于饮食入胃,精气如何转化那一篇吗?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生形。。。。人体总是气血相府依成。脉里面难道光血没气?肌肉细微络里面是否也是气血组成?三焦系统里面仅仅是津液运行?知道佛像为什么会放光吗?西方用的红外线狙击步枪是怎么个原理?中医就是被你这样的不学无术的人搞的一塌糊涂。

拂尘居士 回复 07-12 08:16
你讲讲,

余味

余味

5
2023-05-17 23:17

不知文主自己清楚了没有。中医被这样绕来绕去越绕越糊涂。总是凭臆想中医何日上正桌和台面?

无言 回复 05-24 15:35
对,文主就是不着调的绕

拂尘居士 回复 07-12 08:22
中医不是谁都可以学的,要天分,你就算懂医理,懂药性,实际看病的时候,还是达不到上乘,

用户13xxx03

用户13xxx03

5
2023-05-17 15:19

[赞]

潜龙勿用

潜龙勿用

5
2023-05-18 08:08

这个西化得历害了,淋巴归肝,属血之类的都不是传统中医。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3
2023-05-18 08:49

有见地。特别是关于白芍与五味子,有独到见解。

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

3
2023-05-27 12:41

专业领域的细化,非常见功力。民众需要接地气的说法,化繁为简,血分气分,一个是供水系统,一个是温度调节系统,我简化为肝肺两个脏腑。个人理解,温病,糖尿病,是气分血分共同出了问题,肝肺都有问题。 简单,有效,容易科普。细化的理论,在专业圈子聊聊比较合适

蓬蒿

蓬蒿

3
2023-05-27 22:17

瞎扯:五藏是功能性分类,六腑,实在的器官运用。所以五藏能统领六腑全身,而六腑不行[呲牙笑]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3
2023-06-05 19:35

中医知道人身上有多少根骨头吗?

用户10xxx04 回复 重庆鸡公煲 06-08 16:23
中医外科知道人身上有多少根骨头吗?

重庆鸡公煲 回复 06-08 14:45
你问这个问题?要说研究人体,中医不知道比西医早了多少年。中医也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

乐鸿侨

乐鸿侨

3
2023-06-07 14:31

[100]谢谢你啦分享

静水无烟

静水无烟

2
2023-05-18 12:41

这是比较专业的中医理论基础了

蓬蒿

蓬蒿

2
2023-05-27 22:16

当归,血分药,那味道。这篇文章瞎说的有点多[笑着哭]

TLDDTD

TLDDTD

2
2023-06-15 13:56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血能互相转化,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我有一只小毛驴

我有一只小毛驴

2
2023-06-16 04:39

不错[点赞]

参考古方几千年说不出步骤低能不

参考古方几千年说不出步骤低能不

2
2023-07-09 12:01

[开怀大笑]

Dennis

Dennis

2023-05-18 02:28

太难了,看不懂

qzuser

qzuser

2023-05-19 23:13

浆糊[捂嘴巴]

256874

256874

2023-06-06 04:39

不是这样的,这是西医理解思路,看似大同小异实则天差地别,你不能硬往上套,中医没有说那个器官属于气那个器官属于血,那个器官属于阴那个器官属于阳,血生气气推血,同样阴阳也是辩证来说的,如人整体来说就是上属阳下属阴,前后来说又是胸腹属阴背面属阳,内外来说则是表皮属阳内脏属阴,这只是中医的医理,不是医技,中医医理都是讲究阴阳辩证的,没有说规定死了那个器官属于什么[笑着哭]

123456

123456

2023-06-06 18:14

要有临证经验有想法的才能看懂,有道理,合逻辑

陆初雪

陆初雪

2023-06-13 16:36

[静静吃瓜] 呼吸的空气是气[狗头]心脏血管的血是血[哭笑不得] 这么简单的玩意还难?

炎黄国医吴越

炎黄国医吴越

民族医生,古典中医深研者,古法养生引领者,泛博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