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鸿朗说健康 2024-10-10 16:40:47

寒露三候,“菊有黄华”。当秋寒渐深,秋风把银杏吹得越来越黄、枫叶越来越红,万物日显寥落时,菊花盛开了。

世人皆云牡丹雍容华美,如入世的富者贵者;菊花清雅脱俗,如出世的高士君子。但在我的心里,它们却有很多相通之处。同样的丰富多彩,同样的绚丽多姿。牡丹有千色万彩,菊花亦然。

牡丹在我国有三百多个品种,以及红、白、黄、黑、粉、紫、蓝、绿和复色等九大色系。菊花更甚,品种达到了七千种之多!菊花颜色变化之多,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黄、腹面为红的“金背大红”;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别的颜色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先端为黄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的,如“初凤”“绿水”等等。

同样的傲视群芳,同样的文脉留香。牡丹要等到春天百花争艳之后才傲然登场,而秋菊则要留待寒露深深、叶落花谢之时才开始灿然开放,这样强大的气场和底气,然都是花中翘楚,不屑于与百花同行,而要独行于天地之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百花百草百木都是在阳气盛的时节繁盛开花,只有菊花是在阴气强的时节吐露芳华,所以,说到“桃桐之华”都不会以色言之,独有菊花占尽华色,菊色灿烂正应了秋末阴盛土旺的时节特点。

春末盛放的牡丹正值阳气渐升渐旺之时,充满了阳气上升的热烈与朝气,人们在朵朵牡丹之中寄托了蓬勃的希望、繁华的希望。

而秋末绽放的菊花处在阴气渐深渐浓之时,或黄而淡雅,或白而素洁,或红而浑厚,或紫而沉稳,飘若浮云,灿若晚霞。此时已是草木凄凄,唯有菊花分外芬芳。唐诗人元稹堪称菊花在陶渊明之外的又一隔世知音,他的七绝《菊花》咏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好一个“此花开尽更无花”!那迎着秋寒秋霜而妍然多姿的品性,带着一种强大的凛然英气,带着一种遗世独立、慨然高歌的高士之风,使菊花成为花中的君子、花中的侠客,在这世人容易悲秋的时节,令人为之一振。

菊花古称“黄花”,本是一种野花,以黄色为主展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花。”的描述。北宋吕滨老:“秋风有意染黄花。”明李梦阳:“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阵阵秋风扫荡落叶,唯有菊花不雕谢,表明了菊花高雅不媚俗的坚贞品质。宋朱淑贞写得好:“宁可抱头枝头老,不求黄叶舞秋风。”自贞自爱的菊花,宁愿独抱枯枝死去,也不向寒冷的北风低头,气节是何等的高贵呀?

菊花坚贞卓绝,敢于迎冷风、斗寒霜,给身处逆境的人以莫大的鼓励,给忧患者以安慰。因此,诗人笔下的菊花贞姿劲质,高风亮节,倍受志士雅士宠爱。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借东篱之菊发泻内心的孤寂忧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使菊花具有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读来令人深深感叹。写菊神手,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几首咏菊诗,把菊花的姿色、气质、品格描写得淋漓尽致,铿锵有声。如《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烈烈秋风中院子里开满了菊花,只可惜天太冷了,鲜艳的彩蝶不敢前来采花粉,如果是开在桃花万朵的春天,蜂飞蝶舞该是多么热闹啊!诗人通过对菊花不怕寒冷,凌霜盛开的大无畏气概的展现,歌颂了菊花的忍耐牺牲精神,同时,他更希望这朵丰姿绰约、娇羞欲语的鲜嫩之花,能开在温暖的春天里,不受寒风冷雨的摧残,保住她们冰心惠质的本色。

古代诗人还常借咏菊,表现自己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如宋代郑思肖《寒菊》云:“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不屑与群芳争春,只是在秋季挺立于疏篱之间,却其乐无穷;它宁可枯死枝头,也不随北风吹落到地面。郑思肖是南宋遗民,宋亡后,他隐居苏州,终身不仕,这首诗正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宋代朱淑真有《黄花》诗云:“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土花,即野菊花。

可以看出,郑思肖诗的后两句正是由此诗后两句化出的,却各有其妙。此诗借咏晚菊,表达了人到晚年应该保持高洁情操的愿望,读之发人深思,耐人咀嚼。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群芳凋零的深秋,唯独菊花霜中争艳、繁英似锦,将清秋的大自然点缀得分外妖娆。每逢此时,正是人们品赏菊花的好时节。

时令决定了花的本性、花的本质,并随之赋予其不同的气质与品格,这便是春阳之牡丹与秋阴之菊花的根本的巨大的不同。要真正懂得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便要读懂时令变化对生命品格的影响。

0 阅读:7
鸿朗说健康

鸿朗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