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朝廷大规模放权,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这次放权的结果是让唐朝得以苟延残喘百十来年,但要是不放权的话,历史可能提前进入一个新的朝代。
走到这一步,唐朝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在,最正宗的论调是,放权后,放任藩镇节度使做大做强,是终结李唐的致命一击。但我的看法刚好相反:
<放权是等死,不放权是找死>
如果没有藩镇的存在和壮大,唐朝有可能在唐玄宗“任期”内就倒塌了。
因为府兵制和均田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全部暴露出来,府兵逃亡,均田兼并,唐朝进入无兵无税的尴尬状态。
这个时候,只有节度使这一剂“良好”能治唐朝的病。
虽然不能除根儿,但管用。
只有把募兵的权力下放到地方藩镇,由节度使自行募兵来补充国家安全,从而解放更多的劳动力,让他们全心投入到帝国的生产中。
这是其一。
招募职业士兵去打仗,兵源的问题解决了,财政税收的问题同样如此。
唐朝中后期的军费开支实在庞大,都城长安是整个帝国和世界交流贸易的枢纽,这是唐朝立足世界的基本盘。
因为此时的经济中心没有完全南迁,如果长安控制的西北不平稳,唐朝一定会迅速滑落。
把兵权和财权交给节度使,相当于唐朝一次重大改革。
换一句话说,朝廷不再供养,地方自负盈亏。
一开始,
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设计还是比较精妙的,也考虑到节度使拥兵自重,意图捣乱的问题,朝廷可以给地方放权,但要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监督。
一是兵力数量控制在2万人以下,二是由朝廷委派宦官做监军,三是签一份承诺书“如果有节度使谋反,所有的节度使群起而击之”。
但是,
每一种制度都遵循一个发展铁律。那就是每一个制度都有一定的“保质期”。
一开始,大家都满怀希望想把一件事做成,各自安守本分规规矩矩。
时间一长,有的人因为不满足于现状,开始动心思。
直到出现一个安禄山这种愣头青,撤下阳奉阴违的遮羞布下,让各怀鬼胎的众生相暴露在太阳下,大家终于长舒一口气,再也不用遮遮掩掩,半推半就,可以明目张胆跟朝廷谈条件。
历史把唐朝藩镇毒瘤归咎在李隆基身上,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李隆基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帝王,唐朝府兵和均田的危机,他看得一清二楚,而且错不在他。真正的始作俑者是奶奶武则天。
武则天为了巩固武周政权,得到天下权贵的支持,一度滥发爵位。《旧唐书·玄宗纪》记载:
天宝十三年,户981万,388万不课,530万课。人口5288万,4521万不课,766万课。
整个帝国总共5288万人口,4521万人免税免役,只有766万人供养维系着帝国庞大的运转。
这种极度扭曲畸形的社会形态,是武则天时期造成的。
唐玄宗这位孙子,也真够孙子的。奶奶造的孽,自己来承担这个果。
李隆基不是无能,不是躺平,而是绝望,最后直接摆烂,干脆跟杨贵妃过一天算一天吧。
等自己死了,就不用再为这个死局忧愁。
哪成想,还没等到自己死,安禄山等不及了,发动了安史之乱。
如果从节度使改革的角度来看,安史之乱的爆发是一场意外。
为什么呢?
上面已经对唐朝面临的三大问题进行了总结。兵源短缺,财税断流,权贵阶层数量庞大,底层民众的造血能力逼近底线。
如果不及时放权给地方,整个唐朝已经到了推到重来的红线。
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推出“节度使”的话,李自成、努尔哈赤、崇祯的剧本提前上演九百年。
那就不是节度使造反,而是“唐末农民起义”和外部游牧民族崛起。
实行节度使改革,给地方放权,相当于把朝廷和地方、上层社会和底层民众的矛盾,转化成地方和底层民众身上。
兵是藩镇征的,税是藩镇收的,跟朝廷没有关系,朝廷还是那个好朝廷,李唐皇室依然值得你们信任。
结果,闹出一个节度使叛乱,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虽然“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一次空前的打击,李唐皇室从此式微,但唐朝的节度使叛乱比明朝的游牧民族崛起、农民起义有一个好处。
节度使叛乱是贵族阶层内部的火拼,归根结底是为了利益。
当利益和承诺足够吸引人时,大家仍然可以坐下来谈。
而游牧民族崛起和农民叛乱,是彻彻底底的“夺你江山,要你命”。
所以,唐朝的“死局”无解,“不放权,找死。放权,等死”。进行节度使改革,给地方放权,绝不是唐玄宗的混招,而是非常高明的一招妙棋,至少起到了延缓死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