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4年,17岁的粟裕离家投身革命,父亲粟嘉会,却从此沦落菜地,贫病交加,至死未能再见儿子一面。
这场父子诀别的背后,粟裕为何选择离开?信仰与亲情的冲突,又意味着什么?
书香门第的起落
粟裕的家乡湖南会同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父亲粟嘉会是清末举人,博学多才,却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他转而经商,支撑家庭生计。
粟嘉会对子女寄予厚望,为人严谨,对孩子的教育从不含糊。
粟裕从小聪慧过人,读书时常常名列前茅,粟嘉会想着,儿子或许能完成自己未竟的科举梦,成为光宗耀祖的栋梁之材。
常常端坐堂屋,给儿子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望着粟裕认真的样子,满心欢喜。
家中的日子一度过得不错,时代的晃荡让这种安稳难以维系。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科举制度废除,粟嘉会的仕途梦彻底破灭,经商的日子也不顺利,家庭渐渐走向衰败。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粟嘉会拼尽家财,将粟裕送到常德第二师范学校。
这所学校是湘西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当时新思想传播的温床。
17岁的粟裕,在这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父子冲突与诀别
1924年,17岁的粟裕考入常德第二师范学校,成为家族中第一个走出会同县、接受正规教育的年轻人。
父亲粟嘉会对此满怀期待。
作为清末的举人,始终坚信读书是家族振兴的唯一途径。
叮嘱粟裕:“读书,修身,将来要成家立业。走得再远,别忘了祖上门风。”
粟裕点头答应,进入学校后,人生轨迹悄然发生了改变。
常德师范的校园里,新思想、新文化的浪潮正蓬勃兴起,粟裕开始接触到《新青年》等进步书籍,听到老师讲述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成功。
心中被点燃了新的希望:“中国不只是需要读书人,更需要行动者!”
粟裕的变化被父亲敏锐地察觉到。
在假期回家的几天里,明显变得沉默,对家中事务兴趣寥寥,粟嘉会问:“你在学校学得怎样?是否听先生的话?”
粟裕回答:“学校里教的不止是四书五经,还有救国的道理,父亲,您觉得,百姓苦难是读书能改变的吗?”
这句话让粟嘉会怔住了,他放下手中的书,皱起眉头:“百姓的苦,靠的是家家户户有好子弟。你要记住,粟家需要你。”
粟裕没有接话,但心里清楚,父亲的话无法打动他。
他已经决定,将自己的生命献给革命,而不再是科举或家业。
不久后,粟嘉会收到学校的通知,被学校点名批评,匆匆赶到常德,要把儿子接回家。
粟裕却平静地回答:“爹,我的路已经选好了。只读书,不去行动,救不了国。”
粟嘉会不愿放手,强行将粟裕带回会同,亲自看管,还为他定下亲事,试图用家庭责任束缚住他的脚步。
粟裕心意已决,开始寻找机会逃离。
一天夜里,趁家人熟睡,悄悄收拾好随身物品,留下一封信离开了家。
信中写道:“爹,孩儿不孝,不能在家侍奉您。国家多难,孩儿不能只顾自己安稳。请原谅孩儿这次的离开。”
第二天,粟嘉会发现儿子离家,握着信条愣了许久。,里喃喃自语:“这是要去哪儿啊?”
从那一天起,父子两人各奔东西,直至天人永隔。
父亲的孤独与困境
粟裕离家后,投身革命,粟嘉会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粟裕的革命活动,逐渐为地方敌人所知,多次上门抓人,抓不到粟裕,他们便迁怒于他的家人。
一天,敌人闯进粟家,为首的头目质问粟嘉会:“你儿子藏在哪里?是不是躲在外地活动?”
粟嘉会被绑在堂屋里,饱受威胁和毒打,硬撑着说:“我一个老头子,能知道什么?他离家几年了,早没消息!”
敌人不信,将他关押了整整三天,直到确认找不到粟裕的踪迹才放人。
粟嘉会拖着受伤的身体回到家,脸色苍白,却依然对家人安慰道:“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这种骚扰并未停止,敌人时常以检查为名上门翻查,家里的财物被搬走大半,粟嘉会不得不将家产变卖以维持生计。
为了避开频繁骚扰,粟嘉会被迫离开家,在村子附近的一块菜地里,搭了一个简陋的棚屋。
用几块旧木板和破布遮挡风雨,靠妻子梁完英,送来的饭菜度日,这一住,就是一年多。
天气好的时候,粟嘉会会在棚屋旁坐一会儿,看着远处的山水发呆。
常常自言自语:“这多珍(粟裕原名),倒是成了有志气的人”
梁完英每次来送饭,都要劝他回家,他摇摇头:“我回去,别人又要闹了,菜地清静,倒也不错。”
长时间的风餐露宿,让粟嘉会的身体每况愈下。
冬天的寒风和雨水,透过棚屋的缝隙直吹进来,咳嗽声越来越严重。
梁完英焦急地说:“你再这样下去,身子骨会垮的。”粟嘉会却摆摆手:“多珍没回来,家也回不去了。就这样吧。”
粟嘉会的病情逐渐加重,不得不返回家中。
躺在床上,呼吸微弱,意识也时而清醒,时而模糊,有时候,会突然喊出粟裕的小名:“多珍,你在哪儿?回来了吗?”
梁完英含泪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他在外头有自己的事,您安心养病吧。”
粟嘉会努力睁开眼睛,艰难地挤出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他回来了,告诉他,爹不怪他。我支持他……”话音未落,他闭上眼睛,永远离开了人世。
消息传到外地的粟裕耳中时,正奔赴新的战场。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久久没有说话,只是一个人坐在角落,手里紧紧攥着家书,泪水滴落下来:“爹,儿子愧对您……”
这段经历成了粟裕一生无法释怀的遗憾。
为了国家选择离家,又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的充分体现。
父亲粟嘉会,用一种深沉的方式,支持着儿子的革命事业——即使受尽苦难,也未曾指责过他一句。
这份父爱,与粟裕的信仰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段充满矛盾与牺牲的动人篇章。
将军的深深愧疚
战争胜利后,粟裕从战场归来,早已成为威名赫赫的将军,心底对家人的愧疚却与日俱增。
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父母的下落。
得知父亲受苦,最终病逝,粟裕久久无法平静,走到父亲的坟前,跪下磕头,泪流满面:“爹,我对不起您。是我让您受了这么多苦。”
粟裕的母亲梁完英拉着他的手,哽咽着说:“你爹临终前说过,他不怪你,他知道你是在为百姓办事。我们都以你为荣。”
这番话让粟裕的心情更加复杂。
他开始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多次提议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粟裕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也用一生承受着亲情的遗憾。
父亲粟嘉会,在苦难中默默支持儿子的选择,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将军,这个故事,让人看到一位革命者的坚守,更看到一个家庭,为信仰付出的巨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