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史的车轮从此驶入快车道。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完成了令人惊叹的跨越。
如今,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早已成为全球格局的重要支柱。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让中国备受关注。
俄罗斯国家问题研究所的专家曾表示,只要内部无忧,中国便无惧外患。
俄战略家曾言:只要中国内部不出现问题,如今的中国,无人能够撼动
落后必然挨打
短短几十年,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从一穷二白到科技创新的高地。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放眼今日,中国稳定的内政与持续发展的社会,皆为国际局势带来定海神针般的力量。
一个内部和谐的中国,其韧性与潜力,远超世人想象。
国之根基,莫过于国力。
国力强盛,则无惧风雨;国力衰微,则飘摇难定。
纵观国际争端与博弈,强者恒强,弱者则常为刀俎。
俄乌冲突正是国力博弈的写照。
从根本上说,俄罗斯的国力已难支撑昔日的强权形象。
西方势力瞅准时机,毫不犹豫对乌克兰倾力扶持,试图以此牵制俄罗斯。
这一切,绝非偶然。
2008年,那时的俄罗斯尚处国力上升期,经济迅猛发展,与主要大国的差距逐步缩小。
那个时候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尚算融洽,国际局势稍显和缓。
然而,2012年普京重返总统之位后,俄罗斯战略发生重大调整,步入全新轨道。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俄乌矛盾激化,局势走向不可逆转。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接踵而至,为其发展设置重重障碍。
2022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俄乌断交,俄西关系跌至冰点。
此后,双方陷入全面对抗,美俄关系重回冷战时期的对峙模式。
制裁与反制裁,封锁与反封锁,遏制与反遏制,交锋愈演愈烈。
西方对俄罗斯经济施压,其外资断流,企业撤离,外汇储备被冻结,卢布大幅贬值,人才大量流失。
俄罗斯在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被迫与西方全面脱钩,供应链与产业链的依赖关系彻底断裂。
外交上,俄罗斯愈加孤立,无奈之下转向东方,试图重构经济体系,建立新的对外联系。
这一系列动作,却也让其承受了更大的内外压力。
国力衰微,内忧外患。
普京执政初期,俄罗斯经济曾迎来一段令人瞩目的黄金时期。
从苏联解体后的萧条中崛起,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597.1亿美元飙升至1.66万亿美元,八年之间增幅惊人。
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骤然下行,但随后短暂复苏。
2010至2013年间,经济再度攀升,2013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点2.29万亿美元。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接踵而至的经济制裁让俄罗斯经济连续三年负增长,跌入低谷。
虽有反弹,但2022年回升至2.27万亿美元后,2023年又因战争拖累降至2.02万亿美元。
回顾近十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俄罗斯经济几乎停滞不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
从基础产业到高端科技,从能源资源到军事装备,中国的发展如同巨轮破浪,日新月异。
不论是制造业升级,还是科技创新,中国正稳步缩小与西方的差距。
尽管西方不遗余力地施加压力,各类遏制手段层出不穷,却始终无法撼动中国的崛起之势。
真正惹恼中国的后果,西方心知肚明。
一旦中国举国动员,全国资源与力量全面开动,其影响足以震撼全球。
这正是西方始终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所在。
落后必然挨打,无论国小国大,概莫能外。
国强则不惧外患
中国,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四周强邻环伺。
陆地上,有14个国家相接,海上,还有6个国家为伴。
环顾四周,俄罗斯、印度、日本三大强国横亘其间,韩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印尼等也不可小觑。
这样的地缘政治地理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堪称独一无二。
若非中国自身的强大,难以在此复杂局势中屹立不倒,更别说引领区域和平与发展。
回望历史,中国人从未在困厄中屈服。
虎门销烟之火燃起了民族觉醒的第一缕星光,太平天国的起义虽未成功,却撼动了封建王朝的根基。
洋务运动开启了现代化的尝试,戊戌维新虽短暂,却播下了改革的种子。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奠定了共和的基石。
而真正带领中国走向复兴的,则是中国共产党。
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无畏的担当与智慧,找到了一条“用中国的办法解决中国的问题”的独特道路,历经千难万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几十年来,在这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不仅站稳脚跟,更以惊人的速度走向富强。
从内政到外交,从经济到军事,中国始终在维护主权与争取发展的双线作战中取得突破。
可以说,面对周边强国的围堵与外部势力的干扰,中国早已学会在风雨中前行。
地缘政治的中心,这个角色中国早已无法回避。
无论是“心脏地带”的向外辐射,还是“边缘区域”的向内整合,重心都在中国。
从近代的被瓜分中心,到如今崛起的全球权力中心,中国的角色不断变化,但始终牵动世界的目光。
当中国弱小时,它是列强刀俎之下的羔羊;当中国强盛时,它必然成为被围堵的焦点。
强者从不因外力而退缩,这便是中国不断向前的底气所在。
早在20世纪中叶,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反华合唱”便喧嚣尘上。
外部压力四面袭来,试图阻断中国的前行之路。
事实证明,中国不仅顶住了这股逆风,还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复兴。
当时在经济领域,美国对新中国实施了全方位的封锁。
禁运清单上列出的物资项目,较“苏联和东欧国家适用的‘国际禁单’”多出了五百余种。
军事上,新中国亦承受巨大压力。
美国在中国周边布下天罗地网,仅在日本就设有八百多个军事基地,形成对中国的直接威胁。
从1958年9月至1961年5月,美国军机多次侵犯中国领空,军舰闯入中国领海。
为此,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百四十八次严重警告,表达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当时面对这样的挑衅,新中国虽国力尚弱,却从未退缩。
毛主席曾在1958年接见柬埔寨代表团时坦言:我们外部困难也很大,就是美 国同我们作对,台湾、南朝鲜有美国基地,日本、菲律宾、南越、泰国也有它的基地,菲律宾、 泰国还参加军事同盟。
政治上,美国不仅阻挠新中国加入联合国,更在国际社会散布“两个中国”的论调,以此干涉台海局势。
1957年末,美国试图降级关于台湾问题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导致谈判中断,台海紧张局势随之升级。
国际舆论也在美国的操控下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为其干预亚洲事务寻找借口。
