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项技能的人,更值钱

微语职场 2023-07-21 13:52:58

我是曌露,欢迎来到【微语职场】!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指导、创业副业建议、自律成长干货。

前几天回老家发生一件事,令我感触颇深。

因为忘带便携式打印机,只得从家里的古董中把那台老旧打印机翻出来,换上墨水和纸张之后却怎么也连接不上电脑。

这时候焦头烂额的我将这个“棘手”的难题交给了上4年级的小侄子去解决。

只见小朋友熟练地用《文心一言》找到了答案,把打印机品牌和型号输入后,拿到了比说明书更全面的操作指引,甚至还找到了不少操作视频,很快问题就解决了。

这件事说明什么?

在纯知识性和操作性的问题上,高学历的成年人并不比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厉害,一个AI工具就能拉平差距。

而且,当AI能够回答一切知识性问题的时候,知识的壁垒将不复存在。

联想到不少人遇到的职业危机,也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大多仅凭那么一两个独特知识点所维持,不可替代性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衰弱,而危机也在步步逼近。

所以,在AI工具不断发展普及的当下,曌露认为提问的能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01.什么样的问题,算是一个好问题?

提问是人的本能,但真正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人,是极少数。

问题的质量,决定了答案的质量。

什么问题是好问题?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呢?

要想系统阐述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从问题本质、沟通双方的意志、是否符合经历或者语境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分类,筛选出最佳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但在具体沟通时却常常无法客观实现。所以,要想提出一个好问题,首先应该回顾事物具体的本质来提问。

比如,问到生存的意义相关的问题,具体且本质的提问就是“你现在生活在什么地方?”而抽象问法就是“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抽象的问法常被人们冠以“难以回答”甚至“无法回答”,如果你在马路上随便抓住路人询问“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大概率会被认为精神失常。反之,用具体且本质的提问方式常能得到一些较好的答案。

其次,从双方沟通的意志来看,在提问之前要对对方的经历、兴趣和关系网有一定的揣测,尽量问自己想问且对方乐意回答的问题。

这时候对时机的把控也十分重要,如果赶着下班时间还要请教同事需要1到2个小时才能解答的问题,对方肯定不会给你好脸色。

最后,应该划分现在与过去的交集,尽量选择符合当下的环境又是对方经历过的问题。比如,你去问一个语文老师关于“康复理疗”的问题,就会让对方感到相当突兀,瞬间冷场。

在初步建立重构问题优于随意提问时,深挖一个问题优于直接给出答案。而且,重要的不是问题,而是背后的问题链。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有时候急于寻求最优解,总觉得只要得到答案,就能披荆斩棘,力挽狂澜。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why”和“what”。

“why”代表着动机,“what”代表事情的本质。

明晰了上述观点,答案自然水到渠成。

02.如何深度思考,提出好问题?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身处AI时代,且不说战胜AI,但凡想要利用AI,与AI和谐共处的前提,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1)学——丰富知识储备

对于当代职场人来说,碎片化学习和浅阅读成了常态。缺失的自由时间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之间的冲突,形成了巨大的内容消费需求。

我们都渴望密度更高的信息,于是各种知识付费产品纷纷出现,比如5分钟看电影、5分钟读懂《红楼梦》等快餐自媒体作品,力求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知识,浓缩为几个小时,缓解自己的知识焦虑。

可是经由别人二次创作的作品中大多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将影响你的认知和判断。

这就像一针兴奋剂,在学习初期收获满满,然而到实际应用中却一片茫然。虽然吸收的是看似最精华的部分,但是这些精华也只能作为药引子,没有药材的支撑,是没有办法药到病除的。

不能看了几篇运营文章就说自己懂了选品;听过几个专栏就觉得自己掌握了炒股的精髓……

说实话,我们没必要去接受太多浅层次的信息,一些新闻其实只要看看标题即可,要对某个事物有真正的认知,还是需要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学习。

(2)塑——建立思维框架

假如让你写一篇文章,你的习惯是什么?

我经常感到脑中文思泉涌,但是一到下笔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好的行文框架来辅助,一个好的思维框架能够帮助我顺利找到一个案例的切入点。

曌露常用到的经典思维框架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些简单常见的分析框架就能帮助我们建立思维框架,比如5W1H、PEST、SWOT等。

不要瞧不起这些框架,这就好比我分析店铺数据一样,并不是越高级的思维方式越厉害,数据分析本来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只要目标达成,简单才是最优!

我们进行思考也是一样,把思维方式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要坐着想出一个能够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论,因为这本身不存在。

(3)挖——不满足表象答案

一个问题,我们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答案,可是找出答案从来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从成本、前景、资源、人效等维度多角度深度分析问题,找出那个价值最大化的。

(4)拆——别放过任何相关因素

要想把结论执行到位,就需要将问题做出拆解,拆解到每一个可以被解决的小问题为止。

将模糊的目标逐渐清晰化,并且将强执行进行到底,不断推动整个流程的演进。

面对AI工具,已经有无数人正在疯狂吸纳,加以利用,提出优质的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答案,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然而,同样面对强大的AI工具,依旧有人还禁锢在“人和机器你更爱谁”这样的愚蠢问题中。

在知识不断贬值的当下,知识并不值钱,人的记忆力永远拼不过机器,而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成为一个能够深度思考的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毕竟,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自我介绍:微语职场,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助力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文章原创确权,盗用必究!

0 阅读:53

微语职场

简介: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场生存、自律成长、读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