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片与故事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联系删除
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紧握着那张退休金单,只觉得一阵恍惚。3200元,就是我耗尽青春换来的代价。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给我微白的鬓角染上一层暖色。53岁的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29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我们都是老家来广东打工的,他在小厂做模具,我在制衣厂做工。
结婚时,我们东拼西凑买了个小三居室的二手房。虽然每月要还房贷,但总算有了个自己的家。那时候,他总说:"等我们老了,这就是我们的养老房。"
婚后两年,儿子出生了。工厂活多,我产假休完就得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就指望多赚点钱,让儿子能过得好些。他在厂里没有大的起色,工资也就够贴补家用。
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这些年,公婆年纪大了,说是乡下冷清,住也不方便,慢慢就在我们家常住了下来。丈夫是老大,又是在城里安了家的,照顾老人也是应该。
起初我还挺高兴,毕竟有老人在家,能帮着收拾收拾房子。可慢慢地,问题就来了。
公婆是地道的农村人,一辈子没离开过老家。城里的生活方式,他们怎么都适应不了。婆婆总嫌我做的饭不够味,嫌我舍不得放油。"你看看你们城里人,吃这么点怎么够?"我不好反驳,只能由着她。偶尔自己吃不惯了,就在单位食堂多吃点。
更让我发愁的是小叔子的事。他在老家开了个小店,生意总是不好,隔三差五就打电话来借钱。公婆心疼小儿子,总催丈夫支援。
我实在看不过去,说了几句,婆婆就抹眼泪:"你看看,当妈的心疼儿子都不行了。"几年下来,家里的积蓄都快被小叔子掏空了。
三年前我父亲去世,母亲膝盖不好,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不便。我把母亲接来同住,这下家里更热闹了。母亲性格温和,从不跟人争执,但在公婆眼里却总觉得多了个外人。
每次母亲买些菜回来,婆婆都要嘀咕两句:"这么贵的菜,买这么多,是嫌我们伙食费给得少吗?"公公更是没少在亲戚面前说:"养儿防老,养女干啥?"这话传到我耳朵里,心里堵得慌。
住在一起久了,矛盾越来越多。公婆总觉得母亲是外人,处处要给她脸色看。母亲也不好意思总麻烦我,常一个人窝在房里,连上厕所都要踮着脚走。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儿子27岁了,在外地一家公司做销售。小时候跟奶奶关系不错,但也理解母亲的不容易。偶尔回来,看到家里的气氛,也直叹气。
去年他对我说:"妈,你和爸的事,我不插手,你自己拿主意。有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丈夫在这些事上总是不作声。我跟他说房子的事,说赡养的事,他就推说工作忙,能躲就躲。被我逼急了,就说:"你就不能忍忍?老人都一把年纪了。"可他却不知道,我已经忍了很多年。
这日子就像一团理不清的线,越理越乱。我看着手中的退休金单,攥了又松开。53年,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我不想再这么稀里糊涂过下去了。
父母在我心里,永远是最亲的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母亲在自己家里像个外人一样生活。
终于有一天,我拿着离婚协议书摔在他面前:"你选吧,要么换个大房子分开住,要么就离婚。"他愣了半天,说:"你疯了吧?我爸妈都这把年纪了。"
我冷笑着说:"你心疼他们,谁来心疼我妈?谁来心疼我?"
看着这个不争气的男人,我冷冷地说:"在你眼里,我妈就不是父母?我跟了你这么多年,换来的就是这样的下场?'我拿起桌上的离婚协议书,'这是最后通牒,你自己选。'"
你说,像我这样的女人,是不是特别傻?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还在苦苦支撑着这个名为"家"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