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要周希汉下基层锻炼,遭周拒绝,陈:我看你越来越不顺眼

史观观 2025-02-19 15:14:37

说的就是那个周希汉,有人当时就气呼呼地讲:“周希汉啊你,我可是老早就瞅你不顺眼啦,你可别真以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呢!”

当陈赓发起怒吼的时候,那声音大得很,就连在门外站岗护卫的人,在老远的地方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不过呢,这些护卫脸上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情。为啥会这样呢?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只要一听到陈赓这样怒吼,那多半就是和周希汉有关的事儿又发生了。

在屋里的时候,陈赓瞧见周希汉那一脸无辜的模样,顿时心里的火气就“噌”地一下冒了起来,那气,仿佛是憋了好久,一下子就全涌上来了,真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呢。

周希汉的态度十分坚决,斩钉截铁地回应道:“我就不去!”

周希汉究竟拒绝做什么事情呢?又是为什么陈赓会发起那么大的火?

激烈的争吵

陈赓当时气得不行,对着周希汉就大声呵斥起来:“周希汉,你可真是长本事啦,居然连旅长都敢顶撞了!哼,现在啥也别说了,立马给我从这儿滚下去!”陈赓那是真的动了肝火,骂起人来毫不留情面呢。

周希汉回应道:“哼,让我滚那就滚呗,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一样能够去和鬼子作战,狠狠地打击他们,绝对不会因为这就退缩或者无所作为,打鬼子这事,我到哪儿都能行。”

周希汉来到了陈赓的办公室,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心里直犯嘀咕,压根就弄不明白陈赓这到底是啥意思呢。

他心里清楚得很,自打他来到这儿之后,陈赓就总是让他一遍又一遍地去确认那行军路线图。

改完之后,陈赓还是觉得不满意,就好像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似的呢。他心里还寻思着,这人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所以才会这样反复觉得不满意呢。

有这么一件事儿,就因为一幅行军图,两个人居然吵起来了,而且吵得还挺凶,到最后呢,闹得彼此心里都不痛快,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周希汉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呢,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而这个通知带来的消息是,他被任命担任补充团参谋长这一职务啦。

在当时那个时期,周希汉担任着386旅作战股长这一职务。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突然就被下放到补充团,担任那里的参谋长了。这一情况的出现,让周希汉心里实在是难以接受,毕竟从原本的岗位到新的岗位,其间存在着不小的心理落差呢。

当周围的人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一个个都显得极为惊讶。他们心里都在纳闷呢,周希汉一直以来也没犯下什么过错,怎么好端端地就突然要被调走了呢?这事儿可真让人想不明白。

在他们的认知里,补充团那就是个刚刚组建起来的新单位呢,在他们想来,这样的单位压根就不会有什么作战方面的任务安排。所以呢,他们一个个心里都盼着,可别让那个职位落到自己头上哦。可谁能想到呢,最后这个职位竟然落到了周希汉的身上啦。

就在大家纷纷询问周希汉怎么会被调任的时候,这才了解到事情的缘由。原来,就在前几天,周希汉居然和陈赓发生了顶撞的情况呢。要知道,陈赓那可是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周希汉做出这样的举动,大家得知后,都不禁为他感到十分惋惜,觉得他这一下可能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呢。

据说,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曾有人预想周希汉得知要前往补充团根据地这件事时,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希汉却是一脸的平静,没有丝毫的波澜。随后,他便有条不紊地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行李,在收拾妥当之后,一刻也没有耽搁,当即就动身前往补充团根据地去了。

当时陈赓被人误会了,不过当他得知周希汉已经朝着补充团那边赶过去了的时候,脸上竟欣慰地露出了笑容。

其实,陈赓压根儿就没有生气呢。哪怕是在经历了那次争吵之后,陈赓还笑了起来哦,只是很可惜,周希汉当时并没有看见陈赓的这一笑呢。

大家可能会好奇,陈赓为什么会笑呢?还有啊,那个“下放”的说法,这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陈赓的“激将法”

