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李立三拜访毛主席,走后主席面露不悦:让后勤部给他换套衣服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12-23 04:58:34

前言

1946年李立三从苏联回到了中国,后来到了延安,来到延安后他就表示想要见毛主席一面,这两人也是旧识了,得知李立三的想法后毛主席当即也就答应了。

毛主席本也是很期待见面的,虽说是有政见不同的时候,但怎么也是老朋友,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见到李立三后毛主席脸色就不好看了。在李立三走后毛主席说道:“让后勤给他换一套衣服!”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换套衣服

李立三在延安住下没过多久就找到了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师哲表示想要见毛主席一面,毛主席和李立三早在五四运动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并且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右两人也有过一起共事的经历。

是以师哲就将李立三的想法告知了毛主席,对此主席也是欣然答应的,当即就表示自己明天上午有空,可以让李立三明天上午来找自己。后毛主席还专程叮嘱身边的勤务员,明天有客人来记得给客人倒茶。

这也能够看出对李立三的到来毛主席还是很期待的,那为什么还会让毛主席不悦呢?第二天李立三一早就来到了王家坪见到了毛主席,不过在见到他后毛主席就一改昨天的情绪,开始变得冷淡。

毛主席询问他在东北的情况如何,李立三倒是兴致勃勃的给毛主席介绍了一番东北的情况,但毛主席却很少给回应,甚至能说很少说话。在一旁陪同的师哲也是很困惑,他本以为是因为当年的事情,毛主席没有办法释然,直到李立三走后,师哲才明白原因何在。

李立三并没有在毛主席这待很久,这一次谈话很快就宣告结束了,在李立三走后,毛主席告知师哲让他告诉后勤部一声,给李立三发一套干部服。直到此时师哲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毛主席在见到他后就开始不冷不热的,并非是因为之前的事情,而是因为李立三身上的衣服。

这一次李立三见毛主席的时候身上穿的是一身美国的军衣看着也是板板正正的,因为是美国的救助物资,毛主席看着心中不舒服。

师哲对此也是深有体会的,常言道人靠衣装马靠鞍,衣服最是能直观地看出一个人的品质的。毛主席向来是一位细心的人。

在和人交往的时候毛主席总是会细致地看看他的衣着和表情举止之类的,毛主席看人不仅是看身上的能力和自身的表现等,还有这些外边展示出来的东西。李立三在回国后第一次见毛主席就是穿着这一身美式的军衣,可不是给毛主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也只是一次,在之后毛主席去到北京后,李立三又来见过一次毛主席,这一次李立三也是穿得很气派的,他身上穿着的是一件新缴获而来的国民党的呢子大衣。和上次一样见到他身上的衣服后毛主席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在穿衣方面李立三也不是唯一一个让毛主席皱眉的,根据在毛主席身边多年的师哲所说,当年饶漱石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二、“坦克”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他出生在十九世纪最后一年,但李立三在当时清末的乱世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论起来他也算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并且还是当地的一个教书先生。

在当时人们还是很相信封建迷信的,在李立三出生的时候李家后院的凤尾草开出了一朵大白花。众所周知在人们的口中凤尾草也是能和铁树相提并论的,想要它开花是很难得的,所以当地的百姓都将李立三的出生和这朵花联系在一起。

大家都说李立三未来一定前途不可限量,李父听到这话心中也是很激动的,还给李立三取了一个“凤生”的乳名,在李立三渐渐长大到了能上学的年纪李父就将他送到了学堂学习。当时清朝还没有覆灭,在很多人心中还是将读书报效国家当成唯一的出路。

很快国家的局势就发生了变化,这种种变化也给李立三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作为一位有志青年,他视国家兴亡为己任。但在乱世中想要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那之后他就开始了探索救中国的道路。

在清朝覆灭后不久他就去到了程潜麾下参军,后在参与了护国运动,遗憾的是最终的结果不是李立三想看到的,并且他的学业也中断了。两年后勤工俭学的热潮开始席卷中原大地,很多学子都前往了法国,这其中就有李立三。

当然这一趟也对李立三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他在这里勤工俭学,白天打工挣学费,不仅学习到了知识,并且还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思想就像是李立三的启明灯将他带领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此时的李立三也认识到了正确的救中国道路。

在法国李立三就开始参加到工人运动中,为在法国的中国工人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每一次工人运动他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其勇气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时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子还给李立三取了一个外号“坦克”。

这也能够看出李立三在革命道路上的性格,他的性格刚烈,宁折不弯只要是他确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扭转回来。并且在法国他为众人所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演讲极具感染力,给当时工人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坚定了他们走革命之路的决心。

三、三个半朋友

值得一说的是李立三的名字还是毛主席给他改的,两人的相识还要追溯到1915年还在湖南一师就读的毛主席曾以“二十八画生”发布的征友启事开始,当时的毛主席想要在长沙结交同样意志坚定的热血青年。

也正是通过这一启事毛主席结识了三个半朋友其中那半个正是李立三。毛主席通过这一启事结识了罗章龙,两人颇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意。随着关系近了后罗章龙就想要给毛主席介绍一位他的好友。

这个好友正是李立三,遗憾的是毛主席和李立三的交谈就不如和罗章龙的交谈融洽,甚至能说两人的交谈并不投机。没说多久李立三就借故离开了,后面毛主席在回忆和李立三的见面时也做出了解释。

李立三在听完毛主席说的话后,没有给出任何建议就离开了,是以两人的友谊也就没有发展起来,不过也有情可原毕竟当年的李立三只有十六岁,还是年轻。李立三因为在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很快就被遣送回国了。

回国后李立三很快就加入了我党的队伍中,随后被安排到毛主席领导的工人运动中,也就是在这时毛主席表示他的名字即难认又难写,于是就将他的名字改为了李立三。李立三的前半生也是很辉煌的,在他28岁那一年就成为了中央常委。

不过在登上权力的巅峰后李立三也不可避免地做错了事,做出了不正确的决定,他推行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政策也就是后世口中的“立三路线”这是一条完全错误的政策,并且给我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伤亡。

李立三主张的是攻打中心城市,庆幸的是很快他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三中全会上他也做出了检讨和反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以在七大上毛主席还是带头给他拉票,让他成为了中央委员。

结语

也正是因为有毛主席李立三才能够当选中央委员,时至今日也不由地为毛主席的胸襟为之敬仰。

0 阅读:12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