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引领,奇瑞真的没“客气”

简雍车世界 2025-04-15 06:10:43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混合动力车型凭借兼顾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的优势,迅速成为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的重要桥梁。作为“技术奇瑞”,深耕混动技术24年,历经六代,从初步探索到如今的鲲鹏混动技术,奇瑞不仅实现了技术自研的跨越式发展,更以“中国混动智领全球”为愿景,推动全球混动技术标准的重构。

2025年4月10日,在“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奇瑞汽车混动之夜暨开源计划发布会上,奇瑞正式向外部展示了其最新的混动技术。通过全域布局、多路线发展,带来满足全球用户需求的混动技术与混动产品。同时奇瑞也通过对技术的不断求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混动定义之路,让全球混动进入中国时刻,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混动技术正式迈入全球领先的新阶段。下面我们将从核心技术、全球化战略、开源共享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奇瑞混动技术的创新路径与行业影响。

奇瑞混动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其全栈自研的“鲲鹏混动全域架构”,涵盖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电控四大核心模块,通过智能化与场景化设计,实现性能、效率与安全的全面跃升。

奇瑞新一代混动发动机再一次突破了热效率的极限。作为混动系统的“心脏”,奇瑞深知一台优秀的发动机意味着什么。凭借28年发动机研发积淀,奇瑞将混动系统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推至全球顶尖水平。

其中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达46.5%,拥有大于4的行业最高滚流比,配合行业最高600Bar缸内直喷、行业最高200mJ点火能量以及高达32%的行业最高EGR率,实现了燃油经济性与动力的完美平衡。

混动专用2.0TGDI发动机,可实现最大功率155-200kW,最大扭矩340-400N·m,热效率42-46%。

其中,专为越野开发的2.0TGDI奇瑞鲲鹏全能混动发动机,可以带来200kW的最大功率以及400N·m的峰值扭矩,热效率超过45.5%。更重要的在于整机支持超越IP68的密封体系,在经历完全浸泡40分钟后,出水仍可正常运转。

同时考虑到越野车型将会在复杂地形与极端环境中行驶,该发动机还可在大角度倾斜状况下保持正常工作,前后倾斜达100%,左右倾斜为70%;此外,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也更加广泛,耐温能力为-50~115°C,电子水泵也进行了加强。

奇瑞还前瞻性的布局了氢燃料发动机,运用了i-HEC智效燃烧系统延伸的高效燃氢系统、高效率VGT增压系统等核心科技。发动机在1500-4500rpm范围内均可实现零排放,并带来了124kW的最大功率以及330N·m的最大扭矩,在兼顾性能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性。

有了好的发动机,也需要高效的变速箱将动力传输出去。在CDM/CEM系统中,全新一代混动变速箱的综合效率高达93%,通过使用零拖曳电磁离合器、齿轮定向润滑、镜面级的齿轮加工等技术,使得变速箱的最高机械效率>98.5%。

此外,超高效永磁电机的最高效率超过98%,采用了行业最薄的0.2mm硅钢片,厚度仅相当于两张纸,大幅降低涡流损耗;新型电机控制器的最高效率超过99.8%;沟槽栅结构晶圆,显著降低开关和导通损耗;连续电压调节,让电机随时工作在高效区,提升系统效率。

DHT230/280变速箱更是用数据定义了行业天花板,400V平台的最高功率为230kW,800V平台的最高功率为280kW(功率重量比为2.5kW/kg),电机最高转速24000rpm,领先全球混动行业。

通过对细节的不断追求,行业最高集成度的16合1设计,让箱体的重量降低了30%;超短焊工艺让轴向尺寸降低了33%;通过采用碳化硅功率模块、HPDmini封装工艺,箱体的功率密度提升了268%,电流输出能力增加了70%。

专为越野开发的纵置十合一2挡架构,可实现轮端扭矩6500N·m,最大锁止扭矩超过4600N·m;全球首创的横置3挡架构,可实现轮端扭矩4000N·m,超低直驱车速20km/h,提升低速攀爬的可控性。

