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历史,正史诸葛亮北伐五次,出岐山两次。如果关羽不被东吴背刺,隆中对可以实现。甚至如果不是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也有机会。可历史没有如果。
从事实来说,荆州并不是被东吴武力夺取,而是傅士仁和糜芳投降,可以说东吴夺取荆州是兵不血刃的。如果你了解荆州的城防结构,就知道关羽为什么敢放手打樊城,也会为关羽这样伟大的统帅感动。因为我本人是做实事的,对统筹安排的实践很重视。
所以,你说的东吴不允许,对,确实不允许,但孙十万要想拿下荆州,在武力上其实是没这个实力的。当然,要研究糜芳为什么叛变,是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但从逻辑上,并不是你说的,因为东吴不允许,所以就干不成。
正史确实是糜芳投降才丢的荆州,之所以说这个不算东吴的本事,是因为如果糜芳不投降,他是拿不下来的。这里再重申,我对蜀汉立场没什么好感,单纯是从隆中对的执行策略。如果切换东吴立场,我认为东吴在夷陵之战以后更应该进一步去扩大战果,把蜀汉政权彻底摧毁,也不是不行。
再回到北伐,诸葛亮需要两州之力,荆州没有了,如果通过益州和凉州并行的路线,还是能够在战略调整下把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实现的。时不我与,也能事在人为。
有一个很可怕的逻辑,就是如果结果失败了,战略就是错的。如果这样想事情,就什么都做不成。策划一个目标,要战略目标清晰,战术执行到位。中途出现误差,就调整。至于结果,真的不是人力可以决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