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阿富汗决定保持中立的原因是什么?

评史可不察 2024-11-12 08:44:54

二战爆发以后,战争的硝烟可以说弥漫了整个世界,诸多国家皆被卷进了战争当中。不过也有例外,像是阿富汗。当时,身为阿富汗“国父”的阿富汗国王查希尔为自己的国家选择了中立外交的政策。

1933年,查希尔目睹了他的父亲穆罕默德·纳迪尔被枪杀。19岁的查希尔也从中见识到了阿富汗改革过程中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尤其是在有国际势力插手下的国内斗争。二战爆发后,查希尔认为要是参战的话,阿富汗的民族矛盾将会变成各方争夺的焦点,阿富汗国内的改革同样会受到影响。

阿富汗处于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所以在历史上,其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多国家皆曾染指过那片地区。如在近代,为跟沙俄争夺对中亚控制权的战略需要,英国殖民者企图把阿富汗纳进势力范围中。从1839年,英国对阿富汗展开侵略战争,阿富汗花费80年时间,才将英国人赶走。

二战爆发后,查希尔考虑到阿富汗面临的局势,一边被英国跟苏联势力包围着,要是加入轴心国集团的话,英苏必定会借机侵入阿富汗领土;另一边,要是加入同盟国的话,便是跟所有轴心国成为对立面,这时英苏便会以保护的旗号攻入阿富汗。加上阿富汗国力尚且弱小,且军力方面也不足,还经过了数年的抗英战争以及内部叛乱,非常需要休养生息,卷进二战除了浪费人力财力,也不会对战况进行起到作用。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1940年,查希尔宣称阿富汗采取中立政策,且不会惧怕任何不公正的侵害。虽是如此,阿富汗国内也存在主张要参战的人。原因是在战争爆发以后,德国便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去阿富汗,还主动表示可以帮助阿富汗收复此前在印度被英国占取的土地。对此,许多阿富汗官员认为这对于阿富汗来讲便是天赐良机。不过由于查希尔的态度非常强硬,被驳回了。

对于这一点,阿富汗人民也十分支持,毕竟他们曾经历了多年的战争,早已厌烦了战争,且查希尔改革的措施已经初见良效,人们就更加希望能够太平了。

不过要说的是,尽管阿富汗表明了他们中立的态度,却也未曾中断跟其他国家的贸易,这也是查希尔的智慧之处。又因为阿富汗生产卡拉库尔绵羊,羊皮能够用来制作精良的飞行夹克。随着战局的发展,许多国家的空军物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阿富汗通过卖羊皮赚了不少,很多参战国国内的物资都十分紧缺,阿富汗便趁机大力发展生产,还由查希尔政府亲自主持,阿富汗的经济状况也由此变得越来越好,政府的财政资金也变得更加充裕。

所以,在二战期间,阿富汗不但保持了社会的稳定,经济同样有所发展,那一时期被阿富汗人叫作“黄金发展期”。查希尔也因此受到了阿富汗人的拥戴,被称作“国父”。

0 阅读:1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