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没提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绝非如此,三不解或是杨廷宴编造

枣祗聊历史文化 2024-11-21 05:24:33

黄百韬没提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绝非如此,三不解或是杨廷宴编造

我有三个不解。。。这话听着挺耳熟,说的就是国民党将领黄百韬在淮海战役中临终前留下的那句话。可这话到底是真是假?背后又有什么猫腻?让我给您掰扯掰扯这其中的弯弯绕。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了。国民党在徐州、蚌埠一带布置了重兵,想要挡住解放军的进攻。黄百韬带着他的第7兵团,就驻扎在新安镇附近,守着徐州这个大门。这第7兵团可不得了,光是人数就超过10万,由第25军、第63军、第64军和第100军组成,算得上是一支劲旅了。

按理说,情况不对劲就该撤退。可偏偏天不遂人愿,一连串的意外搅得黄百韬是焦头烂额,最后把这支大部队给带进了死胡同。

先说说第44军这档子事。11月5日晚上,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突然打电话给黄百韬,说是要他等等第44军,还得把这支部队也划归他指挥。这消息来得突然,把黄百韬都给整懵了。

您想啊,第44军原本在海州,走海路撤退多安全。现在非得从陆路往内陆跑,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再说了,黄百韬手下已经有4个军了,现在又加一个,这阵仗也太大了。在国民党军队里,像黄百韬这样的杂牌将领能指挥这么多部队,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命令一下,可好,原本能安全撤离的部队硬是被送到了包围圈里。这不是存心找死吗?看来是有人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只是这棋下得也太狠了,直接把十几万人的性命给搭进去了。

再说说那个军桥的事。等第44军好不容易赶到,黄百韬才发现更大的麻烦 - 运河上压根就没有架桥!这下可好,十几万人只能挤着一座铁路桥过河,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有意思的是,据说黄百韬早在11月5日就下令让工兵去架桥了。那问题来了,工兵到底去没去?去了为啥没把桥架好?还是说,根本就没这回事?

黄百韬赶紧命令在运河铁桥北边搭浮桥。结果好嘛,手下将领们一个个都来提条件了。周志道说浮桥得架在炮车以西,给他的100军留条后路。陈章也说他要单独从窑湾渡河。这下可好,桥没架成,部队先乱了套。

这桥的事越说越糊涂。要说黄百韬没想到架桥,那也太不应该了;要说他想到了却没人听,那他这个统帅也太没威信了。关键时刻,手下将领各自为政,这不是在玩命吗?看来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不小,战还没打呢,自己先乱成一团了。

正当黄百韬焦头烂额地忙着渡河时,更坏的消息传来了。张克侠、何基沣率部起义,右翼防线全面崩溃。黄百韬赶紧去找李弥求援,可李弥却说中野向徐州进攻,他必须回援。

黄百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苦苦哀求李弥至少等第7兵团渡河站稳脚跟再走。可李弥还是撤了,理由是保卫徐州要紧。

李弥这么做,说他无情吧,确实是为了大局;说他有理吧,又眼睁睁看着友军陷入绝境。关键是,他压根没想到中野是在虚晃一枪。这就尴尬了,既没保住徐州,又坑了黄百韬。这波操作,可真是两头落空。看来当将军也不容易,得有七十二般武艺才行啊。

李弥撤退后,黄百韬部队被华野包围,但还有一线生机 - 通往徐州的必经之地曹八集还在100军第44师手里。可好景不长,曹八集很快就被华野13纵占领了。

黄百韬知道机不可失,立马下令反击夺回曹八集。可这个命令却被刘镇湘一句话给顶回去了已经占领了很好的阵地,并且构筑完毕,有这么好的阵地不打一下岂不是白修了?

就这样,黄百韬最后的机会也丧失了。

刘镇湘这想法,实在是有点不合时宜。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阵地?命都快没了还在那儿纠结要不要打!这不是本末倒置吗?黄百韬这个统帅也是够呛,手下将领说一不二,他居然还听?这么优柔寡断,确实不太适合打仗。

最终,黄百韬被困在碾庄,再也没能跑出去。据说在自尽前,他留下了三不解为何要在新安镇等第44军两天?为何等待期间不架设军桥?为何李弥不在曹八集掩护他西撤?

可这真的是黄百韬的原话吗?当时在场的只有副军长杨廷宴一人。杨廷宴后来逃回南京,面对蒋介石的质问,他是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才编造了这个说法?

这三不解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怎么感觉像是事后诸葛亮?要是黄百韬真有这么清醒,战役也不至于打成这样啊!再说了,这话里话外都在推卸责任,一点自我反省都没有,这不太符合黄百韬的性格啊。看来这个遗言八成是有人在背后动了手脚,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去了。这招挺高明的,反正死无对证!

说到底,黄百韬和他的第7兵团的覆灭,绝不是简单的指挥失误或个人过错能解释得了的。从第44军的突然调动,到运河上迟迟未架起的军桥,再到李弥的撤退和曹八集的得而复失,每一个环节都暴露出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这场战役中,有太多的疑点和不合理之处。黄百韬临终前的三不解,或许根本就不存在,而是某些人为了推卸责任而编造的说辞。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淮海战役中第7兵团的覆灭,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失败,更是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和制度缺陷的集中体现。这场战役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指挥系统的混乱、将领之间的不信任、决策的优柔寡断。。。这些都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

回头看这段历史,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就这么被糟糕的决策和内部矛盾给葬送了。从第44军莫名其妙的调动,到运河上迟迟未架的军桥,再到李弥的撤退和曹八集的得而复失,每一步看似都有理由,但串在一起就成了一场悲剧。

最让人感慨的是,这么多将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却没人真正为大局着想。黄百韬优柔寡断,李弥急于保全,刘镇湘又死守无用的阵地。这哪是在打仗,分明是在演一出各怀鬼胎的戏码。

至于那个所谓的三不解,说白了就是一个甩锅的把戏。真要是黄百韬说的,那也太不负责任了;要是别人编的,那就更是卑鄙。不管怎么说,这都反映出了当时军队内部的混乱和不堪。

这场战役告诉我们,打仗不是儿戏,需要统一的指挥、相互的信任和果断的决策。可惜,国民党军队里这些都成了奢望。看来,一个军队要想打胜仗,光有人和枪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全的体系和共同的信念。否则,再多的兵力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最后难逃覆灭的命运。

0 阅读:1

枣祗聊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