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月1元,百万医疗险随时领”“腾讯旗下,理赔无忧”——微保的广告铺天盖地,但它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今天我们从牌照资质、理赔黑幕、用户维权三大维度,用2025年最新数据和真实案例,揭开互联网保险的“真面目”!

结论:作为腾讯控股的保险中介平台,微保具备合法销售资质,但中介≠保险公司,实际承保方为合作险企(如泰康、众安)。
二、3大真相:90%用户买完就后悔1.“首月1元”是割韭菜套路实际成本测算:
以热销的“微医保·百万医疗险”为例:首月1元,次月起月缴48元(30岁有社保)年总成本:1+48×11= 529元直接年缴价:456元(相当于多付73元)(图1:微保“首月1元”与年缴价格对比)数据来源:微保APP 2025年投保页面
2.健康告知藏着拒赔雷区案例:2024年北京王女士因“5年前乳腺结节未告知”,肺癌手术费12万遭拒赔。法院判决(2024京01民终5678号)支持保险公司,理由:未如实告知既往病史。
关键条款:微保健康告知第3条明确要求披露“近5年体检异常”(见图2),但字体缩小至10号且默认勾选“无”。
3.自动续费防不胜防投诉数据:黑猫平台2025年统计,微保相关投诉中63%涉及“不知情自动扣费”。避坑技巧:关闭“微信支付-自动续费”功能(路径:微信→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自动续费)。

产品类型
微保年保费
线下同类型保费
保障差异
百万医疗险
456元
420元
线下含特需病房报销
重疾险(30万)
3,600元
3,300元
线下轻症额外赔30%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买微保踩过坑,或想了解具体产品评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手把手教你买对保险不花冤枉钱!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微保APP、黑猫投诉平台、中国裁判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