原来啊,陈赓之前有过多次这样的举动,他找了不少人去和周希汉进行谈话呢。他这么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其实啊,陈赓就是希望周希汉能够到基层去好好锻炼一番,觉得这对周希汉的成长会很有帮助的。

早些年的时候,他就察觉到周希汉这人是个很有潜力、能够好好塑造培养的人才呢。周希汉身上有着很独到的眼光,这眼光可不一般,在看待很多事情的时候总能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关键之处。而且呢,他做事还有个特别突出的优点,那就是一点儿都不拖沓,接到任务就立刻行动起来,风风火火地去落实。不管是交给他什么样的任务,他都能完成得特别出色,那完成的质量,真的是没话说,漂亮得很呢。就因为周希汉表现得这么优秀,连陈赓都被他的能力所打动,心里琢磨着要给他升升职呢,觉得这样的人才就应该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

陈赓感到挺无奈的,因为时机没赶上。周希汉担任作战股长,这人做事极为低调,对待每一件事那都是认认真真去办的,可就是一直没弄出什么特别突出的功绩来。这可让陈赓犯了难,都不知道该基于什么理由去给他提拔才好呢。

陈赓觉得周希汉是很有才能的,可不能让他的这些才能就这么被埋没掉。所以呢,陈赓就希望周希汉能到基层、到底层去好好锻炼一番。毕竟只有先在底层经历各种事情,积累起足够的经验来,往后才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往上升一升的机会。

然而,周希汉这人啊,偏偏就是个死脑筋的性子。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劝,他那脑筋就像是在一条道上走到黑似的,执拗得很,认准的事儿轻易就不改变想法,就这么个死脑筋的特点在他身上体现得挺明显呢。

周希汉啊,说实在的,我心里头对他早就不待见了,瞅着就觉得别扭呢。这会儿啊,我就放话出来了,要是他真有那个能耐,那就麻溜儿地给我从这儿滚出去,哼!

周希汉实在是忍受不了那份“屈辱”,最后竟然真的就这么离开了。

陈赓所使用的“激将法”起到了效果,这种方法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目的,使得相关情况按照其设想的方向发展了起来,也就是说,陈赓运用“激将法”这一策略最终生效了。

周希汉来到补充团之后,就留意到这队伍规模并不是很大。而且呢,那些士兵们身上压根儿就没呈现出那种带兵打仗该有的精气神儿,一个个看着都没什么斗志的样子。周希汉心里就琢磨着,这可不行,怎么说自己如今也担任着参谋长的职务呢,这队伍要是就这么个状态一直发展下去,那可真要出大问题咯。

一开始着重整顿队伍当中的风气以及纪律方面的情况,要知道,作为一名战士,那就得展现出战士应有的精神风貌。

在对士兵展开训练期间,如何让队伍进一步壮大,这可着实把周希汉给愁坏了。为啥这么说呢?原来啊,当时有个“补充团”,就因为这个名字,战士们一听,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压根就没了要去的想法呢。

周希汉心里琢磨着,要想真正检验队伍的实力,那还得通过实战才行。于是,他就带领着补充团投身到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当中去了。您还别说,这补充团在他的带领下,那可是屡战屡胜,接连打了好几次漂亮的胜仗呢。随着这些胜仗的消息不断传开,补充团的威名也就渐渐传扬出去啦。而且,因为这接连的胜利,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有几十人呢,到后来,人数就扩充到了1000多人啦。

陈赓留意到周希汉的工作完成得极为出色,心里满是欣慰之情。恰在这个时候,旅参谋长的岗位出现了空缺,因为原旅参谋长被调走了嘛。陈赓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就把周希汉给调了回来。要知道,从补充团参谋长这个职位晋升到旅参谋长,周希汉仅仅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如此晋升速度,也足见其能力非凡呢。