与此同时,中印边境冲突使新中国的外交环境更加严峻。
1959年8月,在争议地带,印军率先开火,六小时后中国才予以还击。
冲突导致印军两人伤亡,但印度政府却迅速将矛头指向中国,指责中国“发动冷战”。
印度国内舆论更联合西方势力,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孤立中国,离间中国与其他邻国的关系。
就在此时,中苏关系也从友好走向冷淡。
昔日的盟友因意识形态与利益分歧而渐行渐远,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孤立与压力。
当年,内忧外患交织,列强环伺四周。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挺过来了。
一步一个脚印,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铸就了属于自己的钢铁脊梁。
今天,我们早已不再畏惧任何挑战。
火箭军装备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作为国之重器,具备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
东风-17、东风-26、东风-21D等导弹更被称为“航母杀手”,其精准打击能力足以让任何潜在威胁者三思而行。
海军方面,我国已拥有三艘中大型航母,包括新近下水的福建舰,这是东亚地区最强的航母作战力量。
空军力量同样值得骄傲。
歼-16、歼-20等重型战机已经全面列装,而未来六代机的研发也已提上日程,甚至七代机的构想也在筹备之中。
从陆地到天空,从近海到远洋,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已经从量变迈向质变。
国强则不惧外患,军强则安定四方。
唯有手中有剑,才能捍卫和平。
制造业是关键一环
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参与者,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无论是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还是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节点上,中国的作用不容忽视。
而我国经济实力之所以能达到如今的高度,背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制造业。
制造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更是大国崛起的物质支撑。
制造业之于国家,有三大意义。
其一,作为财富创造的核心部门,制造业为国家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强大的制造业不仅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还能为传统行业注入新动能,同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其二,制造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成为国家军事实力和安全的间接支撑。
尤其是20世纪以来,高技术制造业的兴起使其在国防领域的地位愈加重要。
一个国家制造业产值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往往直接反映了其军事和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其三,制造业的属性决定了它在推动大国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750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全球32.8%,1800年更是达到33.3%,几乎囊括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产出。
然而,近代史上,由于列强侵略与自身发展滞后,中国制造业逐步衰退,国家经济也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谷。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旧中国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现工业化。
在此指导思想下,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起步,以举国之力推动工业化建设。
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已经取得了旧中国数百年来未曾达到的成就。
初步建立起独立且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各项社会事业也随之迈上新台阶。
从1952年到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679.1亿元增长到3678.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从119.6亿元跃升至1621.5亿元,增幅达12.6倍。
这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为当今中国制造业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转而集中发展服务业与金融业,构建起以虚拟经济为核心的增长模式。
美国作为中心国家,虽然凭借这一模式在短期内获得经济繁荣,但也埋下了深刻隐患。
国际收支长期失衡,财政赤字成为常态。
为填补资金缺口,美国以“金融创新”为名,大肆推动虚拟经济扩张。
这种经济模式在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情况下,最终难以避免危机的爆发。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便是此路径的直接后果。
工业体系的完整性,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石,更是大国崛起的战略支柱。
一个真正的领导型国家,必须具备及时调整战略方向的能力与坚定的执行意志,否则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格局。
在战略对抗中,大国不仅需要掌控更多的劳动人口与市场资源,还需具备向其他国家输出工业化路径的能力,通过扩散通用技术,缓解本国工业升级时可能面临的市场空间与劳动人口的制约。
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工业竞争力的核心地位,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
从长远来看,大国的工业化道路并非仅靠短期技术突破便可一蹴而就。
应用技术研究是工业发展的催化剂,而基础理论研究则是其深厚的根基。
唯有两者兼顾,方能构筑稳定且强大的国家硬实力。技术与创新,是优化工业化路径的关键武器,也是应对全球竞争的终极法宝。
如今环顾世界,能够真正符合这些理念,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前行的国家,仅中国一国而已。
从高铁到芯片,从新能源到航天技术,中国正在全面优化自身的工业化路径,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基础研究为支撑,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这是中国不惧风雨的关键之一。
参考资料:
俄罗斯现代化道路的外部环境制约
韩克敌
毛泽东应对“反华大合唱”的战略思想
胡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