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化,会有新的企业崛起,也会有原本辉煌企业走向没落。比如,在广西南宁就有一个曾经在本地也算是大型的国企,一度相当辉煌:厂区面积广大,住宿、娱乐、学校、医院一应俱全,员工和家属两万多人一起生活在那里,被称之为南宁的“小香港”。
但现在,随着企业的倒闭,厂区也已经衰败、破旧,只有少数老人还住在厂区内,原本热闹的宿舍区,现在一栋楼里也只住着一户人家。
· 随煤矿而兴起的地方
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刻板印象”,“煤老板”都很有钱,这种刻板印象来自于煤炭能源兴盛的时代,当时谁掌握了煤炭资源,谁确实能够轻轻松松地“发家致富”。
而时光再往前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煤矿虽然是国企,不能让人成为“煤老板”,但能够进入煤矿当工人,还是一件“大好事”。虽然煤矿工作十分辛苦,但在那个以当工人为荣的年代,煤矿作为一个稳定的大企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
1958年成立的那龙矿务局所管理的那龙煤矿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梦寐以求”的地方。那龙煤矿位于广西南宁市郊区,含煤面积约为51平方公里,探明储量为9748.7万吨,保有储量为8813.1万吨,其蕴含的煤矿种类为褐煤。
实际上,那龙煤矿早在民国36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947年就已经有开采的记录,当时只有一些小矿区在进行零星开采,没有形成规模。
直到1958年,南宁市兴办那龙煤矿,1959年南宁专署开办白马煤矿并成为了专署重点矿,并在1962年将两个煤矿合并为那龙煤矿并收归自治区管辖之后,那龙煤矿开始真正兴起,其年产量保持在6万吨左右。
那龙煤矿分为那龙一号井、白马矿以及那龙二号井。其中,那龙二号井是在1983年开工建设的,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那龙二号井实行了“基本建设经济承包责任制”,那龙二号井也和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签订了“三保三包”协议书。
1988年,那龙二号井建成投产,年产能为9万吨,下山采区继续施工建设,直到1991年建成投产,年产6万吨,二号井总共年产15万吨。
与此同时,那龙二号井还建设有高岭土加工厂、水泥厂、砖厂、木器加工厂和园艺场等多种经营的工厂,其综合性进一步加强。
尽管1990年的数据显示,那龙煤矿的职工为2800多人,矿区人口为7000多人,但另外一份数据则显示,那龙煤矿在巅峰时期职工、家属总人口高达2万多人,整个那龙煤矿相当于一个“小镇”,在这个“镇”上,不仅有供人们工作的煤矿,还有住宿区,有学校、有医院,餐厅、招待所,有看电影的影剧院、打球的灯光球场和其他生活、娱乐配套设施,热闹非凡,还被称为南宁的“小香港”。
· 煤矿倒闭后的衰败
可惜的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那龙煤矿也不可能一直兴盛下去,随着那龙煤矿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国家政策的改变,那龙煤矿日渐没落,就算是多种经营也不能挽救那龙煤矿的危局。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那龙煤矿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2001年,那龙煤矿正式实行了政策性破产,对于煤矿的所有工作人员、家属甚至是周边的居民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那龙煤矿破产后,煤矿工人、家属们只能外出打工,寻找新的生路,逐渐地,那龙煤矿也开始被人遗忘,当年的“小香港”就此衰败没落。
现在距离那龙煤矿破产已经过去24年,也曾有网友去探访这个曾经辉煌的地方,现场照片显示,那龙煤矿的厂区仍然存在,只是已经破败、冷清。
从南宁市区前往那龙煤矿的路是窄窄的水泥路,很明显的上世纪产物,路上冷冷清清,很少车辆人员往来。
抵达目的地时,那龙矿务局的招牌仍然存在,那龙煤矿大门的风格,也是很明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格,穿过这道门,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