一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周希汉才算是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地领会到了陈赓的那份良苦用心。此前或许还未能深刻体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增多,在当下这一刻,周希汉终于透彻地明白了陈赓所做一切背后饱含着的深切用意呢。

陈赓成“甩手掌柜”

周希汉被调任为旅参谋长,对于陈赓的这一“下放”安排,他心里满是感激之情。在此之后的日子里,周希汉便一直跟在陈赓身旁,在各项工作和任务当中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与专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就说当时的情况,不管什么事情呢,都得经过一道筛选的流程,方方面面都得把关、审视一番。就连陈赓将军面对这样的状况,都忍不住开起了玩笑,打趣地说道:“照这么个弄法下去,感觉都快没我啥事啦!”那语气里,既有一种无奈,又透着那么点儿诙谐呢。

在1939年的时候,冀南地区遭到了日军的猛烈袭击。面对这种情况呢,陈赓心里很是着急,因为一直苦恼于找不到一处合适的战场,没办法有效地去打击日军那嚣张的气焰,让日军继续这么张狂下去可不行,可就是愁于找不到合适的作战之地来好好教训一下他们呢。

周希汉心里那叫一个着急。每次部队抵达一个新的地方,他便立刻骑上自己的马,在周边四处转来转去的,就盼着能找到一处合适的战场呢。他深知,只有找到合适的作战场地,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开展才会更为有利,所以一刻都没闲着,一门心思地在各处寻觅着理想的战场环境。

我坚信肯定能找到的,要是最终都找不到的话,那这参谋长的职位也没必要再干下去啦!

陈赓听闻这话后,立马说道:“那可绝对不行,要知道,你可是我费尽了心思,绞尽脑汁才好不容易‘调’过来的呢。”

连着几天几夜,周希汉一直在到处寻找合适的地方。就这样一路找寻,一直到了曲周县的香城固镇,还真让他给找到了那么个合适的所在呢。这一找到,他可不敢耽搁,赶忙拉起陈赓,着急忙慌地就带着去查看那处地形了。

在观察地形的过程中,周希汉一边仔细查看周边的地势情况,一边向陈赓提出了自己的作战建议。他的想法是,先派出小股部队去对敌人进行骚扰行动,以此来打乱敌人的部署,引起敌人的注意。接着,再安排骑兵连去引诱敌人,把敌人一步步引到事先规划好的特定位置。等敌人进入这个预设的包围圈后,就抓住时机,集中力量直接将敌人一举歼灭。

周希汉把地图展开后说道,大家看啊,咱们可以这样来部署兵力。让688团抽出一个营去守住后面,而把这个团的主力安排在东侧的张家庄这个位置。再把补充团布置在西侧,同时安排新1团负责监视。通过这样的安排呢,就如同形成一个“口袋”一样,到时候就能把敌军紧紧地给捏在里面啦。

在这种情况下,周希汉特意针对当地群众撤离一事,向陈赓进行了十分详细的介绍,把关于群众撤离所制定的方案内容,仔仔细细地告知了陈赓。

陈赓在听完周希汉所阐述的计划之后,脸上流露出了欣慰的神情,他笑着对周希汉说道:“有你在这儿担任参谋长,我这个当旅长的可就省心多啦,都能安心地当个甩手掌柜咯!”

“你是瘸子,我就是一个瞎子”

大家知道吗?陈赓可是打了特别多的胜仗。而且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陈赓都不用亲自去做太多具体的行动,往往只是动动嘴,交代一下任务什么的,然后呢,周希汉就会按照陈赓的安排去跑腿落实,就这样把任务完成得特别完美呢。他们俩这配合,真的是十分默契,就好像心有灵犀一样,在完成各项任务、打胜仗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哦。

只见陈赓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周希汉这边都还没来得及说啥呢,刘伯承就先察觉到了这一情况。

在百团大战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儿。刘伯承在对各项作战任务进行分配安排的时候,突然留意到一个情况,那就是在左翼部队这边,竟然只有周希汉担任司令这一个职务,至于通常应该配备的参谋、政委等等这些重要的岗位人员,一个都没有呢。

刘伯承脸上满是疑惑的神情,他赶忙向周希汉询问道:“你这支部队怎么就只有你一个司令,政委、参谋这些都没给配备吗?”