当然,还有四电机系统,功率至高达1200kW,扭矩至高18000N·m,支持原地掉头、蟹行模式,配合两栖专用航行推进器,更可带来2500N推力,实现浮水推进,突破传统越野边界。

在安全性方面,你可以永远相信奇瑞。笼式车身拥有超过80%的高强钢铝结构、超过20%的热成型钢占比;电池拥有IP68防护和2毫秒高压断电技术,可通过4.9米跌落、200kN挤压等测试,并且拥有7x24小时全天候电池健康监控。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先行者,奇瑞在全球收获了超过1630万用户的热爱与支持,在收获全球用户喜爱的背后,是奇瑞始终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对海外市场的法规、产品适应性、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了解,为当地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In somewhere, for somewhere”,即“全球标准,全球验证”。通过技术适配、本土化验证与生态共建,推动中国混动技术标准的全球输出。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布局,奇瑞在全球拥有八大研发中心,在世界多种极端环境中进行产品验证,包括-42°C至 60°C的极端温度、700mm的深涉水环境、以超过180km/h的速度持续行驶超过两小时、在大于30%的坡度上持续行驶等等。

除了生产的产品符合全球标准,多种技术路线也满足了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多样出行需求。目前奇瑞的动力系统覆盖HEV、PHEV、REEV、氢混动等多种动力形式,同时满足欧盟、东盟、南美等多区域的法规需求。

此次全新发布的奇瑞鲲鹏混动系统更是针对不同需求研发出三大产品序列,包括高节能CDM/CEM、高性能CDM-S/CEM-S和强越野CDM-O/CEM-O,通过差异化的发、变、电组合,满足全球用户不同场景需求。

旗下的产品也基本囊括了以上六种针对不同场景的混动系统,比如应对低能耗的鲲鹏超能电混CDM包含风云A8、T8、T9,山海L6、L7、L9;鲲鹏黄金增程CEM包含风云E05、凌云。带来极致驾驶体验的鲲鹏超能电混CDM-S,包含瑶光CDM、揽月CDM,风云T10、A9;鲲鹏黄金增程CEM-S包含风云T11,星纪元ET/ES,iCARV23,智界R7。如果想要驾驭复杂地貌,可以选择鲲鹏超能电混CDM-O,包含瑞虎9L、山海T2、纵横G700;鲲鹏黄金增程CEM- O则是还未上市的纵横G900。

在此次发布会上,奇瑞还联合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提出“全域架构、全维突破”的技术主张,倡议行业超越地域局限、突破技术边界、推动标准互通、践行技术普惠,共筑中国混动技术共同体。通过定义专属性标准、智能化标准、全维安全标准,以世界需求定义技术高度,推动中国技术从“跟随”到“定义”的转变。

本次发布会的另一个重头戏便是奇瑞启动了全球首个混动技术开源计划,将会构建“开放开源-技术共研-人才共育”三位一体的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奇瑞希望通过开源计划,携手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全球伙伴通力合作,实现技术创新,让出行更绿色、更安全、更智慧。

具体来看,奇瑞将对核心技术免费开源授权、提供接口协议并支持第三方算法集成;还将在西班牙、德国等地建立五大全球技术共研中心,聚焦氢能、智能电控等前沿领域;开放实验室,向高校及中小企业捐赠混动变速箱、电驱总成等关键零部件,降低研发门槛;此外,还会设立开源奖教金,年投入百万,开展“博士物理课”校园巡讲,培养下一代汽车工程师,同时开展企业导师兼职博士双赋能计划。

In China,For Global——这是技术普惠的要义,也是奇瑞开源计划的初心。开源计划将加速混动技术普及,降低行业研发成本,助力中国车企持续保持新能源引领者的优势。

奇瑞混动技术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里程碑,更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缩影。

通过全栈自研、全球验证与开源共享,奇瑞不仅实现了混动技术的突破与领先,更以“理工男”的务实精神,证明了“中国技术”可以定义全球标准,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奇瑞有望以混动技术为支点,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向绿色、智能、普惠的方向加速转型,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发展的新阶段。

0 阅读:2
简雍车世界

简雍车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