矿区里,曾经标志性的煤矿工人的雕像仍在,左手提着电钻、右手举起铁锹,代表的是一个工人的骄傲,曾经,人们在雕像下活动,而如今,则被见缝插针地种上了各种蔬菜。曾经小桥流水、荷花盛开的小湖旁边,凉亭仍然在那里,只是长久无人打理,杂草丛生,当年的美景也看不出任何影子。
一些资料显示,曾经兴盛一时的那龙粉店仍然存在,时不时也会有人因为怀念那龙粉店的味道,而特意去吃上一碗粉。至于那龙煤矿的学校也已经更名为邓东学校,变成了当地的一所普通小学。
有网友通过无人机拍摄了矿区的全景,从俯视图来看,矿区主要的楼栋都仍然保留着,只是都已经破败不堪,有些楼房有明显维修、翻建的痕迹。当然,实际上在那龙煤矿确实还有一些人居住,那些人大多是对那龙煤矿仍有感情的老人,他们将一辈子都贡献给了煤矿,老了也不想离开。
原本热闹的生活区,现在只剩下200多人居住,不少楼栋中,只居住了一户人家,多的也只不过有零星几户人家居住。
也是因为仍有人还在这里,那龙煤矿虽然已经“政策性破产”,但那龙煤矿仍然保留了“矿区留守工作处”,有工作人员在此驻守,负责管理矿区的生活区。
现在,工作处每年仍有单位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的公开情况,相关公开报告显示,工作处主要负责矿区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低保申请,以及治安、住房维修、破产遗留问题解决等工作。
该工作处一年的总预算为266万元左右,由政府财政拨款提供,支出的大头就是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生活补贴等,这或许是政府给这些老矿工们最后的福利保障,也让他们能够继续安心留在这里的原因。
随着那龙煤矿的衰败,曾经繁华一时的那龙镇也逐渐败落,如今已经被并入了金陵镇,原来的那龙中学和那龙二中也合并为那龙民族中学,这足以说明那龙的败落。
· 因为“废墟探险”网红过一次
在2021年-2022年左右,那龙煤矿还曾在当地小小的“网红”过一次,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上突然兴起了“废墟拍摄”的活动,不少年轻人都想尽办法深入“城市废墟”进行拍摄,那龙煤矿就成为了一个火爆的“废墟探险地”。
尤其是那龙煤矿中的影剧院,简直就是“废墟拍摄”的宝地。那龙煤矿的影剧院曾经是方圆数十里唯一的影剧院,但随着那龙煤矿的破产,影剧院也被关闭。
在随后的20多年里,影剧院年久失修,房顶出现了破洞,座位也残破不堪、爬满了藤蔓,舞台的木地板早已朽坏,台上的光束灯、音箱都已锈迹斑斑。
因为对于废墟探险者来说,这里实在太过出片,不少年轻人“慕名前来”。现在仍住在矿区里的老矿工龚大爷表示,最多时一天会来十几拨人进行拍摄,他们衣着时尚,扛着相机,来拍摄这里的破败。
相关人员表示,影剧院的瓦木顶是在2018年左右开始漏水、掉落的,工作处曾经想要对此进行维修,但工作处预算有限,矿区的工人又年纪偏大,面对如此高的屋顶,实在无力维修,只能眼看着它继续破败,没想到突然成为了一个“网红拍摄地”。
还有人表示,曾经有人愿意出2万元收购影剧院的钢架,可钢架没有了,影剧院也没有了,最终,矿区还是拒绝了收购,将影剧院留下作为纪念。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到来,矿区其实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比如,影剧院的墙上出现了各种涂鸦,有网友表示,这完全破坏了影剧院的“废墟感”,而且,矿区里也留下了不少垃圾,这对于矿区的工作人员来说,似乎也是一种负担。
考虑到影剧院年久失修,存在危险,工作人员最终选择了锁上不知道如何被打开的影剧院大门,拒绝年轻人再来拍照。
现在,有不少倒闭的国营工厂被开发成了公园、景点,那些被废弃的工业设施,成为了年轻人热爱的“出片打卡”道具,我们不知道那龙煤矿有没有可能进行类似的改造,让其焕发新的生机,但或许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期待。
总比现在我们搜索那龙煤矿,出现的都是类似煤矿附近抓到了“非法开采”“非法赌博”等负面信息好得多。或许,这也能够带动那龙镇的继续发展,对于周边的人民也是一件大好事。
参考资料:
废弃20年,南宁这座影剧院惊艳了“废墟探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