谁能料到呢,周希汉当时满脸都是自豪的神情,还大声地说道:“这些事情我自己全都能做下来,还要他们来做什么呢?”

一直等到作战行动正式开启的时候,刘伯承这才真正弄明白周希汉心里所想的意思。而那一场仗打下来,那可真是打得极为精彩呢,精彩到什么程度呢?精彩得让刘伯承对此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久久都难以忘怀。

刘伯承最后总算弄清楚了陈赓所施展的那番“阳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瞧瞧这事儿啊。我就纳闷儿呢,为啥你不去,心里就琢磨着,哼,肯定是又想偷懒呢呗。你瞧瞧,每次这种事儿不都是让你的参谋长去嘛,可真是的。

陈赓脸上带着一脸“无辜”的神情,对领导说道:“领导,您也知道的,我就是个瘸子呢。”

刘伯承大声喊道:“你要是成了个瘸子,那我就当自己是瞎子,你可别想着偷懒。”

陈赓回应说:“这不就是想着要锻炼锻炼新人嘛!”

陈赓有一些被视为“偷懒”的行为,可周希汉对此却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强烈的反应。事实上,他都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呢。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他俩之间甚至还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行动模式,每当遇到类似情况,就会按照这样既定的模式来行事啦。

陈赓向来是很幽默风趣的一个人,而周希汉呢,则是稳重踏实的性格。这两人搭档一块儿共事,那时间可不算短,前前后后加起来得有好些年呢。令人赞叹的是,这么多年的搭档生涯里,他们之间从来就没出现过什么磕磕碰碰、产生摩擦之类的情况。所以啊,大家都觉得他们俩完全称得上是“最佳搭档”呢。

虽说总是安排周希汉去干活,但这可不意味着陈赓就不心疼自己的这位“参谋长”。陈赓让周希汉承担诸多事务的同时,心里其实也是很在意他的,并非是只使唤而不关怀,他对自己的“参谋长”那份心疼之情一直都在呢,只不过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可能让人觉得总是让周希汉在忙活罢了。

曾经有一回,周希汉因为长时间投入工作,一直没日没夜地在前线指挥战斗,身体实在吃不消,最终病倒了。这可把陈赓心疼得不行,要知道,周希汉如此拼命地工作,身体累垮了,陈赓怎能不揪心呢。

陈赓赶忙把医生叫过来,让医生给他仔细检查检查。当得知对方只是疲劳过度而已,陈赓这才松了口气,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周希汉的身体状况稍微有了些好转之后,心里就又惦记着要继续去指挥作战了。这时候,陈赓知晓了他的想法,赶忙上前阻止他,语气十分坚决地说道:“你这病都还没完全好呢,就想着上战场啦?可别折腾了,赶紧回去老老实实躺着吧!”

陈赓和周希汉之间曾有个“君子约定”,就是不许抽烟。要知道,抽烟可是周希汉最为钟爱的事儿,可即便如此,在这个约定之下,就连周希汉最爱的“烟”,最后也被陈赓给成功地“戒”掉了呢。

话说当时,周希汉没控制住自己,偷偷地抽了一根烟呢。这情况可被陈赓发现啦,陈赓二话不说,伸手就捏住了周希汉的耳朵,还说道:“你这可违反了咱们之前定下的君子约定,得再罚你一个月喽。”

大家知道吗?周希汉的生活,后来能渐渐变得充满色彩,这里面很可能有个重要原因呢,那就是有陈赓大将在。陈赓大将这个人呐,那可真是相当不一般,他还被称作“幽默将军”呢,确实是名不虚传,就因为他在,给周希汉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不一样的变化呢。

0 阅读:20
史观观

史观观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