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我的《每日一悟》,里面还有一些小故事,它的遭遇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还可以从中看出人性和生活的复杂来。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的《每日一悟》几乎条条都充满着正能量,之所以形成这样,是因为我喜欢正能量的缘故。自打八年前同祖国的传统文化结缘以后,正能量就像神灵一样附着在我身上。我不是执着地非要写这类东西,实在是因为,大脑中想的,心底里冒出的,涌到笔尖的都是正能量的语言。我不是一个矫揉造作的人,我也不会伪装自己,《每日一悟》每一个字都是我思想的自然而然的流露,鲁迅先生说过,“从血管中流出的都是血”,我的《每日一悟》就是如此,笔尖落到纸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我的真情实感,不谦虚地说,有的足可以称为真知灼见,最起码没有一句是无病呻吟,更没有一个字是抄袭别人的。就是如此的一个好创意,竟然也有着坎坷的遭遇,实在让人意想不到。我原以为,人们应该需要它,喜欢为它点赞,让它温暖心灵,补充能量,增加向上向善的激情,事实却是,这部分人却并不多,除了五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在微信上为它点赞、遇到我时当面给予赞美的部分朋友之外,只有上海知行公司的张总夸奖《每日一悟》写得好,恳请我在她的微信群里不间断发,而我因为每天发《每日一悟》被群主踢出群的情况更多,其中有两件事我记得十分清楚,对我刺激也较大。一件是三年前,早年认识的生意上的一个姓吴的朋友将我拉入他的微信群,吴朋友在北京搞文化创意产业,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责疑《每日一悟》的内容,开始时我没上心,以为是善意的讨论,便及时地回复了,可接下来,这位老兄的语调变得越来越不对劲,由责疑变成讥讽、嘲笑乃至攻击。《每日一悟》在微信朋友圈问世以来,我遇到的几乎都是一片叫好声,咋遇到这种情况我有些不适应,感到十分委屈,吴朋友宽慰我说,这个人是个大艺术家,书画都很厉害,特点是喜欢臭人,你不要在意,他如果说得过分,你就不理它。听了吴朋友的劝导后,我又在微信聊天记录上翻看了这位老兄的过往文章,感觉到他果真不是一般人物,成就、地位都在我之上,对我这个地市一级的老板发这些文字看不上也很正常,便按吴朋友所说,不再理他。过了不久,他自己从朋友圈退出了,这件事也就随之过去了。
此后,也仅有一些专门以发布各种信息和广告的群群主断断续续将我踢出群,对此,我也能坦然接受,不再郁闷。因为我清楚,他要发布广告信息,而你却在发这些与之不相干的东西,他自然不愿意。当然,这类群中也有的群主没有将我踢出群。我猜想,这些群主可能都是喜欢正能量的人,《每日一悟》和他们有缘分。
就在一切都很平静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啼笑皆非的事。
一周前,南财大教授、曾经担任美国纽约大学孔子商务学院首任院长、为我长篇小说处女作《商贤》写序的刘永强教授邀请我做他的“儒学领导力论坛”实战导师,在电话沟通此事时,他顺便告诉我,陈银兰对我在群里发《每日一悟》很有意见,让我不要发了。他当时就对她说,你看不好可以从群里剔出去吗。我觉得刘教授处理得很好,对他说,她如果不拉,我就主动退群。丢了电话,我打开微信,发现群还在,便退了群。我以为,退了群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事了,谁曾想到,三天后,陈银兰竟然在聊天记录给我发来一段很不友好的文字,责问我为什么不听劝阻,不顾别人感受,让人喝“鸡汤”,未了,连问了几个为什么,口气明显带有指责的味道。我有些生气,想和她理论,又不知说什么是好,写了个开头,便删了,尔后看微信群,真的还有一个江苏儒商促进会筹备群,我不知是我上天未退掉,还是她有两个群,我也管不了那么多,随手把这个群也退了,一度想把她个人微信也拉黑,考虑到这样做,显得我肚量太小,便没这么做。这个叫陈银兰的女人我熟悉不到两年,也是刘永强教授介绍认识的,她是扬州人,做过英语教师,后来辞职到南京做生意,记忆中她好像说起过她做过房地产,后来因为和一个开发商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没精力搞开发,转而搞了个酒类营销公司,三年前,她为了更好地卖酒,想搞江苏儒商研究会,中间遇到一个大挫折,准备放弃。刘教授介绍我们认识的目的是想帮我推广小说《商贤》,她看我有这本书,我又表态将来通过儒商促进会卖书利润全部捐给这个组织,便又重燃了她热情,决定继续搞江苏儒商促进会。弄了一阵,可能又遇到了困难,竟然又泄了气。儒商促进会不搞了,微信群还在,我照例每个群每天都要发一篇《每日一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件事,把她惹火了。正是她的这个举动,促使我对《每日一悟》的遭遇进行反思。
陈银兰女士在微信里反复问我为什么不听她劝阻一意孤行坚持每天发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叫做《每日一悟》的文字,我确实应该好好想想,我为什么要写要发它们?写,是因为我想到了这些,更是因为,我写下它们就会让我自己受到一次警示和教育,我不是骗子,我没必要心里想一套,嘴上说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当然,除此以外,也能将自己对生活、生命的认知记载下来,到了晚年,有个总结,有个回顾;发,则是我想让这些认知和大家分享,更是想让这些正能量的语言、文字去影响别人,增加别人向上向善的动能,仅此而已,别无他意。我始终相信,世上的人绝大多数是善人、好人,但善人、好人又可以分为若干类,简单的分,有两类,一种是圣贤或接近圣贤的人,另一种就是普普通通的善人、好人。落到对微信上正能量文字的态度又可以分为许多种。有的人喜欢看,但不知道或不喜欢点赞,他们不点赞不代表讨厌正能量,而那些不喜欢《每日一悟》的除了极少部分天生就是心里阴暗的、充满负能量的人,其余各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心态问题,认为我的那些正能量的语言是在教育人,他们不需要教育;有的和我熟悉,地位、名气比我大,看了我的那些正能量语言心里天生的排斥,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些正能量语言不应该出自你侯某人之口,甚至有人会认为我这是从哪儿抄的呢。剩下的就是那些天生就反感正能量,把正能量语言、文字当作“鸡汤”来排斥、嘲讽的人。我始终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我更弄不清楚,这些人既然天生不是坏人,为什么不喜欢散发着正能量的语言、文字,他们既然已经把它们唤作鸡汤了,就应该喜欢鸡汤的口味和营养,除非他们喝腻了,事实上,生活中,正能量的语言、文字太少了。对此,我只能认为,如今的人们生存压力比较大,生活和事业有诸多不如意,使得他们对生活不满,对社会埋怨,对环境仇视,身上负能量的东西太多了,与正能量无法对接,才产生对我的《每日一悟》不喜欢乃至排斥的态度。当然,我这只是一种基于人性和现实的分析,是否符合客观情况也很难说。
以上是就别人来说的,就我自身而言,别人喜不喜欢《每日一悟》对我并不重要,他们不喜欢削弱不了我身上的正能量,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做,我都会一直写下去,如果有一天我停下来不写了,只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的生命已经终止,一种是我身上负能量增多将正能量挤跑了,身上没了正能量,自然写不出正能量的文字来。我想,如果这样,将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