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人,你会想起什么?日本人留给大家的印象,想必不会多么友善,不管在书文史实还是影视形象中,日本人都是残忍,杀戮的代名词。永远一身黄绿色的军装,踩着厚重的皮靴,除了这些,我们对日本人印象最深的,一定还有他们鼻子下面,那一撮标志小胡子。
其实在二战期间,这样的一小撮胡子,并不是日本士兵的标配,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留着这种名叫卫生胡的胡须。但这样的胡须在二战后却逐渐消失了。
电影《举起手来》潘长江饰演中村下等兵
这样滑稽的胡须样式是怎么来的?卫生胡为什么在二战期间如此流行?最后又为什么消失了呢?
卫生胡的出现留胡子,是从古至今所有男士们,提升自我气质的常见方法,我们或从史书记载,或从影视图文中,都了解,见到过很多样式的蓄胡类型。
像鲶鱼须一样的两撇八字胡,常常出现在我国,古代文人政客的画像上,看上去就毛发旺盛的络腮胡,基本是西方国家男士的标配,不同的胡须类型对应着主人的性格,就连王室都会专门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名叫凯撒胡的个性胡子。
但当时间来到二战前后,男士们的脸上,却出现了一种样式特别的胡子——卫生胡。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日本人鼻子下面的那一撮。
但留卫生胡,并不是日本人最先发明的专利,西方国家很多名人都在留,最出名的,要数卓别林和希特勒了。
很多人说,是卓别林开创了卫生胡的先河,确实,卓别林一部《大独裁者》电影,夸张的肢体动作,滑稽的大头皮鞋和那一撮小胡子,成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造型,但也有人辩驳说,卓别林的电影形象模仿的是希特勒,卫生胡是那个纳粹头子,为自己设计的形象。
事实上,卫生胡的开创和风靡,与这两位人物并没有什么关系。
卫生胡的雏形,其实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国外的男士们,一向比较崇尚茂密的大胡子,认为那样的形象,可以显得自己阳刚健硕,孔武有力。
但在19世纪末期时,美国人的审美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他们开始觉得,以往的大胡子形象,太过邋遢,只有剃光胡子保持面部干净整洁卫生,才符合潮流发展。
这样的提议,刺痛了那些胡子发烧友的内心,在他们看来,胡子是男性魅力展示的最好方法,浓密的胡子依然可以好好打理,并不需要完全剃光,脸上若没有胡子,男人的象征就没有了,那和娘娘腔有什么区别。
在这样的思想分歧下,卫生胡的雏形开始慢慢诞生。剃一部分留一部分的胡须,像极了刷碗用的板刷,所以卫生胡有的时候,也被叫做板刷胡。卫生胡出现时,受众很少,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人们的观念才开始出现转变。
剃胡保命无论哪种文化,都需要时间接纳,卫生胡也不例外。卫生胡在两种,不同观念的冲击碰撞下诞生,又通过大艺术家卓别林的一部《阵雨之间》,推向了普通大众的视野,但真正让这样的胡须样式,流行起来的,还是一战时期的德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欧洲的很多国家男士间,流行的胡须样式,还是凯撒胡。威廉二世自身的长相,加上那种浓密且长的胡须,稳重庞大的气场呼之而出,狠狠地击中了德国乃至欧洲男士的心。
这种被大多数男士,视作自带贵族气质的胡子,在欧洲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这样帅气的胡子,在德国人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知道,当代社会的男士们,几乎习惯了每天,都刮一下自己的胡子,原因就是,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旺盛,胡子生长速度很快,所以需要经常剃胡子,打理胡子。否则就会成为,卷曲版的髯长二尺,这样的关公形象,在国外可并不受欢迎。
打理胡须需要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满脸络腮胡的男士,护理自己的胡须,就像女孩子们保护自己的头发一样精致。
但一上战场,士兵们的生活作息,都是跟随部队统一规划的,加上在战场上,随时都在准备战斗,连自主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更不用提有空闲的时间,打理自己的胡子了。
但运动中的人,面部极易出汗,留着浓密的胡子,更容易让皮肤闷热不透气,在卫生条件低下的战场上,胡子几乎就成了细菌培养基地,长此以往,作战士兵的卫生,就出现了问题。
加上浓密的胡子,很容易在人们进食时,附着食物残渣,尤其像西方国家流行的面包,压缩饼干一类的食物,更容易有碎屑。士兵们带着有食物残渣的胡须,长时间不修理,那味道得多酸爽。
如果受不了这样的肮脏胡须,抽空整理,还有可能在仓促间刮伤皮肤,更加得不偿失。
而除了有严重的卫生隐患外,茂密的大胡子在一战的战场上,差点成为死神的镰刀,害死他们的主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第一次使用了,历史上从未见过的毒气战。那种名叫芥子毒气的武器,逐渐成了交战双方取胜的法宝。芥子毒气是一种神经毒气,毒性极强,沾染毒气的人眼睛、神经、呼吸系统和皮肤都会受到损害。
但当毒气飘散开的时候,未免会误伤自家的士兵,为了保护他们,德方专门研制出了防毒面具。
可因为当时的技术问题,防毒面具经常需要紧紧贴在脸上。可这样一来,德国士兵们引以为傲的男性象征,成了累赘。
