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悟道》之二庐山雾

商贤老侯 2021-12-21 10:27:31

会议安排的游学结束后,我跟上散客拼团,开始了“庐山二日游”之旅。这是我第一次来庐山,此前,庐山作为政治名山、避暑胜地在我心中早就打下印记,来庐山游玩是我多年的心愿,今日得以实现,心里自然十分开心。

遗憾的是,昨天还是春日和煦,暖意逼夏的大晴天,到了我上庐山这一天却变成了阴雨天。一大早,我们从九江市区出发时,老天就阴沉个脸,不时的下几滴小雨,到了庐山南门,云层越来越厚,天空越来越暗,淋淋沥沥的小雨越下越大。平原雨下大了,雾慢慢就散了,在庐山,却是小雨密度越浓,云越厚,雾反而越大,天空也就变得更加混沌,甚至雨下小时,蒙蒙细雨和浓雾搅到一块,分不清哪是雾,哪是云了。

同行的旅伴中有人直叹运气不好,碰上雨天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我也在心里暗自嘀咕着。随行导游小任开导我们说,庐山的特点之一就是雾多,一年365天200多天有雾。她的这番话让我们心中有所释然,尽管在庐山一绝的含鄱口除了雾海我们什么也没看到,大伙也没怎么抱怨。随着雨雾慢慢变小,变少,我的心情也变平缓了。坐在下行的缆车上,透过包厢玻璃,我看到脚下的叫不上名字的树木被雨水冲洗得格外干净,水灵灵,鲜嫩嫩,朦朦胧胧,像是飘逸在水中,别有一番风韵。人真有意思,大块大块肥肉放在碗里,不觉好吃,炒菜里的几根肉丝却倍感珍贵。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欣赏着脚下时而雾聚,时而雾散,鲜嫩无比的绿树叶呈现出的不同模样,我心情越来越好,进而又想到,旅游遇到大雾不算什么坏事,大雾自有大雾的特点,只要我们不抱怨,用一颗平常心,不,用一颗欢喜心,同样可以品味到大自然的美。

许是被我的情志感动,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如琴湖,此时,雨下得更小了,雾也散去了许多,眼前的如琴湖为我们展现她雨雾中独有的美。湖水是那样的清澈,湖对岸的垂柳是那样的妩媚!我在心里赞美道,如琴湖岂止如琴,她就是一个仙女啊。

穿过如琴湖,我跟着导游穿过花径公园来到锦绣谷。刚进入谷中不久,就见到毛泽东主席为其妻江青题诗的庐山石松,石板路上方飘动的云雾忽隐忽现,似有一股仙气,已经走过去的我,感到眼福未饱,又接连回头两次,贪婪地欣赏着庐山石松旁飘动的云雾,久久不愿离开。

刚才庐山石松处仙气一般的云雾使我心情大悦,出了锦绣谷,走在如琴湖北岸的我,专心观赏起云雾来。那云雾在山坡上,树木间,道路旁,飘来飘去,一副悠哉悠哉,怡然自得的模样。看着裹在雾气中同样洒脱自如的树叶和野花,我被感动了,不禁浮想联翩起来。不管大自然是阳光普照,还是云雾遮体,风雨雷电,树儿和野花总是毅然耸立,从不抱怨,更不抗争,而是与她们共生共荣,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展现给游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就在我和身旁的东北旅友畅谈观雾感想之时,忽有一阵山风吹来,被风吹动的云雾快速疾驰,奔天而去,再看前后左右,那团团云雾都鲜活起来。原来,云雾也是有生命的,展现在人们眼中的是灰蒙蒙一大片,留给人们的是对琐在雾中的群山的向往,它们不只会遮挡山峰、湖泊、树木,也会用自己特有的温柔,替大自然装点出另一番景致。

云雾,实质上就是空中的水分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合适的温度下浓缩而成,它是自然界的一种如同阳光,雨雪一样的寻常现象。庐山雾多,是因为庐山两面临江,一面临湖,水蒸气多。自古以来,庐山就是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目。宋代大文豪那首千古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因庐山雾而得,如果没有云雾缭绕,山体一览无余,哪来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当然,这是指庐山雾小的时候,雾大时,庐山就是藏在深闺中的佳人了。

雾是庐山一景,是庐山一美,如果失去了雾,就不是庐山了。庐山雾小时有雾小的美,薄薄的雾,有时一团,有时一块,有时像丝纱,有时像棉絮,在山峦间,山顶上,山脚下,慢悠悠的飘,这时的雾就是庐山的彩笔,为游人绘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庐山雾大时,咋看上去确实没有雾小时美,雾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灰棉絮,将群山、湖水、瀑布、松树遮盖得严严实实,一时什么也看不到。值得庆贺的是,大雾总是短暂的,雾团不停地移动、飘泊,要不了许久,峻俏的庐山就开始为游人编织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庐山的雾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同样是这样,几千年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也是这样,虽然迷雾会一时笼罩人间,但肯定是短暂的,云开雾散后,必定是风景如画,且永远如此!

0 阅读: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