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2025别克品牌日上,别克通过新品牌“至境”、“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的推出,吹响了新一轮新能源攻势的号角,也表现出来其正以更加坚定的态度,加快完成自身的智电化转型。
发布新品牌“至境”
在通过“一口价”模式稳住了终端市场的阵脚后,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开始在新能源市场进行新一轮的布局。
4月21日晚,在2025别克品牌日上,别克宣布正式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以此开启别克发展的新篇章。并且,别克宣称,从2025年起,别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车型序列将全部是新能源车;未来两年内,别克将实现新能源车型主力价位段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其还发布了全新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这表明,别克正在通过新品牌、新架构的推出,重构在中国中高端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是合资首款立足中国市场研发的整车架构,具备3+3+3多元拓展能力,可实现MPV、SUV、轿车3种车身形式,纯电、插混、增程3种动力模式,以及前驱、后驱、四驱的全覆盖。而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加速于别克上车。
包括别克与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6C LFP超快充电池、全域900V高压平台,峰值充电功率达到640kw,在续航上,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350公里;
在智能化领域,别克也联手Momenta深入合作了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将在2025年全面落地;而这一架构下的新车,还将率先搭载拥有顶配算力的全新高通8775芯片的智能座舱;而底盘上,采用rtd可变阻尼减震器的别克全新一代智能底盘系统,可根据路况进行毫秒级的动态响应,全面提升驾乘舒适体验。
发布会上,别克“至境”,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造的首款旗舰车型,百万级超豪华新能源MPV——别克“世家”已经首次亮相,官方表示,该车的推出,使得别克完成了从入门、高端,到超豪华的MPV全体系布局。此外,全球概念车别克ELECTRA GS还首次亮相。
“做转型最快的合资车企”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5年年初的上汽通用媒体沟通会上,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曾对外表示,“2024年最不满意的是公司转型速度慢,自我变革不够彻底。2025年,要借助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更快地推新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上尽快回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其还称,“从2025年开始,上汽通用全面吹响合资车企的“反攻号角”,做转型最快的合资车企,成为合资2.0时代的领头羊。”而目前来看,卢晓的豪言壮语已经开始一步一步落实,新品牌“至境”以及“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的推出,开始赋予了别克在产品层面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底气。
根据规划,在未来12个月时间内,别克将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推出6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而在产品与品牌的布局落地之前,别克的营销体系也早已在持续调整中。今年2月28日,别克宣布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定价模式,成为合资品牌中首家全面推行“一口价”销售策略的企业。毫无疑问,这是基于2024年下半年以来,别克得益于“一口价”模式下取得了积极成效,而做出的决策。
此前,别克推行的“一口价”策略效果显著,从产品端上,别克GL8、昂科威Plus、君越2025白金款等多款车型推行“一口价”后,销量明显回升。而这也帮助上汽通用汽车在2024年四季度开始重新走上正轨,去年下半年,上汽通用汽车整体销量环比6连增,全年累计终端销量67.3万辆。
“上汽通用四季度利润已经回正了。”对此,卢晓也在上述沟通会上提到。
一季度表现再超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汽车做出的一系列调整还在带来持续的积极反馈。
4月22日,上汽通用汽车再次举行高层沟通会,会上,卢晓表示,“上汽通用整个一季度的表现是完全超越了董事会给我们原来设定的目标。我们的终端销量是12.9万辆,接近13万辆。在3月份,我们的零售的终端销量(含出口)也达到4.7万辆,整个的一季度的经营利润也再度是正的。”
同时,卢晓还称,“我们连续两个季度,整个公司的健康度回到一个完全正常运营的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整个表现是完全符合甚至有点超出我们原来的预期的。”
在2024年上半年时,上汽集团在半年报中披露,上汽通用汽车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329.63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2.75亿,这意味着上汽通用汽车正面临巨大挑战。而在当年10月份的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的内部谈话中,贾健旭更曾表示,“信心,在现在的通用比什么都珍贵。”
目前,上汽通用汽车连续两个季度的经营利润为正,更显示出在以卢晓以及薛海涛为核心的新管理团队的治下,上汽通用迈出了摆脱困境的第一步。而在沟通会上,卢晓也进一步透露了未来上汽通用汽车的打法转变,其称,上汽通用接下来会更加追求量和利的平衡,过去两年过于追求量,未来会更加注重盈利性。
尤其是对于刚刚发布的别克“至境”,卢晓强调,别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至境,接下来六辆新能源产品都会是盈利的。而过往的新能源车型,都是亏着卖。“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要达到50%以上,2027年60%以上。这些产品必须是盈利的,不会再做亏本生意。”卢晓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