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与徐达,到底是不是老朱儿时的发小玩伴?

含含淮下 2024-02-11 07:27:28

汤和与徐达,他们到底是不是老朱的发小呢?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

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徐达、汤和、老朱,他们一起玩耍,一起给地主家放牛,长大了又一起参加红巾军。

徐达、汤和、老朱剧照

《明朝那些事儿》中,明月就说汤和是老朱的发小,汤和成为红巾军千户之后,写信邀请老朱一起参加义军。

某度某科老朱篇中,也描写了老朱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

某度某科说老朱收到汤和来信

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更是把徐达、汤和以及周德兴,都说成是老朱的发小,他们一起给地主放牛,并且还一起把地主家的一头牛给吃了。

《朱元璋传》

那么徐达和汤和到底是不是老朱的发小呢?

首先,徐达、汤和、老朱,他们都是濠州钟离县人,老乡肯定是老乡。但一个县的,不一定就认识。毕竟我们今天一个县的人都不一定认识,何况是交通通信皆不发达的古代呢?

元末老朱他们家是不断搬家的,钟离东乡,钟离西乡,最终迁移到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徐达为濠州钟离永丰乡人,汤和则为濠州钟离广德乡东湖村人

用今天话说,他们三人是一个县的,但不是一个乡镇的。能够认识,还是有概率的。

周德兴

只有周德兴,史书明确写了,和老朱从小就认识。《明史•周德兴传》记载:“周德兴,濠人。与太祖同里,少相得。”“少相得”这三个字,足以说明,他们是少年相知的好朋友。

言归正传,上面淮下书生说了,徐达、汤和、老朱不是一个乡的,那么他们小时候到底认不认识呢?

先说徐达,《明史•徐达传》就直接写了:“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

往从之,一见语合。

“一见语合”这四个字已经说的很明显了,就是头一次见面两个人聊得很投机。很明显,二十二岁之前的徐达,和老朱是不认识的。

《明实录》写的更详细:“上起义兵于濠梁,达来谒,上与语,奇之,留置麾下。久之,察其志虑材略皆非众人所及,上益喜曰:‘此大器也。’”这段同样说明了,他俩从前就不认识。

达来谒,上与语,奇之

因此,徐达并不是老朱的发小。

再说汤和,《明朝那些事儿》写了,儿时的伙伴汤和先参军成了千户后,再写信邀请老朱参加红巾军,老朱找周德兴商议。

《明朝那些事儿》

吴晗的《朱元璋传》写了,儿时的伙伴写信邀请老朱参加红巾军,变成了老朱找汤和商议。写了他俩都还没参军,信也不是汤和写的。

《朱元璋传》

某度某科也写了这信是汤和写的,来源于商传的《明太祖朱元璋(上)》这本书,也不是正史。

而《明实录》是这么记载的:“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招曰:‘今四方兵乱,人无宁居,非田野间所能自保之时也。盍从我以自全?’上览毕,即焚之。”

《明实录》描写写信

只说了故人来信,没说是汤和,也没找周德兴商议。《明史》中直接就没提到有这封信的事。

信的问题讲完了,那他们是发小吗?

《明史》写了汤和“与太祖同里闬”。

汤和“与太祖同里闬”

《明实录》也提到了汤和“与朕同里闬”。

汤和“与朕同里闬”

玄九尘老师说过,古代编制,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因此汤和和老朱应该是百户之内,所以认识的概率比较大。

但是,这里单解释“里”的话,不够准确。因为《明实录》里,同样在徐达身上也用了“里”,“右丞相徐达,与朕同乡里。”

右丞相徐达,与朕同乡里

而我们开头就交代过了,徐达和老朱并不是一个乡的,儿时也不认识,却仍然用乡里,正说明了,不能单看“里”这个字。

而在汤和身上用的是“里闬”。闬指里巷的门,里闬,等于范围缩小到了一个巷子里。

巷子大门入口

《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记载:“顺与光武同里闬,少相厚。”

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时,《明史》同样记载老朱与汤和“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

叙里闬故旧

“叙里闬故旧”这几个字,正说明他们儿时大概率是认识的。当然了,前面说的不是一个乡的,后来为啥又同里闬了,可能是后来搬家到一起的吧!

所以,淮下书生的结论是,周德兴一定是老朱发小,徐达一定不是老朱发小,汤和大概率是发小吧!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0 阅读:2

含含淮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