士兵们浓密的大胡子常常导致,防毒面具不能很服帖地戴在脸上,而且在戴上防毒面具后,将常出现胡须闷住口鼻,呼吸不畅的现象,带上防毒面具是为了防止中毒,但大胡须却能在士兵还没中毒时让他们喘不上气,得不偿失。
而且,胡须过多,很容易让防毒面具内部的缝隙,将胡子夹住,那酸爽,大家自己体会吧。
胡须还是性命,这是个问题。德国的士兵们在纠结之下,选择了后者。但没有胡须的娘娘腔可没有人愿意做。为了保住自己脸面上,为数不多的男子气概,卫生胡就被士兵们流传开来。
卫生胡俘获日本人的芳心卫生胡规规矩矩,比之大胡子更加清爽。适当的胡须量,也给想留胡子的士兵们,省去了很多打理时间。所以在一战后,这样的胡须样式就开始流行起来。
但让日本人对卫生胡如此迷恋的,除了卫生胡自身的优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明星人物,影响了他们的审美,那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从低阶士兵,一路成长为德国元首,他自然是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毒气战的。也许从那时候起,希特勒就对卫生胡情有独钟了。
所以在我们能找到的希特勒的形象中,那一撮小胡子分外显眼。
而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在崛起道路上早已完全西化,简而言之就是,逮着西方文明可劲抄。
法西斯主义思想得学,工业革命得学,军国主义得学,就连搞个人英雄主义崇拜,他们都得找个德国人。
在日本军队中,手段凌厉满脑子都是打仗的希特勒,是很多日本官兵的偶像,个人崇拜风气十分严重。既然无法拥有希特勒那样拉风的人生,在外形上进行适当的模仿,也算是追星成功。于是,卫生胡开始出现在日本军队中。
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作为盟军在战场上相见,日本人在德国人脸上也见到了卫生胡,当得知卫生胡除了外形拉风以外,还能有效方便佩戴防毒面具,那对卫生胡的喜爱,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渐渐地,几乎所有日本士兵的脸上,都有了这么一个标志性的胡子,不仅在军中,就连日本普通民众间,也开始风靡这样的造型,越是达官显贵,越要将小胡子修理得方正,以彰显其帝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小胡子的没落与消亡然而二战结束后,这一小撮胡子却很快消失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好理解,小日本不再留小胡子无非有两大重要原因。
首先就是战争结束了,原本可以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小胡子,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士兵们不再需要鼻子下面的那一撮小胡子,为自己的鼻孔遮挡灰尘和毒气。人们再也不必为了佩戴防毒面具,牺牲自己心爱的大胡子。
战争结束了,男士们也已经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打理自己茂密的大胡子,再也不用因为节省时间,而去留自己不喜欢的板刷。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年留卫生胡的人大多是德国和日本人,他们在战争时期的身份象征,在和平年代,就像一个展示自己过错的身份牌。
就像影视剧中演过的那样,正义的一方,如果想远距离狙击日本军队的首领,只需要将枪口瞄准,那个鼻子下面有小胡子的人就好。
现在大家一看到小胡子,理所当然就会想起,那段被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侵略的痛苦回忆。为了消解民众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德国和日本当然会尽可能地消除小胡子。而其他人,也会为了避免误会和尴尬,下意识地拒绝留卫生胡。
最后,就是日本人自己的原因。他们身为战败国,不管如何更改历史课本上的内容,他们侵略他国的不义之举是事实,最后被正义的力量打败也是事实,他们丢掉小胡子,是为了不让自己睹物伤情,想起自己战争失败的事实。
二战结束后,盟军士兵曾经站在柏林城的废墟里,贴上一撮卫生胡,戏谑德国士兵和元首,而法国人为了清理在战争中,被德国人污染的女法奸,将他们抓到后,通常会给她们剃光头,在鼻子下面画上卫生胡,绑着她们游街示众以示惩罚。
至此,流行于德国和日本的卫生胡,在顷刻之间,成了罪恶,残忍的帝国主义法西斯象征。
战败的日本为了和旧日本划清界限,在太上皇麦克阿瑟的监督下,重新学习美国将胡子全剃干净的卫生习惯,再次全方位崇拜美国。
卫生胡本身没有错其实卫生胡本身并没有错,它的出现本意,只是人类对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的一种追求。
就像西方风靡的凯撒胡,和中国满清入关后的男士留辫子,都是某个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人们的审美习惯不同,就产生了五花八门的样式,但终究都会随着时间流逝改变或消失。
战争无论大小,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灾难,总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让人们牢记那个时代。
日本人在学习西方文明的时候,连胡须都照抄照搬,在失败时,又将其看作失败的标志丢弃。在他们看来,刮掉了小胡子就像丢掉了失败的结果,就像遗忘了那段无耻的侵略历史。
但历史是有记忆的,我们不会因为一撮胡子的消失,就忘掉那段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