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名文艺兵遭鬼子包围,战后,百姓发现烈士遗体皆是太阳穴中弹

奇葩历史观点 2025-03-27 09:34:13

1945年7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24周年,冀辽热区尖兵剧社和第十五军区分区长城剧社,准备联合公演由尖兵剧社社长黄天和音乐队长今歌共同创作的四幕歌剧《地狱与人间》。

由于此剧是以揭露日寇“集家并村”法西斯暴行为主题的,所以冀辽热军区首长便指示两个剧团到各驻地进行演出,护送任务就交给了军区副参谋长——才山。

才山是一位战斗经验丰富的指战员,他1911年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王家屯,自幼聪明好学,中学毕业后先后考上了沈阳第二工科高中和哈尔滨工科大学,1929年又考入了北平大学。

那时,才山的唯一梦想就是富国强民,因此他总是努力读书,可他还没有从学校毕业,家乡就被日本人占领了。日本人对东三省人民的迫害都被才山看在眼里,从此,他心中又多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1932年,从北平大学毕业回家后,才山放弃了原有安定的生活,参加了辽西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之后,才山就一直为抗日奔波,其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才山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参谋长,他曾率领部队和兄弟部队一起,粉碎了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十路围攻”,还曾护送从延安和晋察冀军区到冀东工作的干部,一批又一批。

在多年来的磨砺中,才山逐渐成熟。32岁那年,他当上了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参谋长,深受军民爱戴。

由于才山是军中少有的工科大学生,李运昌司令员不想浪费人才,便让他兼管军工处工作。为支持冀东军工生产,晋察冀军区领导还专门派出十来位技术员到军工厂,指导生产手榴弹、地雷和炮弹。

虽然八路军自己生产的炮弹炸药与进口的不能相比,但有胜于无,战士们还是十分欢迎的。

1944年,晋察冀军区在平北、冀东一带新设一个二级军区——冀热辽军区,才山再次升职,成为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

时间来到1945年的这次公演活动,军区领导认为才山有着丰富的护送经验,因此便派他保护尖兵和长城两个剧社。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竟是才山最后一次接受任务。

7月3日清晨,才山率领两个剧社60多名文艺兵从十五军分区出发,奔赴军区机关驻地玉田县,一路上由遵化县支队长耿兆江的一个加强连护送。

按照计划,部队将快马加鞭赶到鲁家峪宿营,之后再往玉田方向行军。可是,就当部队行至距离鲁家峪15华里的地方时,部队一些女同志和小同志开始吃不消,部队的行军速度也越来越慢。

考虑到女同志和小同志们的身体素质,才山决定在附近的杨家峪作为宿营地点。

杨家峪三面环山,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形成河南、河北两条街。两个剧社和县大队的同志进入村庄后,全都住在河北街。

夜深人静,由于白天整整走了一天的路程,所有人都累坏了,倒头就睡。才山作为队伍的最高领导不愿意休息,毕竟以他的经验,部队往往在最掉以轻心的时候,敌人最有可能发起突袭。

见状,杨家峪的武装部队主动提出站岗放哨,以减轻才山的压力。

才山的直觉很准,到了凌晨时分,果然有一支日伪部队正悄悄靠近,等杨家峪武装班长杨喜发觉后,1700多名敌人已经将100余户的杨家峪团团包围了起来。

发现情况后,杨喜急速返村报告,才山赶紧集合部队。才山的警卫部队反应迅速,用了极短时间就全部集合完毕,反观两个剧团的同志反应就差了许多,有的刚到集合场,有的刚出院门,几名动作慢的女同志还在房东家里。

突然,两声枪响划破静寂的杨家峪,紧接着吼叫声、炮声、厮杀声响成一片,才山望去,只见县大队已经在西山与敌人交上了火。接着,小干河沿岸也响起了激烈的战斗声。

不敢耽搁,才山命令集合场上的同志撤退到一条胡同里,让警卫部队在河北沿上掩护。可由于敌人的火力非常猛烈,警卫部队撑不了多久,也被迫撤到了胡同里。

敌人很快就将胡同包围了起来,才山眼看着天就快亮了,情急之下,只好命令部队拼命一搏,尽量在天亮前突围,否则等天亮后再突围就难上加难了。

于是,警卫部队在前,女同志和小同志在中间,重伤员和轻伤员分别由其他同志搀扶跟着部队突围,有战斗经验的同志则留在了最后。

突围部队只靠着几条短枪、几条步枪和人手两颗手榴弹,集中火力一阵猛打,硬生生打出一个缺口,从胡同冲了出去。此时天还没亮,趁着敌人还摸不清我方底细,突围部队一路狂奔,终于冲出了村子,向西山坡跑去。

但没想到,山上的敌人火力依然猛烈,警卫部队伤亡很大,突围部队只好退回 山下。这次,才山听到西南山上枪声比较稀疏,遂带着众人又往西山方向跑去,结果不幸掉入了敌人的陷阱,一阵交火后,突围部队只剩下了20几人,还多为女同志和伤员。

眼看着没有了出路,才山咬了咬牙,决定以命相搏,他指了指飘着敌人旗子的东山,命令长城剧社指导员王维汉和副社长朱希明,带领剩余同志向东山突围,而自己则负责与几名警卫员战士吸引敌人火力。

还不等才山说完,尖兵剧社社长黄天和音乐队长今歌就自告奋勇说:“我们也要跟着你一起去!”

看着黄天和今歌坚决的态度,才山没有阻拦,几人越过坝坎,迅速向西猛冲猛打。东山的敌人很快就被吸引了注意力,对才山等人紧追不舍,趁着这个时机,突围部队顺利突围。

可另一边,才山等人的情况很不乐观,他们被敌人逼到了西山脚下的一片葡萄园里,所有持枪的同志也只剩下了最后几颗子弹。敌人似乎知晓了这一点,十分兴奋,嘴里发出挑衅的怪叫。

才山等人冷眼看着如魔鬼的敌人,脸上丝毫没有惧色。这时,才山和今歌举起手枪,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了自己的太阳穴,其他战士见状也纷纷开枪。

黄天望着倒在血泊中的战士们,眼眶通红,也给枪上了膛。受了重伤的通讯员杨斌正要夺枪阻止,可已经来不及了,黄山也倒了下去。

这时,敌人已经完全扑了上来,杨斌猛地跃起,朝着一名日军的腿狠狠咬了上去,敌人疼得发狂,用刺刀狠狠刺入杨斌身体里,杨斌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突围出去的人们又返回了杨家峪,他们在葡萄架下发现了才山等烈士的遗体,当看到他们太阳穴上的弹孔时,顿时哭声一片。

0 阅读:13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