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判断,仍然是震荡中的震荡,且级别不大,代表大家不狂热也不恐慌。
在这样的前提下,高抛低吸,会让震荡行情持续下去。
也说明,在这个阶段,震荡行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者所接受。
当这种接受,演化成行动上的逐利后。
上涨到一定程度,就会大力抛售;
下跌到一定程度,就会趁机吸筹。
于是,涨也涨不上去,跌也跌不下来,就这样震荡下去。
改变震荡行情需要外力干预,这种外力包括“三个不确定”。
在“三个不确定”尚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只能交易“没确定”。
“没确定”的另一层意思,是没有利好,也没有利空。
于是,市场的多空双方,就像打乒乓一样,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墙内外的众多分析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人常会”上。
而“人常会”迟迟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让这种期待的目光,时而聚集,又时而涣散。
聚集时,热血沸腾;涣散时,心灰意冷。
到底会不会演变成“强预期、弱现实”呢?
投资者如果带着这个疑问去交易,很容易去“自我实现”。
当“自我实现”变成一股潮流,市场可能会去挑战下方的跳空缺口。
而“晴雨表”的阴雨绵绵,会倒逼“人常会”放开尺度。
所以,在当下,“没确定”是好事,意味着行情还有期盼。
即便“自我实现”降低了交易者的预期,也是好事,行情反而能够演变成“差就是好”。
“人常会”已成为当下行情的“着力点”,2万亿是投资者交易的“爆破口”。
“化债”规模到底有多大?“较大规模”的承诺会如何兑现?
全国地方债余额为43万亿,即使在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下,也是有增无减。
有增无减的原因是“入不敷出”时,债务需要不断“展期”,或“发新”补旧,以达到永续的目的。
而在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展期”与“发新”会受到银行或机构的制约,于是“拖欠”行为就此发生。
“拖欠”的不仅是“虚体”单位(银行),也包括“实体”单位(与地方发生经济往来的企业、个人)
据有关专家预计,这种拖欠“实体”的金额大概在10万亿以上(包括疫情期间的大笔支出)。
这些“实体”单位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GDP,但却没拿到应得的收入。
消费不振,与此干系堪大。
那么,“化债”首先要化的就是这些“拖欠”账款。
还债于“实体”,“实体”才能焕发生机。
10万亿,如果按照5年计划,即每年2万亿。
如果一次性还清,自然更好,但不能期望过高,“释放有度”才有CB形象。
东大一直诟病,美国乱增债务。
国债余额从2020年初的23万亿美元,到今天已接近36万亿美元。
什么概念?
国债余额从10万亿美元到23万亿美元,用了12年时间。
国债余额从23万亿美元到36万亿美元,只用了5年时间。
最主要的跳跃式增长,发生在2020年-2021年。
联邦经常性支出补贴,每季度通常只有800亿美元,2020年第3季度高达11633亿美元。
全年累计新增补贴约239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万亿元。
补贴行为在2021年依然在持续,大约新增21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万亿元。
两年时间,联邦新增补贴额为30多万亿元。
两年时间,美国国债从23万亿美元迅速飙升到30万亿美元,新增了7万亿美元,而之前新增7万亿美元则花了8年时间,
联邦政府宁愿自己背负“透支明天”的骂名,也要把“藏富于民”进行得如此轰轰烈烈,确实有其“点赞”之处。
此时,会有“理性”人士认为,美国国债由全世界帮他承结,自然可以“肆无忌惮”。
确实有此因素,截至8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余额是8.5万亿美元(东大0.77万亿美元),约占总数的24%。
由此可见,主要的承结力量还是在其国内,占了76%。
我想,不敢“放手一搏”的原因,主要还是受“固定思维”的约束。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才能扭转局势。
如果力度太小,就起不到震慑“空方”的效果。
币方已经开始转向,但愿债方也能如此。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